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66 返回首页    go 搜狐


乔布斯为什么值得尊重?并不是因为他改变了世界

点击播放 GIF/90K

所有利益的来源应该是人性的回归——深度的人性关怀。

我喜欢乔布斯的根源:尊重人性中最自然的光辉。

作者:陈春花

王石先生有一篇文章,写他在日本看医生的经历。其中有一段写医生首次检查他的心脏病情后,详细地对他的心脏肌肉的67个局部进行了评价,医生拿出的心脏的血管模型,“从动脉到侧枝像一个树根”,明确告知了血管堵塞位置在哪里,支架位置在哪里。王石写到:“我可以说是第一次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心脏是什么样子,第一次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件事情里我注意到的是医生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态度,以患者也就是顾客为中心而提供服务的精神。与之对应的是,我听到一个学生因为母亲的病情而追问医生问题,结果被不耐烦地打断的事情。这两件事可以说都是个例,但是我们从其中可以认识到一个事实:尊重并创造顾客价值,才是真正的战略思维,是企业的成功之道。

真正的战略思维,是为实现顾客价值而进行选择

人们认为成功企业都是源于它们创造性地开辟了新的商业领域。事实上成功企业的奇迹都是源于对顾客价值创新能力的发挥,这些创新会依赖于技术、资金、人才等。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为什么有的企业与成功企业拥有同样的技术、资金、人才却不能够获得相同的创新效果,其根本原因是,企业是否具有战略逻辑。中国企业缺失的恰恰就是战略逻辑。绝大部分中国企业所做的努力都是竞争的努力而不是战略的努力,这些企业追求的是如何解决竞争中的问题,是竞争理念而非战略思考。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摆在第一位的问题并不是如何竞争以及与谁竞争,应当是为什么顾客服务的问题,为自己的顾客选择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问题。

拥有顾客的立场和思维方式,才会进入有效发展

洞悉顾客需求,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困难,但是为什么许多中国企业无法做到这一点?根本原因是企业的思想没有真正转变为以顾客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和管理习惯。许多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已经没有机会贴近顾客,因此也就失去了真正了解顾客的途径。

贴近顾客无疑是企业获得优势的真正来源,什么是真正的商业成功?真正的商业成功实质上就是在使顾客满意的同时使企业赢利。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观点,却恰恰说出了真理所在,这同时也是衡量商业成功的基本标准。如果以这个标准来界定企业的发展,就可以判断企业增长是否能够带来持续性,就可以判断企业能否集中所有的资源赢得顾客满意度,进而推动企业真正拥有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源于这样的认识,需要企业领导者拥有战略思维,拥有和顾客在一起的能力和习惯,形成以顾客的立场和思维方式展开选择,唯有这样,企业才有机会摆脱竞争而进入有效发展的状态。

企业所有利益来源于人性的回归

从企业的属性来说,赢利是它的根本。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企业是有机体,是整个社会系统的构成部分,承担着自己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透过实现社会期望价值的途径表现出来。

先人告诫我们利要取之有道,转换为现代的理解就是:所有利益的来源应该是人性的回归——深度的人性关怀。具体表现在企业经营实务中的,就是把实现社会期望价值转化为企业核心价值,如西安杨森公司的献身科学、奉献健康,联想集团的解决问题,华为公司以科技创新改善生活品质,星巴克的透过咖啡所创作的交往与平和,麦当劳以品质、服务、附加价值为儿童带来真正的快乐,宜家家居(IKEA)以家具创造民主生活形式的实践,中国移动的沟通从心开始都是深度人性关怀的展现。

具有深度人性关怀的赢利还体现在企业所有成员的成长性上。把群体凝聚在一起的内在力量是让每个人有奉行不渝的价值(终极关怀)。那就要问,我们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如何展现深度人性的关怀?丰田汽车的“造车之前先造人”、通用汽车的“当代精神当代车”、华为的“人力资本永远大过财务资本的原则”都是深度人性关怀的表现。

乔布斯的成功之道:尽力去尝试和创造我们所期望得到的用户体验

我常思考一个问题,企业怎样才能从顾客的立场和思维方式出发,来选择做什么,怎么做?看看乔布斯为什么能够赢得普遍的尊重,我们对顾客立场、顾客思维方式会有更多体悟和思考。当我听到乔布斯离去的消息,第一反应是拿出iPhone4来使用。因为我一直喜欢键盘式手机,所以虽然喜欢苹果的产品,还是没有在日常生活里更换原有的手机。而在得知乔布斯离世的那一天,竟然毫不犹豫地拿出iPhone4来用,我并不是“果粉”也不是“乔粉”,但是这一个动作,使我知道内心里自己是多么推崇乔布斯,我问自己,乔布斯的魅力到底是什么?

