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
搜狐
投1000億的“達摩院”火了!馬雲說就算阿裏沒了,這3件事還要繼續做
“達摩院”這個詞在網上急速走紅。10月11日在2017雲棲大會上,阿裏宣布要在3年內投入1000億人民幣,蓋座達摩院,用於涵蓋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的研究,馬雲順便創造了一個新的英文單詞“Damo”。
關於取名由來,馬雲說:幹嘛一定要研究院、實驗室這樣的說法,幹嘛不能創造一個自己的名字?中文就叫達摩院,英文就叫Damo,叫著叫著就會越來越喜歡。以今天中國的資源,中國的擔當、人材、資本,完全可以在科技領域打造自己的一流。所以達摩院一定也必須要超越英特爾,必須超越微軟,必須超越IBM,因為我們生於二十一世紀,我們有機會後發優勢。
剛不久,支付寶要顛覆租房市場,說是憑芝麻信用免押金租房,這回馬雲又提出1000億建達摩院,快來圍觀下馬雲震撼全場的演講吧,超級精彩。
視頻:馬雲2017雲棲大會現場演講 投1000億建阿裏達摩院(提醒wifi下觀看)
作者:馬雲
編輯:葉開甫
來源:正和島(zhenghedao)整理
各位早上好,這是第八年的雲棲大會,八年以前的大會,我們邀請了很多人,最後隻來了一百二十幾個人,八年以後的今天,預計會有6萬人參加雲棲大會,其實這是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標誌事件。
我每次來雲棲大會都是充滿忐忑之情,因為我心裏沒有底。在所有的科學家麵前,我其實不敢胡說八道,隻能講我自己懂的事情。我昨天跟幾位科學家、院士們進行了交流,一個下午大概兩個小時的交流讓我學到了非常多的東西,今天也想在這裏跟大家做一些分享。
01
馬雲說18年來
我有兩件事不允許阿裏吹牛
大家談中國互聯網界的BAT,一直認為阿裏巴巴是技術實力最弱的公司,認為馬雲不懂技術。我沒覺得不懂技術多丟人,不懂技術裝得懂技術才丟人。我確實不懂技術,但是我們尊重技術,我們欣賞技術,我們信仰技術。
在阿裏巴巴內部,十八年來,我有兩樣東西不允許同事吹牛,第一我們不能吹牛說自己技術很強大,第二不能吹牛說自己的服務做得很好。因為這兩樣東西吹牛都會惹來無數的麻煩。
但是十八年來阿裏巴巴對技術的投入可能超過了大家的想象,我們從來沒有一天停下來過對技術的投入和發展。阿裏沒有強大的技術支撐,就不可能走到今天。如果沒有強大的技術,雙十一光棍節根本不可思議;沒有強大的技術,我們不可能在短短15年的發展過程中,交易額超過沃爾馬;沒有強大的技術,去年不可能做到每秒12萬筆交易。
同時,我也不允許公司內部人跟我談要成立研究院,或者叫研發部門,因為我發現絕大部分公司“研而不發”。而且,前10年對阿裏巴巴來講,實在很艱難,我們每天考慮的是生存,我們必須活下來,沒有資金,沒有盈利就做研究院,其實很麻煩。我們那時候說,必須有好的產品,好的服務,我們有了盈利以後,我們才可以往前走。
但是跨過10年以後,我們認為必須有思考,成立自己的研究院,所以才有了達摩院。阿裏巴巴今年18歲了,我們的盈利、收入、影響力各方麵已經到了,擁有了大量的數據,特別擁有了全球5億多消費者的信用和支持。
在公司內部,我花最多的時間跟大家探討,阿裏擁有這麼多的資源,是誰給我們的,是社會、時代給我們的,我們必須為社會、時代做一些事情,擔當責任才對得起這些資源。如果阿裏巴巴所有的資源隻是挖空心思想賺錢,隻是希望自己賺更多的利潤,阿裏巴巴是一家沒有出息的公司。阿裏巴巴必須用自己的資源、技術、能力和人才去為世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擔當。
02
達摩院必須要解決社會問題
就算阿裏沒了,這3件事也要繼續做
很多年前,我去了一家非常有創新(意識)的互聯網公司,那裏麵的工程師給我做了一個展示,他講技術的時候幾乎95%的時間在講這個技術會給公司帶來多少錢。我一想這個公司完了,肯定要倒黴,果然這家公司現在已經沒什麼名氣,一個工程師如果告訴你這個東西多麼掙錢,而不是告訴你這個技術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對客戶、世界有多大作用的時候,你知道他們走了歪路。
(圖片來源於中國青年網)
