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搜狐
李易峰 最好的表达,莫如沉默是金
如果李易峰说,「这个只能放在心里」,就知道他认真了。
那一刻,他会突然低下头或者别过脸,怕泄露了什么秘密一样警惕。比如问他对自己在《心理罪》中的表演有什么不满,又比如问他现实与理想人格间的差距——本来可以大而化之地含糊交代,他不愿意。
倒不是怕说错话。毕竟,他从来不是绷着一根弦的状态,而是冷不防就蹦出几句一本正经的冷笑话—— 听到有人说「有一个章节」,他凑过来,「有一个张杰?那有没有谢娜?」如此见识过几次,我才意识到,他怕场面无趣和尴尬,所以总是先想法子横出点枝杈来,一旦周围人大眼瞪起小眼,气氛就松了,再哈哈一笑,他慢热的那一面也就顺便躲了过去。
他不愿说出那些答案,好像它们一旦被示众,就会沾满傻气。他更害怕煽情,夸张的情绪一旦淹没了真正的表达,就成了被汗水搅浑的脂粉,耷拉在脸上不光彩,还有些滑稽。他成长于一个再健全不过的家庭,父母和祖辈的万般疼爱让他对「被爱」有着充盈的把握,不需要变着戏法寻求分外的关注和肯定,也不用抓紧什么稻草去摆脱黑洞和阴影。他没有染上过半点伤春悲秋的脆弱或自怨自艾,他的过去就像晴朗的秋日,清脆,饱满,万里无云。
从学生时代起,只要早晨有安排,他一定会在闹铃作响前 5 分钟自动醒来。在成都长大,他却从未吃过哪怕一次路边摊,只因母亲告诫他「不干净」。上了中学,他也爱时髦,但最多在校服下换各种花式 T 恤,却不敢有样学样把裤管卷起来,「觉得那是坏学生才干的」。他的自律并非融入某种氛围的必要,事实上,一旦一种规则被视为「应该」,他就能雷打不动地遵循。
对一个从小立志当「明星」的人而言,这似乎少了点跌宕起伏的戏剧色彩:没有绝处逢生,算不上十年磨一剑,琐碎的成长故事也不具备独一性。他并未一早品尝过世界的阴冷黑暗,无法八面玲珑地参透人性的复杂,看起来简直太过循规蹈矩。但这也让他身上弥漫着一种松弛,仿佛万事得来全不费工夫,没什么值得奋力挂念。波澜不兴的生活让他的安全感如深海沉锚般笃定,在一切指向暂且暧昧不明的散漫时光里,他也始终坚信,属于他的时刻终将到来,他不会只是个路人。
那种自信近乎执念。如果天生丽质难自弃,那么暂时被忽视被轻慢也是理所当然的经历之一。早期走红毯,别人念不出他的名字,他也不觉失落,参加电视剧的宣传,他干脆专心为主角递话筒,做好一片绿叶。他甚至两度拒绝《快乐大本营》的邀约,背后的逻辑在于,既然不能成为绝对主角,就别为零星的露脸费神;要捧得西瓜,就不要挂念一路上的芝麻。他等待的是石破天惊,横空出世,一跃而至高点。
因此,所长所短他都坦然相告,这是另一种等候东风的姿势。虽然以选秀歌手的身份出道,但音乐绝不是让他成为「那个人」的途径。至今开演唱会,他最担心的仍然是破音的「万一」,但发生了也不懊恼,既来之,则安之。拍戏最初只是奔着「好玩」,导演说一他就做一,连弯儿都不拐:让他撕墙上的纸,他一心要撕干净,根本不懂场景的写意成分;哭戏更是个坎儿,他看其他演员不仅眼泪说来就来,还能隐去泪痕换一种倾泻情绪的方式,几乎目瞪口呆。到《心理罪》的那一场哭戏,开拍倒数前的「三二一」,他已经感到抑制不住的情绪在涌动,直至崩溃大哭,终于体会了从前求而不得的「出窍」时刻。
他不愿交代具体付出过哪些努力,自己的郑重其事,包括其中的决心,不如用结果见分晓。如果作品无法验证进步,越生动的描绘就越近似讽刺。他也不愿孤注一掷去讨论天赋,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到底是上帝之手一早就因人而异地设定了份额,还是被平均植入每个人的身体,只在不同诱因下才得以差异化爆发?
