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48 返回首頁    go 搜狐


王健林孫宏斌交易的不是資產,是吳曉波說的“深度秘密”

王健林與孫宏斌兩位大佬的世紀大並購正在緊張進行中,此間各種評論,說著詭異。

1.前段時間,去參加一個大型的業內活動,因為聽說行業主管領導也會來,見地君對當天嘉賓與會的“整齊度”充滿了期待——那些低調的房地產公司老板,怎麼可能錯過這麼一個難得的交流機會。結果,到了現場,見地君發現,國企老總來了不少,而那些名字熟悉的民企老板竟然一個都沒來!

經高人指點,哦,有一位市領導出事了,好多老板“跑”了……

安全感,是這個世界上某些地方最貴的奢侈品。

好奇:為什麼每次官場上發生“地震”,老板們都要跑出去“躲”起來?

2.上個周末,見地君一個人跑去看電影《崗仁波齊》。電影非常平實,沒有矛盾,也沒有衝突,更沒有高潮,說它是個故事吧,一個沒有高潮的故事講出來應該是最沒勁的。但是,見地君自我感覺震撼。

一群農民,來自不同的家庭,因為想去朝聖,走到了一起,然後,他們走路、磕頭、搭帳蓬、念經、吃飯、睡覺、出事故、推車,有生,也有死,有意外,但99%的鏡頭都很平常。

看完電影後,見地君邊喝咖啡,邊刷朋友圈,正好看到,我母校的老師在初中同學微信群裏發了一條視頻,視頻裏,家鄉的一位年輕人因為炫摩托車技,把幾位來不及躲避的農民撞翻在地。從畫麵上看,有人重傷不醒。

同樣都是落後地區,都是普通人,心裏有沒有敬畏,生存質量可以是天壤之別。

3.王石發了一條朋友圈。他與一位認識了7年的原德意誌銀行基金會主席沃夫崗,一位開朗幽默熱心的和平主義者,在德國柏林一家餐廳吃飯。“按照中國的習慣,應該是圓桌,可以放更多的飯菜和酒水。我喜歡這種有限空間的飯桌,因為每個人的胃空間是有限的。”他對這種“將有限的胃空間,讓位給無限的精神會餐”的安排是比較滿意的。

在國外,如果某餐廳接待了一群中國遊客,那麼,坐在鄰桌用餐的外國友人大半要糟了。此前我弄不明白為什麼我們的同胞在吃飯的時候總喜歡大聲說話,看了王石這條朋友圈,似乎找到了答案。

4.王石退休後,有人擔心,如果哪天,萬科又不行了,王石會不會學柳傳誌重返舞台。

王石這麼多年“不務正業”,我想應該是為了這最後的謝幕。

2004年的“鐵本事件”,應是王石思想轉變的一道分水嶺。自那以後,萬科開始籌劃混合所有製,後來找到華潤。吳曉波說,在中國這個大變革時代,藏著許多“深度秘密”。

豈止是這個時代?幾千年來,多少朝代更替,也躲不過這永恒主題。

即使今天,融萬並購,寶萬之爭……再專業的分析,一旦遭遇“癢點”,仍無法“自圓其說”。

5.據說,雄安新區的房地產模式,將成為未來中國房地產行業的新常態。見地君初聽半信半疑。直到最近,看到上海、深圳的住房發展計劃,基本坐實。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如果把“炒”字改成“買賣”,會不會更真實?

如果上海版本推廣到全國,以以“租”為主,取代自1998年以來以“售”為主的“房改”,那麼,整個行業的邏輯恐怕要地覆天翻。

在北上深這幾個房價“巔峰”城市,樓市這台“發動機”會不會被整“熄火”?

見地君同意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這三大都市圈城市群目前是最好機會的判斷。

6.你想過這個問題嗎:為什麼是孫宏斌而不是別的大佬,成為王首富的“接盤俠”?

王首富找過萬科,搞了個“萬萬沒想到”,但沒有下文,吹了。

應該也找過央企。招蛇在“去地產化”,中海在動蕩,華潤在調整,保利在交接。

找港資?李超人都跑了,幾大家族收縮內地業務都來不及,首富的商業邏輯香港人也看不懂。

變天了。隻有身家幹淨,老老實實做事的大佬,才有機會做“接盤俠”。

“剪掉尾巴做人”——這個,比“夾著尾巴做人”,來得通透。

見地君想提醒一下在外麵度假的老板:三季酒店及臨深片區也不安全了。

最後更新:2017-10-08 05:51:40

  上一篇:go 霍建華林心如慈善夜不捐也就算了,還對著記者發飆?
  下一篇:go 黃子韜遇到diss的霸氣回應 你爸爸還是你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