每一年都有无数的人、无数的传媒在纪念乔布斯,赞誉的人和肯定的人超乎寻常,持久不衰。也许正如他本人所确信的那样: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他的确做到了。纪念他的人说:“乔布斯至少五次改变了这个世界:

第一次是通过苹果电脑Apple-Ⅰ,开启了个人电脑时代;

第二次是通过皮克斯电脑公司,改变了整个动漫产业;

第三次通过iPod,改变了整个音乐产业;

第四次通过iPhone,改变整个信息产业;

第五次是通过iPad,重新定义了PC,改变了PC产业。

人们统计了几个与乔布斯有关的数据:2次手术,3个孩子,8年抗病,11款经典产品,100倍股价涨幅,1000万台iPad,1亿部iPhone,2.7亿台iPod,带动全球超过万亿的产值。

也正是这些奇迹,人们把乔布斯归为创新的奇才和经营的奇才,用李开复的评语:乔布斯能够: 预测业界趋势; 大胆使用最先进的技术; 打造崭新的商业模式; 凝聚一流人才; 憧憬用户尚不自觉的需求; 永不停息的自我超越; 设计每个细节都近乎完美的产品; 口若悬河地说服用户情不自禁地爱他的产品。

一般能驾驭两三个上述点就可能很成功,但是乔布斯能做到八点。这些我都认同,但是在我看来这还不是乔布斯真正的魅力,因为这些能力使得乔布斯更像一个“神”,禀赋和能力无人企及。我内心里非常认同这些评价,但还是觉得乔布斯有着更重要的天性,这份天性成就了他,也吸引着我。

在和好朋友江博士聊天的时候,他讲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关于乔布斯的故事。那个时候他还在美国芝加哥摩托罗拉公司工作,摩托罗拉公司举办一次关于公司内部创新的大会,邀请乔布斯做演讲嘉宾,结果乔布斯站到讲台上,问能否给他一把剪刀。当工作人员把剪刀给他后,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乔布斯拿着剪刀走到坐在前排的公司副总裁一级的经理人面前,把每个人的领带都给剪掉了一半,并说剪掉领带就没有束缚了,这样才可以展开创新。江博士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当时的场景,内心里不得不赞叹,这就是乔布斯的魅力,这就是我喜欢他的根源:尊重人性中最自然的光辉。

在iPad上市的时候,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来分析乔布斯领导苹果为什么会屡创佳绩,我借用乔布斯本人的观点,乔布斯阐明了苹果取得奇迹的缘由:我们只是尽自己的努力去尝试和创造(以及保护)我们所期望得到的用户体验。正是这样的定位和承诺,乔布斯和苹果公司一直以来坚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赋予产品顾客体验的价值。

正如上面介绍的那样,乔布斯和苹果公司并没有去创造一个全新的产品,反而更多的是改变一个原来就存在的产业,iPod、iPhone只是重新发明了MP3、手机而已,而iPad也是对于电脑的重新定义而已。因为在乔布斯看来,了解和理解顾客的习惯是最为关键的。他很明确地知道,任何产品都应该回归到顾客的生活习惯上来,而不是改变顾客的生活习惯。

当我走在洛杉矶的街道上,看到iPad的户外广告牌:舒适地跷腿坐在沙发上,在腿上随意放一个iPad,那份闲散和自在悠然而出。更深的理解还在于顾客拥有成本的认识和对于商业的价值认识,在iPad的广告上,你看到的是这样一行字:奇妙与革命性的产品,令人难以置信的价格。真的是如此,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没有想到这款革命性的产品竟然是一个如此设计的价格体系,我喜欢乔布斯对于顾客的理解,也更加钦佩这样的商业设计。

对于人性自然的理解和尊重,使得乔布斯带领的苹果公司不断地创造奇迹,在人们传颂着乔布斯人生哲学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在内心里理解和认同这些观点:“人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领袖与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人这一辈子没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绝伦”;“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我们还要在行动和产品中表达这些观点,用中国文化传统的理念,就是做到“知行合一”。

我使用iPhone4手机,只是一个内心纪念的仪式。我也知道创新会永无止境,但是所有的创新需要回归到顾客的需求中来,更需要对于人性光辉的深刻理解。真正触动人心的东西,才会是永恒具有魅力的部分,乔布斯做到了,而我们还需要努力。

来源:春暖花开

最后更新:2017-10-08 16:51:35

  上一篇:go 乔布斯钱赚到了没命花,240亿买不回健康
  下一篇:go 影视剧又刮起了三国风,吹到你了没?马天宇版的三国,期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