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53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時滯”的定向降準難改短期資金麵 對債市影響不大

時隔18個月,央行再推降準政策。這次推出了比以往覆蓋範圍更廣、但時間也要延遲三個月的定向降準。

9月30日,十一長假前一天,央行決定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政策,符合要求的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可在公布的基準檔基礎上下調0.5個百分點。前一年上述貸款餘額或增量占比達到10%的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可按累進原則在第一檔基礎上再下調1個百分點。

中金公司分析指出,此次降準雖名為“定向”,但有“普惠”的性質,範圍覆蓋占銀行總資產95%以上的存款性機構。與央行之前曆次定向降準的領域——主要是小微企業和“三農”貸款不同,此次定向降準進一步擴大到脫貧、“雙創”等其它普惠金融領域。分析人士認為,新政將更利好大銀行,並有望提振銀行利潤。

另一方麵,市場人士認為,定向降準難以對債市帶來實質性的利好,政策釋放的流動性很難流向債券市場。華創證券分析師屈慶表示,債市“抄底還早”。

並非意在短期釋放流動性

對於“時滯”的定向降準,中金分析認為,較長的實施時滯表明,雖然三季度末流動性偏緊,但本次定向降準並非意在短期內釋放流動性。同時,由於該政策要到明年才能根據普惠金融的執行情況正式實施,意味著如果短期內不出現嚴重的金融風險事件,央行就不會再調整準備金政策。市場的資金麵隻能通過機構自身行為來調節。

“央行定向降準政策更多的是緩解普惠金融客戶的資金緊張狀況。”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認為,通過定向降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平衡為了去杠杆維持相對較緊的流動性而帶來的副作用,但這並不意味著貨幣政策轉向,也不意味著資金麵的轉向。

對於此次央行針對普惠金融實施的定向降準,央行相關負責人在問中明確表示,定向降準政策並不改變穩健貨幣政策的總體取向。而對於未來是否會迎來全麵降準以及降準空間,市場觀點存在分歧。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預計在定向降準政策正式落地前後,央行將繼續保持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保持市場流動性和利率水平的穩定。

中金公司分析認為,總體而言,長假前宣布“普惠式”定向降準可能有提振市場對流動性預期的成分,也有參與“結構調整”的政策意圖。短期內央行連續降準的可能性較低;但中期來看中國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存在進一步下調的空間。

不過,申萬宏源分析認為,短期內看不到全麵降準的可能性。三方麵因素決定了全麵降準還言之尚早。目前國內經濟總體穩定,外匯占款趨於均衡,此外雖然降準之於央行隻是中性操作,但市場對其仍理解為貨幣寬鬆信號,監管趨嚴和金融去杠杆要求當前貨幣環境不能過於寬鬆。

邊際利好大行

今年3月以來,銀監會開始打擊同業套利,此後也明確對同業存單的發行進行了適度限製。因此,盡管全局流動性不鬆不緊,但中小銀行和非銀金融機構的流動性情況在特殊時點就會顯得愈發緊張。

此次央行定向降準,給予了絕大多數金融機構50個基點的降準。根據央行現有數據測算,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政策可覆蓋全部大中型商業銀行、約90%的城商行和約95%的非縣域農商行。

此外,央行將考核範圍由小微和“三農”領域拓展至普惠金融領域。普惠金融貸款不僅覆蓋了此前的小微及“三農”貸款,還包含創業擔保貸款和助學貸款等。在保留現行兩檔考核的框架下,考核標準顯著降低。尤其是第一檔要求的普惠金融貸款存量或增量占比達1.5%,可降準50BP,覆蓋絕大多數商業銀行;第二檔的存量或增量占比達10%的要求,可降準150BP,標準較當前50BP優惠的更低。總體來說,現行政策下享受50BP降準優惠的銀行基本達到新政150BP優惠的標準;當前不享受準備金率優惠的銀行基本滿足新政50BP優惠的標準,甚至能達到150BP優惠之要求。

