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88 返回首頁    go 搜狐


一場唐詩中最引人關注的“戰爭”:李白其實沒輸

唐代詩人,以李白為尊。有人曾這樣評價:在詩壇的盛唐氣象中,李白獨占了半壁江山!他是蒼天送給人間的禮物,是不世出的浪漫主義詩人。這樣的詩人,平均每1000年才有可能出現一個,上一個是屈原。

作為大唐詩壇的執牛耳者,李白非常自信,他一直以“大鵬鳥”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但就是這樣一位千年一遇的大“詩仙”,卻有過一次承認自己的詩作不如別人的經曆。更鮮為人知的是,後來他又為自己翻了盤,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有一天,李白登臨黃鶴樓,被眼前的美景吸引,引發詩興,正想題詩留念時,忽然抬頭看見另一位詩人崔顥題的詩,連稱:“絕妙,絕妙!”自知無法超越,便留下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感慨。

到底是什麼詩能讓李白自慚形穢?原來是崔顥的《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首詩確實是高!千百年來一直受到粉絲的追捧。

南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評》認為:“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直至清人孫洙編選的頗有影響的《唐詩三百首》,還把崔顥的《黃鶴樓》放在“七言律詩”的首篇。

沒辦法,同題競爭中敗北,李白隻好悻悻而歸。

但你要知道,這是千年一遇的詩仙,年輕時,他就發出過“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感慨,不甘做平庸之人。他不會就這樣徹底認輸的。

多年以後,在長江邊上的南京,他登上了鳳凰台。

看到開闊的江景,想起曾建都於此的東吳和東晉,李白意識到:“也許,現在是輪到我扳回一城的時候了。”

“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一首《登金陵鳳凰台》一揮而就。

崔顥的詩意中有像,詩中有畫,但這首《登金陵鳳凰台》渾厚博大,揮灑自如。

孰優孰劣,掀起了一場延續千年的爭論。

明代《歸田詩話》中評價:“愛君憂國之意,遠過鄉關之念。善占地步矣!”

最終,有聰明人提出了一個“雙黃蛋”的解決方案:這兩首詩同為登臨懷古雙璧,沒有高下之分。

就這樣,在這場唐詩300年中最引人關注的“戰爭”中,李白終於為自己翻了盤。

當然,這場“戰爭”,其實沒有輸家:李白因此留下了千古佳作,崔顥因此名傳千古!

最後更新:2017-10-27 18:53:12

  上一篇:go 周星馳電影裏的金牌配角做綠葉一流,可是做主角就尷尬了
  下一篇:go 兩兄弟來的?陳小春家和鄭鈞家關係這麼好,Jasper和Jagger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