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87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塞上牛羊空許約,王健林正努力安撫好萊塢合作夥伴

作者|一 一

編輯|李春暉

看來,對於前中國首富王健林的未來感到擔憂的,不光是吃瓜的中國網民,還有其好萊塢合作夥伴。萬達正就此展開一係列的安撫行動。

大連萬達集團官網顯示,9月21日,王健林在萬達集團總部會見了美國電影協會全球主席克裏斯托弗·多德。

而據彭博社9月26日消息,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將邀請其好萊塢的合作夥伴出席本周在洛杉磯的一個會議,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擔心萬達集團在海外的投資可能會停止。

會議預定於洛杉磯當地時間周二上午在AMC Century City 15影院舉行,長90分鍾,萬達電影總裁曾茂軍將會發表題為《中國市場的更新:推動全球票房增長》的演講。目前尚不知王健林本人是否會出席此次會議。

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此次的演講和會議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向好萊塢的合作夥伴保證,盡管政府加強了審查力度,但萬達並未退出娛樂業務。

這樣努力的承諾,不能不讓硬糖君想起,僅僅一年前,王健林還在洛杉磯給好萊塢“畫餅”,指點江山,壯懷激蕩。

2016年10月17日,王健林出席洛杉磯萬達電影峰會,並做了題為“世界電影的中國機會”的演講。他表示:預測未來十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會持續保持15%的增長。好萊塢要分享中國增長這塊蛋糕,需要增強與中國企業的合作;青島東方影都項目將會給好萊塢帶給更多的機會。

當時,洛杉磯市市長、青島市政府領導、美國奧斯卡學院主席、華納兄弟、索尼、21世紀福克斯、傳奇、獅門等各大好萊塢電影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等高管都出席了此次電影峰會。青島東方影都首次麵向全球招商,在此峰會上與美國9家著名電影公司簽約,未來3年將有11部好萊塢大片到東方影都拍攝。

2016年洛杉磯萬達電影峰會

萬達的美國壯舉,不僅把好萊塢高興壞了,也把部分美國人嚇壞了:認為萬達正在進行一種意識形態的入侵。

但突如其來的國家對海外投資的監管升級,讓這種凱歌高唱被踩了急刹車。今年3月,萬達10億美元收購美國“金球獎”製作公司DCP的交易就因未通過審批告吹。

緊接著,更突如其來的今年6月萬達突遭債股“雙殺“,隨後萬達開始了”瘦身”運動,讓外界難免有了更多揣測。

一周年的萬達“好萊塢”

近日,據美國媒體《好萊塢報道者》(the Hollywood Rporter)報道,泛海集團、華策影視分別以14.4億元、1.33億元向萬達出售了手中的傳奇影業股權。換句話說,由於傳奇影業遲遲未能通過注入萬達電影登陸A股,投資者決定套現走人。

2016 年1月,萬達集團宣布以 35 億美元購入傳奇影業。其中15億美元由萬達從中國投資者處募集。據悉,當時萬達集團和中國投資者之間有股份回購協議,萬達集團承諾,如果在12個月內未能將傳奇影業注入萬達電影上市,投資者將獲得15%的回報。

後麵的故事我們也比較熟悉了,由於傳奇影業連續兩年巨虧,同時監管層對影視並購收緊,萬達在2016年8月主動“中止”了傳奇影業注入萬達電影的計劃。

現在,泛海國際和華策都已拿錢走人。據悉,其他投資者也在為退出向萬達施壓。中國投資者的聞風而動,不能不讓我們重新審視萬達的“好萊塢”業績表。

從時間點看,去年10月前後,應該是好萊塢追捧王健林的巔峰時刻。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去年10月刊登題為《王健林的好萊塢野心:我們不是在入侵》的報道稱,萬達在好萊塢豪擲80億美元(約合540億元人民幣)掀起一輪瘋狂的收購後,一名國會議員指責萬達是一個宣傳威脅,應接受司法部的更多審查。

緊接著,《好萊塢報道者》公開了最新一期雜誌的封麵,王健林以好萊塢頂級明星的姿態映入眼簾。這是該雜誌自1930年創刊以來推出的首期“中國娛樂大亨”專刊。這期雜誌評選出了前十大“2016中國權威人物”(China Power Players 2016)榜單,王健林穩居榜首。緊隨其後的是馬雲、馬化騰、喇培康、黎瑞剛、王長田、張昭、於冬、王中軍、李彥宏。

