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38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馬雲公布全國胸最小的省,尷尬的浙江妹子:我不要麵子的啊?

你有這種感覺嗎,上網的時候,常常感覺自己被“盯上了”?

比如,最近,你在某個網站搜索了一本書,你再去逛其它網站,就能看到跟這本書相關的廣告。

再比如,無聊的時候用APP刷刷新聞,刷出來的恰好是我們最感興趣的。

不止如此,我們的所思所想所需,總是會在一些不經意的角落裏剛好出現。

巧合?不可思議?

別忘了,我們活在大數據時代,如果說之前是“人找信息”,那現在就是信息在“讀”人。

在大數據的海洋中,我們的每一次瀏覽、購買、評論,都是其中的一滴水,都會被“記錄”和“分析”。

馬雲曾經在一次演講中提到大數據的神奇:“我們想做二十一世紀數據分享的平台,我們今天掌握著大量數據,而且有些數據特別逗……全國胸最小的省份是哪幾個?(其中一個就是)浙江省。”

台下瞬間一片哄笑。大家在感歎數據神奇的同時,也笑稱在場的浙江姑娘們要翻臉了吧。

早在三年前,馬雲就提出,人類已經從IT時代走向DT(數據科技)時代,如果說三年前我們對大數據還沒有概念,那麼現在,我們已經深切地感受,並融入到大數據時代的的浪潮之中,每一個個體、每一家企業,都無法置身事外。

大數據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還是更壞?

在馬雲看來,IT時代是以自我控製、自我管理為主,而DT時代,它是以服務大眾、激發生產力為主的技術。

對於企業而言,這兩者之間看起來似乎是一種技術的差異,但實際上是思想觀念層麵的差異。

傳統的大規模生產方式下,企業生產啥消費者隻能從中挑挑揀揀,選擇買啥。現在用戶是中心,企業要搞明白消費者想要啥,再去生產啥。

怎麼搞明白?怎麼了解?

當時是大數據。目前存在一個認知上的誤區,就是傳統行業就意味著日薄西山,實業就意味著老土。其實,如果傳統行業能掌握了新時代下的新玩法,放下身段去找到自己的消費群體,更了解他們,依然能立於不敗之地。

日本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百年企業,但是中國就很少?這其中有一個秘訣就是,“變”與“不變”。不變的是“匠心”,不斷打磨好的產品,保證質量和服務。更重要的是“用戶至上”,隨著時代的變化,他們又能敏銳地發現用戶需求的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此之謂“變”。

對於中國的傳統行業而言,這一秘訣同樣適用。

拿乳製品行業來說。如何讓消費者放心喝?匠人精神是第一位的。

這一方麵,很多企業在做。農業部監測結果顯示,2016年生鮮乳的質量指標不僅高於國家標準,而且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國產乳製品的巨頭伊利、蒙牛已經進入世界乳業十強。

但另一方麵,乳企需要因用戶的“變”而“變”。

大數據時代,怎麼個“變”法?

首先,要通過大數據了解到,用戶在哪?男性多還是女性多?他們最關注的是什麼?甚至他們喜歡哪些明星?

這個數據,過去是企業通過營銷渠道獲取反饋信息,不但數量級有限,而且更多在於鞏固市場而非開拓市場。

但是若借助掌握海量數據的互聯網公司,那能做的事兒就大不一樣了。

比如,每天有超過1億用戶活躍其中的今日頭條,平均每人在這個產品上每天要花費76分鍾,這些人的每一次點擊、轉發、評論在機器端形成了龐大的數據,總結分析這些大數據就會發現一些有趣的規律。

在全國最關注奶粉的用戶地域分布中,排名前三的是廣西、山東和江西。對比2016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可以發現,這些省份也是人口出生率較高的地區。

對於乳企來說,可以考慮加大這些地區的營銷和廣告投放力度。這組數據來自“金品質·今日頭條乳業數據發布會”,會上,今日頭條在首次公開披露了用戶關於乳製品行業的真實認知數據。

其中還有很多有趣的數據,比如,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更喜歡閱讀酸奶的相關文章,那是不是可以開腦洞地想,酸奶攤可以擺到廣場舞上。還有,似乎睡前喝杯奶是常識,但用戶閱讀數據卻顯示,失眠與牛奶的相關度並沒有那麼高,甚至連前十名都排不上,倒是民間偏方中常見的“酸棗仁”高居失眠相關度榜首。

這是否也從側麵說明,乳製品健康養生是乳企常見的宣傳標簽,這類關鍵詞對中老年人吸引力更大,而年輕人不會閱讀這類文章,那是否在傳播時考慮更年輕化一些?

看來,通過大數據,企業實現與消費者隨時隨地互聯互通,以數據為基礎的消費者喜好和需求畫像倒逼到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供應鏈、營銷等製造業供給側的多個環節,這就是C2B的本質。

所以在未來,可能不再有傳統企業或傳統行業之分,一旦獲取大數據時代的核心密碼,轉變思維方式,即使再傳統的行業和企業,都有可能再次站在時代的風口上。

最後更新:2017-10-08 12:10:56

  上一篇:go 楊冪談自己演技:直言演技得慢慢來,吃虧是福,粉絲卻心疼不已
  下一篇:go 楊冪雇人取快遞,吳亦凡老在網上買那種東西,賈乃亮家成山洞,明星離開網購不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