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49 返回首頁    go 搜狐


1萬小時定律是誤導大眾!紮克伯格等人熱捧的5小時定律才是成功關鍵!

你還在相信那些雞湯號每天都在講的努力、刻苦麼?你還在相信10000小時定律適合所有行業麼?別傻了!真正重要的是刻意練習,提高“改善率”!

作者丨阿秀 編輯:學妹

美國作家格萊德維爾曾經提出“10000小時定律”,認為一個人要從平凡變成超凡的專家級人物,至少要10000小時的練習(按每天工作8小時,一周五天,大約要五年)。

但10000小時定律真的對麼?從業超過5年甚至10年的資深程序員多得是,有幾個成了比爾·蓋茨、紮克伯格呢?

帶著這個疑問,近年來我廣泛研究了一些被社會普遍讚譽的成功人士,例如埃隆·馬斯克、比爾·蓋茨、巴菲特、馬克·紮克伯格、拉裏·佩奇等數十位商界、政界、演藝界的成功人士。

在曆時約一年的研究中,我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這些商業領袖不管平時有多忙,每天至少都會留出1小時(每周約5小時),來學習某些知識或者是說刻意練習某些技巧,而不是簡單地使用10000小時定律來重複之前的工作。

所以別傻了!真正重要的是“刻意練習”和“改善率”,而不是“練習”!你所謂的10000小時,隻不過是把前1000小時做的事情,重複了10遍而已!

我把這種刻意練習的模式稱之為“5小時定律”

5小時定律成就大神的奧秘:改善率!

人們總是混淆“刻意練習”和“努力工作”這兩個概念,一般的職場人士推崇的是“努力工作”,所以他們關注的更多的是所謂的工作效率、生產率,但是這些大咖們關注更多的則是改善率!

換句話說,這些大咖是在原有基礎上,刻意的學習、練習,改正自己的缺點,讓自己變得更好。

Facebook創始人兼CEO馬克·紮克伯格

億萬富翁馬克·安德森曾經在一次訪問中這樣談到紮克伯格時曾說到“改善率”的重要性:“紮克伯德的神話完全是被一些人吹起來的,其中想象的成分居多。學習的能力、歸納推理的技巧、工作的技巧……這些統統被刻意的低估了。人們都覺得好像紮克伯格不過就是有了一個機會或者創意,一夜暴富。這就好比一個池塘,紮克伯格這種人站在水底,所有人都覺得自己隻要跳下去也能一樣站在水底,可是他們忽略了一件事情,所有人都隻能慢慢的遊下去。其實關鍵在於不斷地提升自己,不斷進步,而不是期望一步通天。”

後來他又補充說:“如果你有機會同這些真正偉大的CEO待在一起,你就會發現,其實他們每一個人都是百科全書式的專家,他們對本行業或者對其他領域都有很深的了解,這些都是通過刻意學習、訓練得來的。要取得成功,至少需要5-10年的刻意練習。

5小時定律到底怎麼幫助你“自我改善”?

這些成功人士是如何遵循5小時定律的呢?他們是如何改善自己的呢?研究發現這些成功人士在這5小時中做了這三件事:閱讀、思考、實驗。

1、閱讀

這些大咖學習相關領域知識、彌補短板的最重要武器就是閱讀(不僅僅是讀書)。

盡管現在各式各樣的雞湯都告誡你要讀書,但是可能你根本沒有充分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也沒有真正意識到為什麼要讀書。

比爾·蓋茨是一位資深書蟲

但是這些牛人們注意到了。《哈佛商業評論》曾經刊文細數那些愛書的成功人士,有些甚至愛讀書到了癡狂的程度。例如:

耐克創始人兼CEO菲爾·奈特規定不管是誰進入他的小圖書館,都必須脫鞋,且嚴禁大聲喧嘩。

知名主持人奧普拉·溫弗瑞更是深信自己的成功應當歸結於自己愛閱讀的習慣:“書籍是實現自我的通行證”。

沃倫·巴菲特每天會花五到六個小時閱讀5份報紙和大約500頁各個公司的報告。

比爾·蓋茨每年大約閱讀50本書。

馬克·紮克伯格每兩周閱讀至少一本書

埃隆·馬斯克也很喜歡讀書,他的哥哥甚至說他以前一天能讀兩本書。

億萬富翁、知名投資人Mark Cuban每天會花超過3小時來閱讀。

世界知名建材用品零售商家得寶的聯合創始人阿瑟·布蘭克每天閱讀兩小時。

還有證據證明,其他許多成功人士都有閱讀的習慣,盡管或長或短,但是他們都能夠持之以恒

當然閱讀並不是漫無目的的,而是有體係,有計劃地閱讀,力求形成全麵的專業知識體係,補足自己的短板,順便訓練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寫作能力、歸納推理能力等等。