所以我認為,阿裏的達摩院必須要解決社會問題,任何一個企業,任何一個組織,如果你創造的東西,不能去解決社會的問題,你是不可能落腳的。上個世紀的企業,你抓住一次機會,或者兩次機會,你會成為一家了不起的企業。但在21世紀,企業要成為了不起的企業,必須解決了不起的問題,要想成為一個偉大的企業,必須解決偉大的問題,解決的問題越大,你的收益越大。
所以阿裏巴巴希望走出自己的模式,我們會學習IBM,學習貝爾實驗室等等在過去對人類曆史科技發展過程中取得的巨大的經驗和教訓,我們必須走出自己的路。
未來,我希望阿裏巴巴有三樣東西可以傳承下去:第一是阿裏巴巴留下這個實驗室,它活得要比阿裏巴巴長;第二留下一所湖畔大學,培養企業家,把自己所有的得失告訴人家;再一個,阿裏巴巴的公益基金會活得很長。有一天阿裏巴巴不在了,這三樣就是我們留給世界最好的東西。
今天阿裏巴巴已經活了18年,我們還有84年要走,達摩院至少得活85年。但是要活得長,就未必活得好。蠟燭要燒得亮,那一定燒得很快;你要燒得時間長,一定是沒有那麼亮的。
我直截了當跟王堅(阿裏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講過,這個實驗室絕對不能等資金,這個錢給你就是創業基金,這個實驗室是要掙錢的。要有掙錢的意識,才能活下去,靠撥款的話,那公司有錢你就活,沒錢你就死了,我要的是公司死了,實驗室還活著。這是可以找出好模式出來的,我希望不僅僅靠論文活下來,90%以上研究的東西,不能隻在實驗室裏麵,必須在市場上。未來五年,阿裏巴巴會對達摩院投入1000億元作為啟動資金,但未來要靠自己掙錢。
在成立實驗室方麵,我考慮的時間比較長,所以才遲遲推出。真正的科學家和真正的企業家是有共性的。第一我們都是樂觀主義者,我們是因為相信才看到的,絕大部分人是因為看到了才相信。如果不相信這個事情會發生,不可能Research for fun;第二我們有擔當精神,我們敢冒風險;第三必須有創新、創造、創意,必須走不同的路。在阿裏巴巴做一件事情,我都會問:你有什麼辦法做得跟別人不一樣,如果做得一模一樣,憑什麼你做呢?
今天阿裏巴巴的經濟規模影響力已經相當於世界第21個經濟體。我們希望通過20年的努力,在2036年之前,打造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為全世界解決一億的就業機會,為全世界服務20億的消費者,為一千萬家企業創造盈利的空間和機遇。
這樣的第五大經濟體需要技術支撐,這中間有太多的技術問題要處理,所以這個實驗室是為未來二十年的經濟體打造的。經濟體不是屬於阿裏巴巴的經濟體,實驗室也不是屬於阿裏巴巴的實驗室。我不想把它變成阿裏巴巴的實驗室,阿裏巴巴的工程師解決自己的問題難是難,但是問題還不是太大。
03
企業家和科學家跨界結合
未來才會走得更長遠
阿裏巴巴在業內也有很多的爭議,特別是我們業務無處不在,很多人講,你們好像什麼都做,我還想不出來有什麼是我們不做的。因為互聯網是一場技術革命,互聯網就像當年的電一樣,各行各業都必須要有介入。
(圖為:馬雲跨界唱歌)
我們認為互聯網不應該有界,所以跨界其實樂趣無窮,你們發現我又演小品,又是畫畫,今天晚上還唱歌。今天晚上唱歌我很擔心的。高曉鬆跟我講,“你唱得很好大家不一定很高興,但是你唱得不好,大家非常高興。”給我很多信心。
其實阿裏巴巴是一家我們自己覺得跨界做的還是很不錯的,而且對很多問題有不同的看法。我自己吹點小牛,人家說阿裏巴巴你們是外資企業,其實客觀的講,阿裏巴巴是一家利用外資做得最好的企業。全世界很少有家公司,幾乎所有的錢都是外資的,但是服務於中國市場,聽從於中國的創業者。很多公司外資隻占一點點,結果被外資控製了,我們是絕大部分都是外資,但是我們自己說的算。
阿裏巴巴還有一個跨界做得不錯,我們可能是商業和科技結合的最好的一家公司。我自己想想,我還是有點小功勞,我在大學教了6年書,感覺我們很多的教授、學者看不起企業家,說這幫商人唯利是圖,商人幾乎沒好的。而商人在中國也奇怪,最看不起的就是知識分子,就說這幫教授講話不靠譜,賺錢也不會,90%的課研都死在實驗室裏麵。之前,學者和企業家之間的矛盾讓人非常悲哀。
但是在美國不一樣,我發現美國絕大部分的學者看起來都像商人,美國的企業家跟科技結合得非常好。世界隻有讓企業家和科學家完美結合,這個世界才有未來。企業家的資源很少,企業家必須懂得科技,企業家必須懂得管理,企業家必須懂得人文科學。
(圖片來源於中國青年網)
