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搜狐
央行姚前:比特幣無價值錨定 難為真正貨幣
原標題: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法定數字貨幣發展需迎頭趕上
在以比特幣為代表的私人數字貨幣風靡全球的大背景下,法定數字貨幣的發展也需要迎頭趕上。主要國家的中央銀行已逐漸意識到,唯有發行中央銀行的數字貨幣,才能從根本上有效保障法定貨幣的市場地位。
10月12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在國際電聯第一次法定數字貨幣焦點組工作會議上指出,法定數字貨幣以國家信用為價值支撐,有價值錨定,能夠有效發揮貨幣功能,且法定數字貨幣有信用創造功能,從而對經濟有實質作用,這些是私人數字貨幣無法比擬的優勢。此外,法定數字貨幣還具有穩定貨幣價值功能。
何為法定數字貨幣?本質上它仍是中央銀行對公眾發行的債務,以國家信用為價值支撐。姚前從四個維度對法定數字貨幣的本質內涵進行了界定和剖析:首先,法定數字貨幣在價值上是信用貨幣,其次技術上看是加密貨幣,再次實現上是算法貨幣,最後應用場景上則是智能貨幣。
“我們希望的法定數字貨幣應具備全新的品質,必將超越現有的電子支付工具,無論是私人數字貨幣還是電子貨幣。” 姚前說。
私人數字貨幣不可比擬兩大優勢
姚前認為,法定數字貨幣以國家信用為價值支撐,是私人數字貨幣無法比擬的優勢。法定數字貨幣有價值錨定,此外,法定數字貨幣有信用創造功能從而對經濟有實質作用。
他指出,比起交易媒介功能,本位貨幣作為計價手段的功能是第一性的。作為計價功能,貨幣價值的穩定性至關重要,對於貨幣的價值儲藏功能,更是如此,貨幣需要有價值錨定,才能有效發揮貨幣的功能。
回顧曆史,各種貨幣形態均有價值錨定,商品貨幣金屬貨幣的價值錨定來源於物品本身的內在價值,金本位製度下,各國法定貨幣以黃金為價值錨定,布雷頓森林體係崩潰以後,各國法定貨幣雖不再與黃金掛鉤,但卻是以主權信用為價值擔保,到了法定數字貨幣時代,這一最高價值信任將繼續得到傳承。
此外,法定數字貨幣有信用創造功能,從而對經濟有實質作用。在信用貨幣時代,貨幣本身就是信用,實質上發行主體信用的證券化,具有金融屬性,貨幣創造過程既是一種信用創造過程。
姚前認為,貨幣的信用創造功能,對於現代經濟至關重要,尤其是金融危機時刻的流動性救助,對於防止危機傳染,助推經濟快速複蘇有著重要的意義。反觀以比特幣為代表的私人貨幣,他們的價值來源目前來看是投機因素居多,比特幣的無價值錨定必然決定其難以成為真正的貨幣。
除了法定數字貨幣具有“價值錨定”、“信用創造功能”兩大優勢外,姚前還指出法定數字貨幣具有穩定貨幣價值功能。
“法定數字貨幣環境下,有效的負利率政策將成為可能,中央銀行可能不再需要設定通貨膨脹率緩衝(通常為2%),理論上中央銀行的目標通貨膨脹率可降至0。從這個角度看,法定數字貨幣或有助於改進法定貨幣的價值穩定。” 姚前說。
技術上是加密貨幣,實現上是算法貨幣
姚前認為,法定數字貨幣技術上看是加密貨幣。具體而言,在法定數字貨幣本身的設計上,需要運用密碼學理論支持法定數字貨幣特定的表達形式,保障數字貨幣的可流通性、可存儲性、不可偽造性、不可重複交易性與不可抵賴性等特性。
在法定數字貨幣交易過程中,需要運用加密技術、分布式賬本技術、可信雲技術、芯片技術等保證端到端的安全,防止被竊取、篡改、冒充。
在法定數字貨幣的用戶體驗上,需要結合隱私保護技術與分布式賬本技術,在為用戶提供不同於傳統的點對點支付體驗的同時,通過隱私保護進行確保用戶數據的安全,避免敏感信息的泄露,且不損害可用性。
在法定數字貨幣監管方麵,利用法定數字貨幣“前台資源、後台實名”的特性,通過安全與隱私保護技術來管理相關數據使用權限,確保大數據分析等監管科技有用武之地。
近年來,加密貨幣理論在實踐上的實驗成果日漸豐富,自比特幣問世以來,各種替代加密貨幣層出不窮。目前一些國家的央行也都基於分布式賬本(DLT)技術進行央行數字貨幣試驗。
不過在姚前看來,現在看DLT技術取代實時全額結算係統(RTGS)還為時尚早,法定數字貨幣對區塊鏈技術的借鑒不能生搬硬套,且不說該技術本身還有成熟度的問題,根據實際業務需求在改造的基礎上選擇應用,應是更重要的考量。
他認為,英國RSCoin的設計理念值得參考,該係統站在中央銀行視角,不拘泥於區塊鏈技術,力圖實現一種受中央銀行控製的、可擴展的加密數字貨幣。