拍《老炮儿》前,他问导演管虎能否「保护他」。不是要顾全一名偶像的「伟光正」,而是在一个成熟的制作团队中,如果自身的经验还不足以丰满角色的全部要求,他可否将自己全然托付,被雕琢,被塑形,被彻底打碎又重铸。听到赞誉,他一度迟疑,是真的表现出色还是一份安慰?如果达不到预设的标准,他会恼怒,冲自己发火。所谓手上握了多少筹码,现有的外形条件和影响力能支撑他走到哪一步,他一清二楚。
所以,在这条朝不虑夕的产业链,他用力吮吸着来自外界的强力,引导乃至逼迫自己在专业上迅速成长。
几年前,我问李易峰把自己定义成「明星」还是「演员」,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如今再提,答案被修正为「努力成为优秀演员的明星」—— 主语未变,但多了进行时态的「努力」导向。死磕表演,纯化人设,这些口号与他真实的状态相悖,他宁愿每份成绩都只超越一点他人的期待,而不是空留一把磨得锃亮的决心。
30 岁生日前,他玩笑般说起一个小到不足以挂齿的心愿,希望摄影师不再要求他摆「可爱的表情」。至今,在许多人眼里,他的所得不过是在挥霍美少年的剩余资本;而被人看到了什么,解读了什么,误会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他并未真正留意。
在他的表达体系,调侃和正经交错相融,才能找准对人对事的切入口,只是这并不容易达成理解上的共识。他曾被认为是一个极难采访的对象,常常让人无话可接。但如今,在「尬聊」成风,品玩「被怼」的语境下,他的风格反而被归入了主流。时间推动不同的齿轮一轮轮卡紧又分离,他没有变,可他的话语权和时代推崇的方向都已经转向。
他看似占尽了主动。但「李易峰」三个字除了代表他本人,也渐渐变成一个群体的代名词,被贴满了标签,在接受客观的批评之外,也遭遇着远超个人范畴的含沙射影。他尽可能地接受现状,对错之辨,纯属内耗。他也没有因此变得唯唯诺诺,只是更懂得感激他人的善意。
不久前他举行了一场签售会,40多度的高温天,粉丝排了数小时的队,临到他面前还不停说谢谢,他心里有点过意不去 —— 明明是他们付出,怎么变成了自己的恩惠。真切看到陌生人的目光,让他相信网络上无来由的攻击只是一种虚无。他提醒自己,别沉浸在自己想听的声音里,但也应该把杂音屏蔽掉。
真正让他实在按捺不住的是之前沸沸扬扬有关「L 姓小鲜肉吸毒」的新闻。年初见面时提及此事,他愤懑地向我展示了一条在手机里编辑已久的长消息,言语间颇为激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总有半熟不近的人在试探,潜在的工作伙伴也将信将疑。末了他叹气,轻重利弊他当然明白,紧张的自辩,好像倒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过了些日子,又有议论隐隐绰绰闹腾起来,他一个没忍住,还是把那条消息挂上了微博 —— 身为艺人总要忍下一点委屈,但凭什么父母和 80 多岁的外婆也要一起担惊受怕?
做错的事,他认。去年的车祸最终被定性为「逃逸」,几百万的豪车开了不到十次,方向盘都没摸熟就和他说了再见,得而复失的滋味原来如此酸楚。但他打心眼里认为这是上天的考验,让他在忘乎所以前被狠狠地提个醒。去年他买了房,又买下那辆兰博基尼,偶尔会独自站在车库里暗暗享受成功者的快感。面对物质清单的「满贯」,好几部重量级的作品接连上手,明明顺风顺水,他却总隐隐地心慌,好像有什么大事会发生。结果,车祸了。纵然事发缘由里掺杂着各种阴差阳错,但若不是它猛一棍子噼头盖脸砸下来,他不会重新审视自己,寻找心安的意义。
他比旁人想象中更愿意聊起这件事,反复剖析错误的形成过程,如此,他才能更敏锐地辨析轨道潜在的歪斜迹象。他也明白,种种莫须有的猜测,或许因为他太过直接的喜形于色,又或许因为他的成功让许多人含辛茹苦的拼搏黯然失色。不靠死磕也走到今天的地步,很多时候他的确是靠打「聪明球」过关的,当然有运气的成分,但天时地利人和撞上时代的选择,也不是某一时某一处可以预料的算计。至于有人乐意放大他的错误,把他树为某种对立的典型,捧奉一个人之后再棒杀,参与全过程才更有成就感 —— 这,就不是他需要操心的了。
靠一本武功秘籍突然晋升侠之大者,他从来没有向往过这种传奇。他欣赏逆袭,众目睽睽下的绝地反弹,无需多言,不证自明。大声的辩解,诚恳的自谦,漫不经心的调笑,正襟危坐的决心,都只会混淆成一片嘈杂和喧嚣。要成为一个真正被认可的李易峰,一点沉默,一点保留,一点嬉笑,一点真诚,大概才是最好的表达。
*本文转载自Tmagazine
最后更新:2017-10-20 00:11:10
上一篇:
陈小春不想儿子在演艺圈混 录完《爸爸5》不会再出现
下一篇:
黄子韬误认六耳是大圣,紫霞葬身火海?今晚《大话西游》剧情再升级!
汪涵介绍潘粤明,却遭沈梦辰抢话宣传新电影,汪涵直接怼她毫不留情
韩雪怒喷携程,没想到恰到好处,亲子园事件再次发酵!
周星驰成为票房冠军喜剧之王的秘诀只有两个字,却被讽刺人品差贪财
马云一出手网宿科技遭遇5年来大溃败 高管掀起减持比赛
马云越南煲鸡汤;搜狗昨晚纽交所上市;携程给家长两周带薪假
谢娜张杰深夜与友人聚会,娜姐孕期未改爱玩天性,准妈妈过渡期太过煎熬
与金马奖影后搭戏 吴昕评价他“有一颗老人的心” 如今终于火了
除了高晓松这些明星也晒早餐,吴昕爷们陈赫接地气最后一位才叫奢侈
谢娜怀孕3个月出门逛街,网友:和贾玲有的一拼!
就在刚才,马云哽咽了,今年这个双十一,估计他的梦想要破灭了,但叶县人民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