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1 返回首頁    go 搜狐


農業部:漁民對新伏休製度支持率達84% 高於往年

農業部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漁業執法監管有關情況。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介紹,作為直接利益相關者,漁民對伏休製度的評價非常重要。從開捕後的問卷調查結果看,漁民對今年伏休的評價是積極的,對新伏休製度的支持率達到84%,認為今年伏休執行情況好於往年的接近80%。

會上有記者問:今年作為史上最嚴的伏季休漁製度,不僅實施時間長,範圍擴大,而且執法力度最嚴,請問具體效果怎麼樣?有沒有進行過專門的評估?

張顯良對此回應,這個要用數據來說話。實際上執法效果好壞,一定要體現在最後的漁獲物什麼樣,資源保護的怎麼樣,還有漁民的收入怎麼樣。及時、全麵、係統的總結評估休漁的成效,對今後進一步科學完善休漁製度非常重要。張顯良介紹,休漁結束後,我們就組織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科研教學單位,對休漁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進行了評估,並深入漁區、漁民中間開展問卷調查。總的來看,新伏休製度成效是顯著的。

第一,資源修複的效果明顯,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麵。用八個字來概括就是“增加、改善、提高、生息”。

一是開漁前,漁業資源數量明顯增加。我們一般用漁業資源密度的大小來衡量漁業資源的好壞,8月份,科技人員進行了調查,漁業資源的總密度,比5月份休漁剛剛開始的時候,黃渤海區增加了1.9倍,東海區增加的3.5倍,南海區增加了0.7倍,東海區最好。與去年同期相比,黃渤海區增加了130%,東海區增加了30%,南海區增加了24%,

二是漁業生物群落和主要經濟魚類主要有所改善。今年三大海區的小黃魚、帶魚等傳統經濟魚類資源密度比去年同期明顯增加,尤其是東海區傳統經濟魚類資源密度占總資源密度超過了80%,市場上帶魚的價格下來了,品質提高了。

三是幼魚補充能力明顯提高,由於伏休時間提前以及執法嚴管,今年的幼漁捕撈量劇減,導致魚粉進口量勐增50萬噸。過去捕撈的幼魚包括小雜魚絕大多數都是作為餌料,其中大多數被用來做魚粉。我們也算了一下,進口增加的50多萬噸的魚粉,折合成幼魚,相當於減少國內幼魚捕撈量225萬噸,這個量比較明顯,今年魚粉進口量大、價格貴,並且和我們嚴管資源幼魚捕撈減少有直接的關係。東海小黃魚幼魚補充群體的數量是2016年的77.7倍。

四是休漁期間漁場休漁環境得到了休養生息,底拖網等破壞性強的作業方式生產時間減少,有利於生態環境的自我修複。特別是夏季產卵的魚類種群延續。

第二,增收節支,效果明顯。我們也算了一筆賬,主要體現為一增一減。

一是漁業收益增加效果明顯,由於漁獲物中高質魚類占比增加,使得2017年開捕首月各海區大多數作業類型的漁業產值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據評估,2017年開捕首月的漁業總產值為131.3億元,同比2016年增長了24.8%。漁業增收的效果十分明顯。

二是漁業成本支出減少明顯。2017年休漁開始時間前移並延長一個月,客觀上減少了能源的消耗,降低了生產成本。我們拿一艘300千瓦的拖網漁船算了一下,新增一個月的休漁時間大致可節省燃油5噸,也就是這個月他沒有出海,就節油了,人力成本3.6萬元,據此測算,全國共節油約20萬噸,價值約10億元,節省漁力成本20億元,是成本的減少。

張顯良指出,漁民怎麼評價,這是非常重要的。作為直接利益相關者,漁民對伏休製度的評價非常重要,在去年年底製度調整前征求意見時,漁民普遍擔心延長休漁的時間會影響收入,很多漁民都給我們來信,反對延長休漁期。從開捕後的問卷調查結果看,漁民對今年伏休的評價是積極的,對新伏休製度的支持率達到84%,認為今年伏休執行情況好於往年的接近80%。漁民是直接利益者,收獲的多少、收獲的好壞最有發言權。

(原標題:農業部:漁民對新伏休製度支持率達84% 高於往年)

最後更新:2017-12-26 13:19:02

  上一篇:go 江西南昌:2017年為企業減負300多億元
  下一篇:go 一批西部重點公路項目取得重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