2、思考

在這五小時中,這些大咖還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思考。因為思考能夠讓他們更清楚的認識現實,並提出更好的點子。

比如美國在線CEO蒂姆·阿姆斯壯讓他的團隊每周至少要拿出四個小時來思考。LinkedIn的CEO傑夫·偉納則規定自己每天至少都要拿出兩小時用於思考。

LinkedIn聯合創始人、有“矽穀人脈王”美譽的雷德·霍夫曼

雷德·霍夫曼常常會隨機打電話給自己的某一個朋友:彼得·泰爾、馬克思·拉夫琴(Paypal聯合創始人)、馬斯克等,組織一個小型會議,會議的目的就單純是“思考”、“反思”。

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雷·達裏奧

雷·達裏奧則會專門拿出時間來反思自己的錯誤,並專門記錄到一個電子係統中,定期給全公司員工查看。之後他還會組織專門的討論會,致力於發現這些錯誤的根源性原因。

著名億萬富翁莎拉·布雷克利也會不斷反思自己,並把反思的結果記錄下來。她曾在一次采訪中透露自己已經記錄了超過20個本子,其中包括她犯的錯誤,以及她的成功之處。

其實現代的職場人士常常會覺得自己很忙,可是忙什麼?為什麼忙?這些他們都根本沒有想到。至於自己有什麼短板、優勢,做錯了什麼、做對了什麼,未來應該怎麼發展,更是一無所知,這就是缺乏思考的緣故

3、實驗自己的想法

五小時定律的第三種實現形式就是“實驗自己的想法”。

美國政治家、思想家、《獨立宣言》起草者之一的本傑明·富蘭克林

本傑明·富蘭克林有一個終其一生的愛好就是實驗,他總會找一些誌同道合的朋友,策劃實驗、嚐試自己的新想法。他用風箏引雷的實驗廣為流傳。無獨有偶,穀歌也有一項著名的規定,允許員工花費五分之一的工時來實踐自己的創意。

發明大王愛迪生

如果讓你說出一個最擅長實驗的人,每個人腦海裏冒出來的第一個答案必然是愛迪生。愛迪生總會細心的發現人們的一個又一個的需求,然後不斷嚐試,試圖找出解決辦法。愛迪生“實驗一萬次發明燈泡”的典故未必完全屬實,但卻廣為流傳。

為什麼實驗自己的想法是極其重要的一項工作?就如愛迪生認為的那樣:“我知道這個時代所有的理論,但如果它們不能解決問題,就一點用也沒有。”

隻有經過實驗的想法,才能知道對錯;隻有知道自己的對錯,你才有機會進一步改善、提升自己。

想要成功?讓5小時定律成為你人生的維他命

就像現代營養學理論提出的,每人每天最少應該攝入多少劑量的維他命才能保持健康那樣,每個有誌青年都已該給自己規定一個最低限度的學習或者刻意練習的時間。

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就如缺乏良好的生活習慣一樣,其不良影響都是長期、潛在的。就如AT&T的CEO曾經在《紐約時報》的一次采訪中開宗明義地說:“如果你每周不能拿出5到10個小時來學習,你最終會被時代淘汰的。”

所以,請大家不要再相信那些整天讓你努力、加油的雞湯啦!請使用“5小時定律”好好的改善自己吧!

億萬富翁馬克·安德森說:“要取得成功,至少需要5-10年的刻意練習。”

最後更新:2017-11-09 08:46:13

  上一篇:go 馬化騰身價2180億,獎勵王者榮耀之父1個億,騰訊員工工資多少呢?
  下一篇:go 伊能靜怒懟攜程,鄧超又攤上事了!網友:韓雪棒棒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