843
搜狐
重磅!新三板將發布分層與交易製度改革措施
全國股轉公司將於今日17:00召開新三板分層與交易製度改革新聞發布會,全國股轉公司總經理李明,副總經理隋強和副總經理張梅參加,將發布分層與交易製度改革措施。
【延伸閱讀】
萬家掛牌企業作別協議轉讓 仿真測試透露三板交易製度
12月18日北京地區一位資深新三板投資者對記者講到:“監管層推出大宗交易通道,取消常規交易時間協議轉讓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希望可以最大限度壓縮場外市場交易空間,從而淨化新三板市場的交易環境。盡管場外的交易補充了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但也伴隨著投資者適當性,欺詐交易,賬戶間互倒等多種問題。”
年末新三板交易製度改革的推進越發明朗。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掌握的信息顯示,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係統(下稱“全國股轉係統”)在12月密集安排數輪新三板交易製度改革的仿真測試。
日前,第四輪仿真測試剛於近期完成。
根據記者獲取的近幾版測試材料,每一輪測試均有一些新的政策細節浮出水麵。
浮出水麵
第四輪仿真測試方案下發到測試單位的時候,一些券商便從方案名稱的變化上看到了一些信息量。
第四輪方案的名稱為《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係統交易製度改革第四輪仿真測試方案》,而第三輪和第二輪測試的方案均未提及交易製度改革一事。
“官方測試文件如此寫也說明監管層對交易製度改革一事達成了較為統一的認識。”北京一家大型券商參與此次測試的人士12月19日對記者表示。
然而名稱的變化並非第四輪方案最重要的信息增量,記者在第四輪測試方案中發現了全國股轉係統擬對大宗交易進行的一些細節安排。
根據文件顯示,15:00-15:30這一時間段將是新三板掛牌公司集合競價以及做市轉讓協議轉讓申報業務(即大宗交易通道)的時間窗口期。
對於這一時段交易的要求,方案中規定通過這一交易的申報交易數量不低於10萬股或交易金額不低於100萬元。
作為對比,A股的大宗交易通道中,滬深兩個交易所均要求單筆買賣申報數量數量在50萬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3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
從對比的結果中可以看出,在流動性更弱的新三板市場,監管層並沒有將大宗交易的門檻製定得太高。
“前幾次測試中市場都知道大宗交易要推出了,但是具體的細節和安排都沒有公布,此次大宗交易的細節終於出現,盡管隻是測試,但10萬股和100萬元的交易限製設置很大程度上將會是未來最終版的重要參考。”一位萬和證券做市部門的人士12月20日講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同時還了解到,在測試中還對大宗交易達成的條件進行了規定,方案顯示大宗交易在成交時需要同時滿足證券代碼相同、申報價格相同、申報數量相同、買賣方向相反、指定對手方交易單元一致、指定對手方證券賬戶號碼一致、約定號相同等7個條件才能夠最終完成。
除了大宗交易的增量信息外,近兩次測試中有關集合競價部分的安排也清晰起來。
如在近兩次測試當中,全國股轉係統在方案中對創新層和基礎層的企業在進行不連續競價交易時進行了區分。
具體而言,創新層企業單個交易日中將會有5次集合競價轉讓的時段,而基礎層全天僅有15點會進行集合競價撮合。
“此前的測試全市場采用的是統一的集合競價模式,近兩次測試則區分了創新層和基礎層,這從側麵也可以看出交易製度改革還在細化,可能下一次測試還會有新內容加入。”前述參與測試的券商人士講道。
倒逼市場規範
根據目前的政策信號,在新的交易製度下,協議轉讓將被取消,而盤後大宗交易通道盡管仍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完成交易,但對成交額和成交量均有要求。
在這一背景下,部分從事新三板老股轉讓的掮客對記者表示,隨著協議轉讓退出常規交易時間,老股轉讓的生態也將發生重大變化。
長久以來,協議轉讓點對點也就是俗稱的手拉手交易是新三板市場最具有標誌性的代表。在流動性不足,掛牌公司股東套現需求旺盛的背景下,這種交易模式天然為場外交易搭建了最終的通道。
眾多從事老股轉讓的機構或個人事先在場外將雙方的需求對接,最後通過交易平台完成。這種場外約定交易,場內作為通道的玩法乍看之下同將要推出的大宗交易十分類似,但實際上正是由於場外交易的不規範,在手拉手交易環節經常會出現走勢異常的交易或是極端報價等情況,對正常市場交易造成幹擾。
與此同時,新三板老股轉讓演變至今,眾多無風險承受能力的非合格投資者在各種掮客的幫助下進入新三板市場,眾多小投資者接盤掛牌公司股東套現的股權。
但在這一過程中,交易額和交易量都不大,很少有能夠達到前述大宗交易門檻的情形。因此,一旦協議轉讓退出常規交易時段,類似的交易便很難完成。
可以看出,交易製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將會倒逼市場規範。
12月18日北京地區一位資深新三板投資者對記者講道:“監管層推出大宗交易通道,取消常規交易時間協議轉讓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希望可以最大限度壓縮場外市場交易空間,從而淨化新三板市場的交易環境。盡管場外的交易補充了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但也伴隨著投資者適當性,欺詐交易,賬戶間互倒等多種問題。”
但部分市場人士也擔憂取消協議轉讓會影響目前原本就不重組的市場流動性。
此前申萬宏源新三板首席分析師劉靖便表示:“目前市場對於大宗交易將推出,以及集合競價會取代協議交易預期較多,流傳較廣的說法是此舉能改善市場流動性。但我們認為,流動性並非集合競價取代協議交易的考量,集合競價甚至可能損害部分協議公司的流動性。”(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最後更新:2017-12-22 16: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