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76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麥肯錫:去年40家代表性銀行經濟利潤下降33%

管理谘詢公司麥肯錫1日發布《中國Top 40家銀行價值創造排行榜(2017)》認為,未來3年將會是中國銀行業轉型關鍵時期, 國內銀行亟需從規模銀行轉型為價值銀行,持續為股東創造經濟利潤。

2016年麥肯錫首次發布了此係列報告,與去年相比,今年報告中的40家樣本銀行未變,即6家大銀行(四大國有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以下統稱五大行及郵儲銀行)、12家全國性股份製銀行、17家主要城商行,以及5家主要農商行。計算方法和口徑也保持了一致。

麥肯錫認為,在過去的一年,國內銀行普遍麵臨以下主要挑戰:利率市場化導致利差大幅收緊(2016年商業銀行淨息差為2.22%,2017年上半年下降到2.05%);部分行業景氣下滑,不良資產包袱嚴重;監管趨嚴,多項政策陸續出台以進一步規範金融體係, 加大了銀行提高營收的難度。

上述報告以2016年銀行公開的財務年報為依據,進行經濟利潤以及資本回報率的計算。

報告顯示,40家代表性銀行2016年稅前利潤為18842億元,經濟利潤為3335億元,不及稅前利潤的五分之一, 相比於上一年經濟利潤下降33%。與上一年相比,40家銀行中有35家經濟利潤下滑, 有13家銀行沒有創造經濟利潤。

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夥人曲向軍解釋稱,去年上述40家銀行淨利潤沒下降,淨利潤小幅上漲1%,但考慮到資本回報率因素,經濟利潤相比上一年是下降了。

具體到上述40家銀行,五大行及郵儲銀行經濟利潤下降超過24%;12家全國股份製銀行經濟利潤下滑80%;17家主要城商行下降60%;5家主要農商行下滑30%。說明了在利率市場化的衝擊下,中國銀行業依賴利息收入為主的收入結構已經對業績造成嚴重影響。

報告也進行了銀行貸款集中度風險分析。40家主要銀行的貸款組合中,有34家銀行的貸款組合出現了集中度風險, 更有19家銀行貸款集中度偏高。

麥肯錫卓越實施中心項目經理郭凱元表示, 最大的問題並不是行業集中度有風險,而是高集中度風險行業並沒有創造價值。報告建議銀行應通過組合管理手段,調整信貸組合的構成,主動經營管理行業集中度風險。

針對銀行麵臨不良貸款率逐漸升高, 以及淨利差逐年下降的衝擊,麥肯錫進行了兩類情景分析。在不良貸款率再上升20%的情景下,將會有26家銀行經濟利潤為負,大幅影響銀行價值創造能力。在淨利差進一步下降16%的情景下,40家主要銀行將會有36家銀行經濟利潤為負。

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夥人曲向軍指出,這說明利率市場化所造成的利差下降對銀行的股東價值的影響是極其顯著的。利率市場化預示著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 它不僅讓銀行的存貸利差收窄,還使得銀行需要應對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明顯加大的局麵。商業銀行亟須建立專業化資產負債管理能力, 強化自身的精細化定價管理能力,才能在低利率時代生存。

他表示,經濟利潤和股東價值創造這不代表一個銀行的全部,但它是一個信號,應該是引起管理層的重視,轉變經濟模式,注重股東回報,這是銀行業持續經營能力的體現。

“銀行必須告別過去的規模成長,依據自身情況進行戰略選擇,重新思考如何提升股東價值這一根本經營目的,實現向價值銀行的轉型。”曲向軍稱。

最後更新:2017-11-02 13:33:32

  上一篇:go 中國宏橋盤中大漲20%
  下一篇:go 中國人壽徐海峰:長護險存各地失能標準不一等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