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913 返回首页    go 搜狐


还创新一方净土——iPhone 8上市前夜苹果产业链爆发侵权诉论

创新,一直是苹果公司的灵魂所在,也是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穷其一生的追求。苹果的创新精神,在iPhone身上得到了最为淋漓尽致的展现。自2007年第一代iPhone问世以来,历代iPhone都以其远超同侪的工业设计与前瞻科技引领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浪潮,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风向标。

作为iPhone十周年的献礼之作,行将隆重登场的iPhone 8,自然也不遑多让,虽然尚未正式发布,但关于iPhone 8的各种创新设计早已在业界悄然流传:全面屏、内置虚拟Home键、无线充、双面3D玻璃等等,不一而足。

以其中的双面玻璃为例,如不出意外,极有可能会成为未来数年的潮流标配,并引致大批跟风者。从一部手机仅需一块玻璃,到一部手机需要两块玻璃,由此带来的翻倍效应,也将撬动起一个更加巨大的产业链,给蓝思科技、伯恩光学、欧菲光等产业链上的企业带来跨越式发展良机。

这本是这个产业链条的一大利好,但遗憾的是,近日在这个即将被撬动起来的庞大产业链条中,却传出了一丝不和谐音:向伯恩光学和欧菲光供应3D玻璃自动玻璃精雕机的劲胜智能子公司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被诉侵权,消息一出,立即在业内引发了高度关注。

这不仅是因为卷入其中的公司在业界的知名度,更因为在目下iPhone 8发布的节骨眼儿上,这一专利纠纷,最终会不会引发蝴蝶效应,拖累iPhone 8的量产与供货呢?

侵权·创新

以专利侵权名义对创世纪提出专利诉讼的原告方是苏州恒远精密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该公司认为,创世纪涉嫌侵犯其名称为“板材上下料装置及手机玻璃加工中心”(专利申请号:ZL201520396790X)的实用新型专利权。

国家专利局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显示,该实用新型专利2015年6月10日提出申请,同年10月获得授权,2016年6月进行了专利权评价,评价报告显示该专利全部权利要求符合专利法授权条件,即该专利合法有效,发明人为现任苏州恒远执行董事及CEO的肖衍盛,权利人是苏州恒远精密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另外,同主题还申请了发明专利,2015年9月9日该发明专利申请公布,2015年10月7日,该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生效;2017年3月29日,该发明专利获得授权。目前,苏州恒远精密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是该发明专利专利权人。

苏州恒远在起诉状中称,创世纪不顾上述专利权的存在,未经公司许可,便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大量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侵犯涉案专利权保护范围内的玻璃机产品,给原告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为此,原告要求创世纪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相关损失。目前,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已正式立案受理。

法律界人士认为,专利诉讼期间,创世纪在很可能会被暂停涉嫌侵权产品的销售。而向创世纪采购玻璃精雕机的欧菲光也将遭池鱼之殃。就法律层面而言,欧菲光、伯恩光学、蓝思等企业如果使用创世纪所提供的被控侵权产品,同样存在使用侵权行为。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使用的设备为侵权产品的情况下,应当依法停止使用侵权设备。这无疑会影响到对苹果公司的供货,由此看来,业界关注的蝴蝶效并非空穴来风。更有趣的是,如果因此最终影响到iPhone 8的供货与量产,这对向以创新为标签的苹果公司而言,也是个莫大的反讽。

劣币·良币

创新改变世界,似乎无人对此提出置疑。而同样不容置疑的是,侵权对创新者及其创新氛围的巨大暗黑破坏力量。

在货币流通市场上,有一个着名的“格雷欣现象”,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劣币驱逐良币”: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在技术创新领域,如若没有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或是保护不到位,也同样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令人痛心的局面。

众所周知,一项技术发明专利或知识产权的取得,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有的甚至倾注了研发人毕生心血,而侵权者置这一切于不顾,通过不正当手段,非法盗用专利技术,以更低的成本快速进入并抢占市场,最终将创新者推向绝地。 研发了世界首台VCD机的万燕公司就是这样的一个悲情英雄。作为至今仍保持着家电产品中唯一由中国自己创立的产品纪录、并推动了全球影碟机真正产业化的万燕公司,最终却被大批跟风仿制者倒逼,黯然退出了影碟机市场,这无疑是产业与知识产权领域,一个令人扼腕、发人深省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活生生案例。

回到创世纪侵权案上来,就起诉书的描述和专利申请进程来看,发明人肖衍盛及其苏州恒远前期投入了大量资金研发出的可推动行业进步与革新的实用新型专利,却被其他企业通过挖人和偷技术等不光彩手段,并借助资本力量低价占领市场,这显然严重阻碍了行业发展和创新。

苏州恒远法人及CEO肖衍盛表示,“尊重知识产权是每家公司的义务,积极发明创造才能得到长足发展。”尊重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新,在知识产权市场上,绝不应允许“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环境存在。否则,无疑是对创新动力与产业进步与革新的一种严重扼杀。

尽管就短期看,创世纪侵权案如被坐实,对相关产业链、以及iPhone 8量产的影响将不可避免,但对于行业的长期发展而言,却是良性的,有助于行业的警醒,为创新提供更好的环境。

“不知情”·“临时工”

虽然本案目前只是立案,尚未盖棺论定。但案件爆出后,被告利益相关各方的反应却颇值得玩味,仿佛商量好了似的,异口同声地一致表示“不知情”。

这不由让人联想起近年来爆出的执法单位负面新闻,责任单位的回应也几乎总是惊人的相似:事件当事人总是无一例外地是个“临时工”。然后,“临时工”被解除劳动合同,然后......,其实就没有然后了,事件至此也就画上了句号,不了了之。

虽然“不知情”与“临时工”大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目前已经明确立案的情况下,一味以“不知情”搪塞显然已毫无说服力,恐怕连自己都无法说服吧,各方已到了应该认真反思其态度与立场的时候了。

诚然,作为苹果成功的基石之一,包括iPhone在内的产品“代工”模式决定了在全球有七百余家供应商的苹果公司,也许真的无从顾及其产业链条末端的一家供货商采购的设备是否存在侵权行为,但对于劲胜智能来说,对于下属子公司如此重要的技术,母公司“不知情”似乎总让人感觉有些此地无银的苍白。

而对于似乎是“躺枪”的伯恩光学和欧菲光而言,对于业内技术相关专利的情况应该是门儿清的吧,尤其是对于自动化程度很高的玻璃精雕机,应该是知晓相关技术专利及其专利权归属的。这种情况下的设备采购,是真的“不知情”呢,还是因为低廉的采购价而有意“不知情”呢,这似乎颇值得推敲。如果是后者,那今日的池鱼之殃就不算上是无妄之灾了。

创新改变世界,这世界欠创新一个正确的态度,请还创新一方净土。

=================

读者可以在百度百家、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博客、UC自媒体平台、新浪微博等各大专栏查看李瀛寰的文章更新。

最后更新:2017-10-08 08:50:35

  上一篇:go 大数据告诉你苹果十年历程 iphone8能否再创苹果盛况?
  下一篇:go iPhone X就要来了:10年回顾历代苹果手机 你认为哪款最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