交通銀行首席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分析認為,相對而言,大多數商業銀行應該可以達到第一檔(普惠金融貸款餘額或增量占比達到1.5%)標準,但是第二檔標準(普惠金融貸款餘額或增量占比達到10%)較難實現。

雖然一些麵向小微“三農”為主的銀行可能歸入第二檔,存款準備金率可按累進原則在第一檔基礎上再下調1個百分點,優惠幅度更大。不過多家券商分析報告指出,新政更利好大銀行。

天風證券指出,就直接受降準影響的銀行而言,由於當前多數大中型銀行未享受定向降準優惠,而小行不少享受了150BP頂格優惠(新政下仍是150BP優惠),新政更利好大中型銀行。

例如,建行當前繳準率為17%,新政下定向降準門檻大幅降低,至少享受50BP準備金率優惠,甚至可能享受150BP優惠,邊際利好大。此外,大行相比股份行也更占優勢。農行當前享受50BP準備金率優惠,預計新政下將享受150BP優惠。

由於此前銀行繳存款準備金的利率較低,中金公司指出,存款準備金可以理解為銀行的隱形稅負。此次定向降準,相當於給銀行“減稅”,提振銀行利潤。

據中金銀行組的估算,存款準備金率每下調1個百分點,約相當於減少銀行部門隱性稅負1個百分點。從這些方麵看,降準有利於穩定市場對流動性及貨幣政策總體取向的預期,並提振銀行利潤。據其測算,新政可降低銀行業加權平均準備金繳納比例約70BP,釋放流動性1萬億左右,預計平均提升商業銀行利潤增速約1.0-1.5個百分點。

債市難有實質利好

一般而言,降準對債市而言是個積極信號。由於四季度經濟數據邊際下滑、通脹預期下行,加之降準預期將致使資金麵平穩,惠及四季度債市的邏輯似乎可以成立。

不過10月9日,國債期貨大幅收跌,10年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12收跌0.36%,創8月7日以來最大跌幅,5年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712跌0.23%。降準預期並沒有迎來債市上漲。

多位受訪的固定收益投研人士看來,此次降準對債市短期影響不大,難以出現趨勢性行情。華創債券研究團隊表示,定向降準對債市也很難形成實質性利好。即使定向降準真的緩和了銀行體係流動性,使得銀行有錢配債,且不論銀行是否有MPA額度(中小銀行MPA額度普遍緊張),即使銀行真的能增加債券配置額度,一旦市場利率下行,“解套”的需求必然驅使金融機構債券杠杆瘋狂反撲,這和央行金融去杠杆的政策思路顯然是違背的。

華創債券分析認為,央行必然會重新回籠流動性以抑製金融杠杆反彈,市場又會重新回到去年年底的邏輯中去。而且定向降準政策是一年一評估,如果央行定向降準後銀行去買長債,必然意味著明年定向降準年度考核的時候銀行無法繼續享受定向降準政策。因此定向降準釋放的流動性很難流向債券市場,定向降準難以對債市帶來實質性的利好。

至於對於樓市的影響,市場普遍認為,此次降準雖然不直接針對樓市,但是對於地產市場的信心提振有利好,同時對於購房者的房貸審批也會有積極的影響。

此前一個月,各家銀行房貸收緊趨勢明顯。以北京為例,首套房按揭利率已從基準利率的8.5折一直調至基準利率的1.1倍,迎來今年以來的6連漲。雖然各家銀行步調不一,但整體保持了連續走高的態勢。不光是一線城市,部分二線城市同樣上調了房貸利率。首套最高上浮10%幾乎成為一二線城市的標配。

業內人士指出,定向降準之後銀行可動用的資金增多,後續資金將更加寬裕,房貸有望繼續寬鬆,購房者壓力降低,改善型需求將持續有效釋放。

最後更新:2017-10-09 22:56:50

  上一篇:go 海馬汽車:前9月汽車銷量同比降31.95%
  下一篇:go 美股開盤 道指、納指創盤中紀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