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
搜狐
小米力挽頹勢的翻身戰,正以“新零售”全麵突破vivo、oppo的線下壁壘
2016年開始,小米不斷被唱衰,可以說頹勢盡顯。而進入2017年,小米全麵開始了一場力挽頹勢的翻身戰,目前來看,它成功了。
小米近來不斷用數據,刷新手機圈的危機感。先是第二季度2316萬台的出貨量,銷量環比增長70%,重返世界前五,讓人驚唿“小米回來了”。繼而,在歐洲區市場的出貨量又一躍成為第四,排在前三的是三星、華為和蘋果。而在最近的816周年店慶上,小米的銷售額更是達到了24.2億。
一道君表示,這每一個切實的數據或許都意味著“小米回來了”,即使是雷軍也發了自述《雷軍自述:小米如何成功逆轉》,表示了對逆轉成功的認可。但在這所有的勝利歸因裏,無論是小米的官方發聲渠道還是雷軍本人都不斷的提及這是“新零售的勝利”。
1、新零售的定位:線上電商=線下門店
新零售正在成為各大電商的一種趨勢,為什麼忽然聚焦於線下,其實並不難猜。從阿裏開始弱化GMV(商品交易總額)到亞馬遜大力布局線下,都在側麵說明,其實線上的增量已經到達了瓶頸,轉向線下成為必然動作。這就是互聯網的下半場,通過新零售用大數據和互聯網重構“人、貨、場”。它不是線下線上的簡單融合而是把電商、大數據和線下實現新的化學碰撞。
而在這個轉變到來之前,小米的頹勢就像是一個預兆。如雷軍所說,小米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隻專注線上,但錯過了縣鄉市場的線下換機潮。因為,電商隻占商品零售總額的10%,到今天為止90%的人買東西還是在線下買,也就是說就算線上100%是你的,你也隻有10%的市場。
因此,當線上達到增量瓶頸,結果就是小米的停滯。而且其他手機廠商也在進入線上市場的爭奪中,所以2016一整年小米都在被唱衰,直到開始用新零售突破,打通線上線下,才實現了突圍。這也就難怪,小米把會勝利歸於新零售。
雷軍甚至不斷強調“小米是手機公司,也是移動互聯網公司,更是新零售公司”。而且他把小米的“鐵人三項”理論做了升級,把“軟件+硬件+互聯網”變更為“硬件+新零售+互聯網”。
那麼小米的新零售定位具體是什麼?雷軍曾詮釋,新零售,就是用互聯網方式做線下零售,改善用戶體驗,提升流通效率。而不久前的發布會上,雷軍還以更簡單的大白話表示:“讓消費者既能得到線下看得見摸得著的體驗優勢,又能享受電商一樣的價格。”如果單獨看這一定位,雖然小米有著線上的電商優勢,但對於其他手機廠商而言還不能完全形成壁壘。因此,小米必須需要有自己的一個核心優勢來形成壁壘。
2、新零售的核心壁壘:小米之家
大概值得小米慶幸的是,它已經迅速的找到了自己在新零售上的核心優勢甚至壁壘,也就是小米之家。可以說,小米之家是其他手機廠商不可複製的一種小米新零售核心體現。在8月5日,場景實驗室 和《哈佛商業評論》共同評出了2017上半年新零售TOP10榜單,小米之家就成功的排在了新零售榜單的第一名。
小米之家是小米公司直營產品的零售店,也是米粉的交流聚集場所,是小米新零售的直接產物。從2016年第一家轉型後的小米之家(零售體驗店)開業至今,小米之家的全國門店已突破100家。雷軍曾表示計劃在3年內在全國開1000家小米之家。另一方麵,小米之家則占據電商和零售的雙優勢,秉持“電商價、體驗購、服務優”的原則,將黑科技用沉浸式的購物體驗帶到用戶的麵前。
小米總裁林斌也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小米之家的模式難被對手複製。比如,得力於運營效率高,小米之家中所有商品和線上同價。而運營效率高,則是由小米之家的生態鏈產品決定的。傳統的手機門店,因為開店成本很高,需要產品定價上預留空間進行攤薄,所以整個產品的性價比就不高了。
但小米不同,“小米有眾多的生態鏈產品可以在小米之家中售賣,如果隻賣手機、電視和路由器,用戶平均可能要一年以上才會進店一次。但隨著小米之家門店有小米生態鏈企業帶來的手環、耳機、平衡車、移動電源、無人機、自拍杆、掃地機器人等智能產品,顧客訪問頻次大幅提升。”目前小米之家的商品種類已經達到了300多個,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日常需求,進店顧客的成交轉化率在20%以上,平均每人每次購買產品數量為2.7件。
小米之家不靠單個產品毛利高,而是靠很多產品。因此,小米之家模式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壁壘,很難被競爭對手複製。就在剛剛過去的7月,小米之家換首次取得了單月銷售突破5億元的成績,而目前小米之家的坪效也就是每平方產出的營業額僅次於蘋果,位列全球第二。
3、五大新零售的突破點,加速階段性成功
為什麼小米之家會這麼火,為什麼小米的新零售能取得階段性的成功。雷軍也曾對外表示過在新零售上的幾個突破點是什麼。
首先,就是爆品
在互聯網時代,爆品就意味著流量、口碑、銷售額和效率。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果不是爆品,消費者可能根本關注不到你。而從零售角度來說,小米零售的核心就是合適的產品組合,所以小米生態鏈做了許多產品,給爆品以可能。
其次,就是高顏值
在這個顏值即正義的時代,想要做好產品,設計是關鍵。在新零售時代,顏值的重要性將被提到非常重要的高度。
第三,就是高性價比
新零售,不是產品賣得越來越貴,而是用同樣的價錢,能買到性能更好,品質更好,設計更漂亮的產品。如雷軍所說,“我們能用電商同樣的產品和價格做好了線下店,小米要做科技界的無印良品。”
第四,就是廣布渠道
就像不斷擴大的小米之家,通過廣布渠道重新搶占線下市場。
第五,就是“產品+偶像”
相比於vivo、oppo的明星代言人,小米也在學習中,比如“note2+梁朝偉”、“5X+吳亦凡”。通過產品和偶像的嫁接,保持線上的熱度,實現粉絲的變現同時借助明星更易傳播。從而使得線上的熱度與線下的聲量能夠形成一次融合。
縱觀的來看這幾點。會發現,在新零售上,小米更注重產品給消費者帶來的更直觀化的體驗,無論是顏值還是性價比或者說明星效應。先把直觀的體驗提到前麵,然後配以更好的服務,從而使得產品實現突破。
一道君表示,小米通過新零售,電商思維與線下門店真正融合的轉型模式,顯然已經在突破vivo、oppo的線下壁壘。與此同時,還通過小米之家這樣的新零售線下門店,建立了一個vivo、oppo難以複製的壁壘。但不知道接下來,vivo、oppo們又會如何出擊,是否會在新零售裏也玩出什麼不一樣的花樣?不過,可以預測的是,手機戰場已經發生了新的轉移,這個新戰場的名字應該叫做新零售。
最後更新:2017-10-07 23: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