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85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搶”電池大戰開始!繼上汽之後 東風又對寧德時代出手了

“近期,我們持股了寧德時代,同時在談一個新電池公司。和整車相匹配的部分,我們必須自己做。”在近日的一場媒體座談會上,東風汽車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劉衛東透露了東風在電池領域的新動作。

東風並不是第一個與電池企業合作的車企。

今年5月,上汽集團通過全資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寧德時代合資成立兩家企業:時代上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和上汽時代動力電池係統有限公司。8月,比亞迪宣布聯手國軒高科布局三元正極材料。9月,長城汽車收購澳鋰礦股權,試圖為新能源鋪路……

在“雙積分”政策實施時間表公布前後,整車廠正在麵向未來進行布局,希望將電動車的核心產業鏈抓在自己手中。

東風以資本布局電池

事實上,早在2016年底,東風便與寧德時代簽訂了戰略框架協議。協議約定,雙方將共同打造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域的合作平台,形成相互支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合作局麵。

彼時,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透露,未來東風公司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需求量大,希望雙方在新能源電池和動力設備方麵尋求更深層次合作,為東風公司“十三五”目標實現奠定基礎。

而從當前東風又選擇入股寧德時代這一舉動開看,東風在電池領域的布局又有了新思路。

“東風不選擇生產電池,而是通過資本入股電池企業的方式進行布局。”有東風內部人士對NBD汽車說。

在上述媒體座談會上,劉衛東也透露,東風目前正在與一家生產電池的國企洽談入股事宜。

“從行業來說,任何一家汽車廠目前麵臨的新能源壓力都十分巨大。東風堅持技術領先,注重關鍵技術和核心資源的掌握。”劉衛東稱,今年底,東風還將在電池、電機和電控三方麵投入100億元。

按照規劃,東風要以“583”計劃(5個核心資源掌控計劃、8個關鍵技術開發計劃和3個商業模式創新計劃)為基礎,搶占新能源汽車發展製高點。到2020年,東風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要達到18%,銷量達到36萬輛。

目前,東風擁有可滿足3大技術路線(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所需的新能源汽車模塊化平台,其中包括三電(電池、電機、電控)以及動力耦合、高速減速箱等關鍵技術,具備22萬輛的生產能力。

“在關鍵技術上,東風堅持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在談及持股寧德時代時,劉衛東強調,東風不願意僅做集成企業,采用外包方式做新能源。

根據東風已發布的“十三五”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東風計劃新增投入200多億元,下一步將加快“三電”工業化進程,投入93億元,建設集研發、試驗、生產、銷售於一體的“三電”工業園。目前,整車控製器、BMS等已實現小批量搭載;電控公司已成立,將於年內投產;電池成組工廠已完成工藝設計;電驅動工廠將於2018年投產。

“2018年,東風將有多款新能源量產車推向市場。”劉衛東說。

整車廠紛紛觸“電”

事實上,當前意願與寧德時代合作的車企不止上汽、東風兩家。一家整車廠的電池研發人員曾向NBD汽車透露,多家整車廠想與寧德時代合作,在產能有限的背景下,寧德時代會擇優而選。

“隨著‘雙積分’政策的實施,未來電動車產銷量肯定會大幅上漲,而市場對電池的需求量會大大增加。”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此前在接受NBD汽車采訪時曾透露,比亞迪也會加大電池的產能規劃以適合市場需求。

當前車企在電池領域的布局主要有三種方式:一種是自己建廠生產電池,比如比亞迪;一種是與電池企業合作,比如上汽和北汽;還有一種就是通過資本方式入股電池企業分享投資紅利,比如東風。

而一個最新的動向是,車企除了選擇與電池企業合作,還把目光瞄向了電池的上遊——原材料領域。比如今年9月底,長城汽車就發布公告稱,公司間接子公司億新發展有限公司擬認購澳大利亞Pilbara Minerals鋰礦的5600萬股新增股份。鋰是鋰電池所需的主要原材料,而鋰電池是當前電動車選擇搭載的主要電池種類。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NBD汽車,長城布局電池上遊產業鏈意在控製成本。據一位電池領域專家透露,電池級金屬鋰等上遊資源價格不斷上漲,近日有企業已明確告知原材料價格將上調。

由此來看,整車企業聯手電池等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不僅是前瞻性布局,連接產業鏈上下遊來控製成本的意圖更明顯。

業內普遍認為,沒有關鍵技術和核心資源的積累沉澱就意味著沒有競爭力,而在此基礎上如能進一步控製成本,則為車企未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增加砝碼。

最後更新:2017-10-14 18:03:18

  上一篇:go “十連裂”致iPhone 8設計遭疑 中國成開裂重災區
  下一篇:go 北京:推進住房建設任務落實盡快形成有效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