同樣是去年10月,萬達宣布以近10億美元的交易額收購DCP。但在今年3月份,這筆交易宣告流產。

買買買受到外匯管製,已經買到手的也不省心。

傳奇影業推出的三部電影,《魔獸》情懷滿滿,最終虧損;《長城》口碑滑坡,最終虧損;大製作的《金剛:骷髏島》高開低走。隨後,傳奇影業創始人托馬斯·圖爾辭職。而在最新的萬達影視並入萬達電影的上市計劃中,傳奇影業已經被剔除。

看似最為“穩定”的AMC院線,則在“穩定”下滑。今年以來,AMC股價已經下跌了將近54%。為此,AMC發布了減衣縮食計劃:即從7月開始,通過減少運營時間、裁剪員工的方式減少成本支出,預計在2017年年內節約成本3000萬美元。

不過這事兒不能怪萬達。北美票房那麼慘,院線都在跌跌不休。在NETFLIX、亞馬遜等流媒體平台的衝擊下,在股價暴跌、淨利潤大幅虧損的低迷中,AMC院線投身到了VR的投資當中。但占據全美24%市場份額的AMC斥資2000萬美元投入VR技術究竟能起到什麼效果,沒有人知道。但最少,在這一消息放出後,AMC股價有了2%的上漲。

一年時間裏,萬達在好萊塢的兩大“尖兵”都陷入迷茫。當然,好萊塢本身也很迷茫,等不到的“中國救世主”,除了安撫還能“拿什麼說愛你”?

王健林“歸來”

不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萬達電影的國內形勢還是一片大好。王健林也已多次公開表示,要把重心放在國內。

在萬達電影發布的2017年中報,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6%。實現淨利潤為8.8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尤其是非票房收入的持續上漲,讓萬達電影的未來穩定可期。

截止2017年6月30日,萬達電影擁有已開業影院455家,銀幕4000塊。這在國內,是一艘無法撼動的“超級航母”。而萬達影視雖然內容自製存在一定的短板,但通過廣泛的合作,讓其仍然是內地影市最備受矚目的一線民營巨頭。

自收購DCP失敗後,萬達影業和好萊塢之間的聯係就越來越少。王健林不再給好萊塢高管“洗腦”,也再也沒有大舉“入侵式”的並購。當王健林說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我們決定把主要投資放在國內”時,想必好萊塢也明白,中國“金主”一擲千金的時代暫時畫上了休止符了。

因資金出海監管收緊,今年上半年,包括萬達10億美元收購DCP、安徽鑫科3.45億美元收購Voltage Picture,及海航集團4.16億美元投資Golden Eagle,睿康股份收購千禧年影業等多宗交易全部流產。

中國“金主”的退潮自然讓好萊塢非常憂慮。畢竟在大投資項目上,中國“金主”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合作夥伴。然而,北美票房大幅降溫,中國資本全麵撤退,那些許下的承諾和立好的項目,又該找誰去接手?

不過有人退出,也總有人接盤。在AMC院線的“瘦身計劃”中,AMC宣布公司決定出售其所持電影製作公司Open Road Films50%的股份,而“接盤俠”正是由騰訊和華人文化等投資的Tang Media Partners。不過由於該公司的特殊屬性,似乎並不會受到中國監管趨嚴的影響。

同時,打包導演和單片合作也成為了投資的新方向。這兩種方式,可以有效規避監管政策的壓力。

例如博納影業和CAA成立基金,8000萬主投主控羅蘭·艾默裏奇的《中途島》。投資休·傑克曼的《馬戲之王》。而今年上半年引進內地的影片中,多部影片背後都有中國“金主”的投資,而且不少是2017年上半年也達成的合作。

此外,星光文化投入1億美金“打包”包括《速度與激情》係列的溫子仁、F·加裏·格雷、《獨立日》的導演羅蘭·艾默裏奇等諸多好萊塢一線導演。通過簽署“排他性“協議來保證自己的利益。

相比投資好萊塢的“豪賭”,這樣的方式更加有效而且風險更小,中國資本可以避免“觸雷”,好萊塢也可以解決燃眉之需。二者一拍即可,一個“後王健林”時代似乎正在好萊塢重新起航。

短短一年的時間裏,中國資本出海好萊塢發生巨大反轉,中美兩地影市也情況突變。雖然曾經的海外擴張暫停腳步,但萬達電影依舊有著光明的前景。中國資本牽手好萊塢總能找到有效的途徑。

隻是短時間內,恐怕好萊塢還是得琢磨下“過冬”之方。

最後更新:2017-10-08 23:18:51

  上一篇:go 遇見團探秘AC米蘭訓練基地 吳昕獲友誼賽MVP
  下一篇:go 王健林傳奇影業遭棄王思聰香蕉遊戲獲融資;淘寶租賃上線共享iphone8遭瘋搶;穀歌與亞馬遜交惡;公司未成立獲3000萬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