至於如何理解法定數字貨幣在實現上是算法貨幣,姚前認為,其包含了3個層次的含義:一是在法定數字貨幣的設計上,采用各種加密算法來保障安全可信的同時,為將來的新型算法也預留一些特殊字段。二是在貨幣的發行環節上,法定數字貨幣設計上有可執行腳本的考慮,將來可以使用預設可靠的算法規則來進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發行的算法規則,理應是一套能在保持幣值穩定的前提下,讓貨幣供給充分適應宏觀經濟多變量環境變化的智能規則。以目前的技術水平看,有可能是一套精致的基於機器學習算法的人工智能(AI)模型。三是可以運用大數據對貨幣的發行、流通、儲藏等進行深入的分析,了解貨幣運行規律,為貨幣政策、宏觀審慎監管和金融穩定分析等幹預需求提供數據支撐。
姚前指出,預計未來在法定數字貨幣環境下,通過預設可靠的程序與算法規則,在保證幣值穩定的前提下,由經濟係統自發、內生地決策貨幣供應量,自動發行和回收貨幣將成為可能,中央銀行的角色或許不僅僅是貨幣發行量的決策者,還是貨幣發行算法規則的設計者。
法定數字貨幣將更智能化
隨著科技的大發展,人工智能科技技術正在快速融入人們的生活,也在不斷顛覆著傳統金融業態。
貨幣也不例外,姚前指出,法定數字貨幣不僅是簡單的將貨幣進行數字化和網絡化,更重要的是可以讓貨幣變的更加智能化,與信用卡、銀行儲蓄卡、電子支付等傳統電子支付工具相比,法定數字貨幣將會呈現出全新更好的品質,貨幣用戶體驗變的更加智能。
在中國,由於電子支付等私人支付工具非常發達,無現金社會、無現金城市等詞語頻頻出現,姚前指出,商業銀行必須深入思考狹義銀行以及退為資金批發商和係統後台的可能性。按常理,零售端的支付工具本該由央行數字貨幣為主來實現,但私人部門已經捷足先登,一方麵私人部門的支付能力值得稱道,另一方麵央行應該奮起直追,數字資產的世界裏,怎麼可能沒有數字法幣?無論如何,中央銀行發行零售端數字貨幣,對於健全社會支付體係、維護金融穩定以及加強央行的貨幣地位,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姚前指出,目前,學者們已經敏銳地感知到,貨幣形式的數字化對於提高貨幣政策有效性能發揮有效作用,比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在今年的一篇工作論文中,研究了電子貨幣係統的宏觀經濟管理。沿著他的思路進一步論證,可以發現,法定數字貨幣的可追蹤性、可編程性將會讓貨幣政策執行變得更加智能,更加有效。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我們暢想了法定數字貨幣的四個維度,目的就是為了取法乎上,樹立一個遠大的理想和目標。但有一點必須聲明,那就是這個大目標是需要分步實施的,客觀上講上述四個維度的實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從落地的難度看,似乎一個比一個大。實際上,目前各國探索的所謂數字貨幣,還是在提高支付效率上下功夫,中國因為有電子支付,這方麵已經走在了前列。在當下這個階段,我們的挑戰似乎不是效率有問題,而是需要兼顧效率和安全,既提倡創新也注重風險防範,在彌補零售端數字法幣缺失的同時做好私人支付工具的監管。因此優化現階段的電子支付工具,再逐步探索法定數字貨幣品質的進一步提升,應該是比較穩妥的路徑選擇。這也契合當前技術發展的進程,比如盡管目前數字貨幣的編程性有很大的想象空間,這個方向的探索也非常重要,但很可能是下一階段的工作。”姚前說。
最後更新:2017-10-13 19:58:54
上一篇:
次新股漲停5G概念延續強勢 比特幣連續兩天大漲
下一篇:
比特幣逆天了!單幣價格首次突破5300美元,創出曆史新高!
矽穀大佬:比特幣既像黃金又安全 被低估巨大潛力
比特幣價格衝擊6000美元後轉跌 5700美元或成價格支撐
巴菲特:比特幣是真正的泡沫,它無法創造價值
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場外交易份額從5%上升至20%
國家互金專委會發布《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三家場外平台兩周交易額達6.8億元》
共享晚報:巴菲特狠批比特幣,稱其為真正泡沫;PayPal聯合創始人:比特幣像一種儲備貨幣;穆迪報告: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威脅遙遠可期
比特幣買房成為現實,紐約、迪拜等5大城市開創先河
比特幣逆勢上揚後,騙子偽裝成銀行想空手套白狼!
比特幣價格不像鬱金香狂熱的5個原因
眾多“專家”看空比特幣,比特幣真的是“泡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