所以我想,在中國未來的10年,所有的企業家,如果你不能跟科學家進行共事,不能跟科學家一起努力去進行創造,創意和創新,我相信你的企業是走不久的,沒有技術做背景做支撐的企業是不可能有利刃。企業家必須有科學家的嚴謹態度,沒有科學的嚴謹態度,沒有追求科學的精神,企業家也走不久。
科學家也必須跟企業家結合在一起,必須要有企業家這樣的意識,什麼是企業家的意識?必須結果導向,必須效率導向,必須公平導向。做企業沒有結果,你活不過下個季度;做企業沒有效率你是走不長的,因為你幹這件事情5塊錢,別人幹這件事情3塊錢,你就死定了;更要有公平意識,做企業很難強迫別人幹什麼,政府是可以強迫別人幹什麼,企業很難強迫別人幹什麼。
去年我提出了“五新”戰略,今天我想號召我們所有的科技人員去思考企業的思考,所有的企業家必須有科學的意識。
04
未來不屬於互聯網公司
希望達摩院真正要做的是,將技術普惠
一件事情幾個方向都在談的時候,意味著一個時代的到來。最近很多人講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我們講的也是同樣一個事情,就是數據時代。在數據時代,計算將是生產力,數據將是生產資料,互聯網將是新的生產關係。
我們看工業發展好不好,看電力指數,未來我們看社會的計算指數,以前我們看任何城市是否通電,通道路,今後我們看任何城市的發展是要看是否通數據,看互聯網的覆蓋能力。所以我想未來的30年,各行各業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未來將不屬於互聯網公司,未來將屬於最會利用互聯網的公司。
現在整個社會對未來越來越擔心,擔心技術將會取代人,技術將會消滅就業,技術將會拉大貧富差異,我相信這些都是空擔心,技術、科技一定為了人而存在,我們人對技術的擔心是因為人缺乏對自己的自信,我們人缺乏對未來的想象力,任何一次技術革命,確實對傳統的工業、技術、就業帶來衝擊,但是任何一場技術革命都帶來了新的就業。
在IT時代,我們的IT技術讓每個人越來越強大,讓自己越來越強大,而DT時代是讓世界的其他人越來越強大,讓別人越來越強大,讓世界越來越共享,所以IT時代是“28理論”,DT時代是“82”理論,DT時代必須強調普惠,必須強調可持久發展,必須講究個性化,因為隻有個性化才有可能有真正的快樂。
未來的電子商務將會變成一個業務,未來沒有中國製造,沒有美國製造,隻有互聯網製造,所以未來所有的小企業,都必須是跨國企業,如果你不是跨國企業,你根本就沒有可能,所以我希望阿裏巴巴達摩院真正要做的是,把技術進行普惠。全球化因為不普惠被很多人討厭,任何技術公司,如果你沒有辦法把你的技術做到普惠,讓更多人享受這個技術的紅利,我相信這家公司一定走不久,即使走久了也會被推翻。
05
敢於跨界,敢於做“小醜”
我們才有未來
所有能夠定義清楚的東西都不是未來,因為未來麵前,我們都是孩子,我們對未來的未知遠遠大於已知。
很多人說,馬雲你真了不起,18年以前怎麼就能看阿裏巴巴那麼大,告訴大家我們從沒有想過阿裏巴巴做到今天這樣的規模,也沒有想到互聯網會這麼快地發展,更沒有想到中國的互聯網會那麼發展,更沒有想到這麼大的餅居然落到了我們的頭上。
大家也要記住,阿裏巴巴18年,我們付出的代價可能是傳統企業至少50到80年的努力,我們沒日沒夜,我們集聚了所有的智慧,所有的能力、體力、智力各方麵加班加點才今天。
我們最近經常講擔心未來,但是我們發現沒有,孩子們從來不擔心未來,年輕人不擔心未來,年輕人隻擔心我們,我們認為未來是這樣,把他們引入了我們認為的未來。今天孩子們並不想我們告訴他們怎麼做,他們想自己參與怎麼做,所以我們未來多把機會留給孩子們,我們解決不了的問題,孩子們會解決,相信孩子,相信年輕人,相信30歲以下的人,他們有很多的能力。
第三次技術革命,人類碰上的挑戰會非常之大。如果我們過於恐懼,如果不打開自己的想象,不對未來有強大的樂觀主義,對未來沒有擔當,沒有學習和認知能力,我相信人類是悲哀的。
每次雲棲大會,我們在這暢想未來,我們在這腳踏實地。我們希望看到各種技術的碰撞和交流,我們在這能進行更多的技術合作,有更多的跨界合作,隻有敢跨出去,隻有敢唱歌,敢跳舞,隻有敢變魔術,甚至做小醜,我們才有未來,謝謝大家!
最後更新:2017-10-12 19:38:16
上一篇:
鹿晗跟關曉彤談戀愛我卻要哄女朋友,淚點低的星座有哪些?
下一篇:
一覺醒來,馬雲飆歌視頻刷爆朋友圈!網友:這是被耽誤的靈魂歌手……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