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93 返回首页    go 搜狐


李白的这首诗倾倒了无数武侠迷,但有一位大诗人并不感冒

唐代经济繁荣,思想活跃,生活解放,任侠之风成为唐诗一大特色。骆宾王的“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王维的“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贾岛的“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等等。但是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最熟悉的侠客诗当是李白的《侠客行》: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几句诗节选自李白《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描写了侠客武艺高超、除暴安良的义举。“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刻画了侠客在行侠仗义之后就悄然离开,不为名、不为利。这不禁让笔者想起了《白眉大侠》主题曲唱到“行侠仗义抱打不平,两肋插刀笑傲人生”。即使侠客英勇就义,他的精神也长留人间,不惭于世间上的英豪。没有人愿意到了白头,还在研读《太玄》一类的经书,而无所作为。

这几句历来被人们赞颂,尤其是迷倒了无数的武侠迷。金庸先生的小说《侠客行》就来源于李白的这首诗。因为李白的《侠客行》共有24句,所以金庸的《侠客行》里也安排了24间石室。而“白首太玄经”则是最后一间石室的武功,可以将全身数百处穴道串成一条内息,内息汹涌澎湃,如一条大川般急速流动起来。练成者如石破天惊一般,无敌于天下。

对于李白的任侠性格和笔下的侠客精神,有一位大诗人却并不感冒,那就是宋代的苏辙,苏辙曾批评李白“语游侠,则白昼杀人,不以为非”。

李白“少任侠,手刃数人”,李白的任侠来源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自身的经历,并非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坏人要交由法律所制裁,而不是自己就把他们给“结果”了。并且李白任侠,除击剑杀人外,更多地表现于仗义疏财、结交豪雄。

我们不能只看到李白“十步杀一人”,更应该看到他“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的侠义精神和现实处境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他反抗腐朽权贵的的叛逆思想,也就有了李白“平交王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精神。

最后更新:2017-10-08 19:43:31

  上一篇:go 鹿晗身穿格子衬衫皮肤细嫩
  下一篇:go 八大小鲜肉排行榜名单,鹿晗不敌杨洋排行第三,第一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