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87 返回首頁    go 搜狐


胡歌在色達慶生,我想去川西朝聖

旅行,是一路的驚喜。

看到胡歌在他35歲的生日騎摩托車去色達的新聞,他從上海出發,騎行千裏,前往四川色達,看著戴著頭盔身穿黑色機車服的老胡,想起了當年那個少年輕狂的李逍遙,也想起了自己曾經說著走就走的川西。

色達在川西,川西不止色達。

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多少美景靜靜躺在這片大地上,等待著你的雙眼去發現,春有丹巴梨花,夏有塔公草原綠海,秋有稻城亞丁秋色,冬有海螺溝溫泉……

但無論四季風景如何變幻,在這裏最令人好奇、向往又心生敬畏的那便是由間間紅房子所組成的藏傳佛教寺院。

如果你沒有特別的信仰

就把旅行當做信仰

那麼這一生,你都走在朝聖的路上

那麼這一生必須有一場川西朝聖之旅

而色達則是你朝聖之路的第一站

盤過最長最遠的山路

看匆匆一眼川西湛藍天空下那漫山的紅

近幾年,色達不斷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無數人從各種途徑欣賞到它的美。其實,你隻有真正去一次色達,你才會領略到那份心靈的震撼。

這裏就是五明佛學院,世界上最大的藏傳佛學院之一。揣著信仰來了、留下,然後修房屋打算一輩子不離開的修行者比比皆是。隨著來此修行者的日益增多,暗紅色的藏式木屋也越來越多。

當下,一個總把信仰掛在嘴邊的時代,也是一個容易迷失的時代。而在這裏,人們終日隻做一件事,那就是修行。

沒有人不會為眼前滿山的紅色僧舍所震撼,在這荒涼人稀的川西高原聚集了如此多的人本來就是一件令人驚訝的事,而他們都是為了修進佛法,在此過著極其艱苦的生活。

有人說色達比西藏更適合淨化自己。可能因為在這裏,似乎每一個修習的僧人體內都蘊含著一種柔軟的力量,能將外來眾人的暴戾之氣化解與無形,讓疲憊旅人暴躁的情緒回歸安逸與淡然,一個沒有塵世繁瑣的世界。

這裏是虔誠的藏民朝拜的地方。看著他們站起、跪下直至全身伏地,每一次朝拜都不含煳,飽含著信仰,讓每一個外來者頓時肅然起敬,不敢打擾。穿上一身紅色僧袍,虔誠祈禱。也許世上再沒有比信念更能堅持的力量了。

不禁感歎,原來真的有一些人,在這樣一個地方,用如此純淨的方式生活著,然後你也被這種純淨的光芒慢慢侵染,不再孤僻與狂躁,不再悲傷與計較,這應該才算是一種淨化吧。

夜晚的色達,那高原的燈火,人間的星光。可以自行徒步到山頂,俯瞰整個佛學院。我想,沒有人不為此震撼。

住在佛學院內,星光下的色達顯得那麼神聖。仰望星空,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生,隻為途中與你相見。

心再大,大不過天地。心再小,走到色達麵前,便能看見遼闊。

對於色達,我們隻是遊客,匆匆而過,卻不會忘記。

離色達縣不遠,是四川邊境上一座安靜的小城——壤塘縣城

如果你是一個藏地文化愛好者,那麼壤塘會是你的天堂,這裏有著個近乎滅亡的教派—覺囊派。

覺囊派的主寺-藏窪寺,有一個木版印經院,藏有佛經一萬多卷。這裏還有一座供奉著印度薩爾納特風格的金佛像的澤布基寺,整個藏區難得一見。

在如畫的川西高原上,坐落著寧瑪派最大的兩座學院。一座是色達五明佛學院,色達正在改建,滿山密密麻麻紅房子的場景,以後隻能成為追憶了。而另一座“紅色佛國”,便是亞青寺

亞青,一個很少有人知道很少有人去過的地方。

亞青寺地處更偏遠的山區穀底,名氣不如色達,生活條件更艱苦,也更原始,更靜謐,至今依然保持著她原汁原味的美。

如果說依山而建的色達,是立體的紅色佛國;那麼,依水而修的亞青寺,則是一幅壯麗的紅色佛圖,如卷軸鋪展在廣袤的大地上。

這裏與外界隔絕,入冬後,四周群山白雪皚皚。曲水河在這裏拐了個彎,把寺地劃作兩半,然後再湍湍西去。

亞青寺最獨特的地方在於在此進修的大部分是覺姆(覺姆就是出家的女性),每年都有2萬多的覺姆在此修行,所以這裏也被稱為是“女兒國”。所住房屋也隻能簡單的遮風避雨,相比色達,這裏的生活條件更加艱苦心酸。

在入冬後,覺姆們就會進入一個僅容一人的“火柴盒”小屋,進行為期百日的閉關修行,以極其艱苦的生活條件換取日以繼夜的修法之樂。

黃昏時刻,炊煙嫋嫋,河水閃耀著金光,頌經聲隨風遠遠傳來,猶如天籟,動人心弦。夜晚燈火星星點點,也是亞青寺最美的時候。

離亞青寺很近就會看到天空中盤旋著禿鷲群,在這個地方還可以看到傳說中的天葬。

在每年六月下旬,寺院要舉辦規模盛大的法事活動,周邊的群眾也要過來觀看,有的甚至是從遙遠青海、甘肅趕來。法會要持續數天,場麵壯觀。

亞青,隱秘在藏地,最後的一處誦佛聽經,蓮花聖地。

德格,康巴藏文化核心區,中國藏區三大文化中心之一;格薩爾王的故裏,史詩般的傳奇故事廣為流傳;曾經的康北茶馬古道重鎮,來往商旅絡繹不絕。

因為位置偏遠,來此的人並不多,這座川西小縣城依舊隱於山間。飄揚經幡,誦讀經文;山水草原,民俗風情,都一如從前,不曾被塵世喧囂所叨擾。

一路進入德格縣境,那獵獵飄舞的經幡,隨處可見身著赤褐色服飾的僧侶,已經有了一種身入佛教勝地的感覺。這裏有康巴藏傳佛教五大教派的祖寺;有康區著名的五所五明佛學院;這一切都顯示著藏傳佛教在這塊土地上的興旺、發達、繁榮。

德格印經院一座曆經數百年的印經院,是藏區為數不多的,仍在用雕版印刷經書的寺廟,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書”的盛名。書架上陳列的,是書,更是一個包羅萬象的藏地世界。

在這裏你還可以看到印經人用古老的方式製作經書,百年來,印經院的工人們從未停止過勞作。

清晨的印經院籠罩於一片神秘的光暈中,虔誠的教徒早已聚集於此,手持轉經筒,口中喃喃有詞,開始了一天的朝拜。寺廟周圍堆滿了大大小小的瑪尼石,寄托著人們對平安的向往。

位於印經院旁邊的更慶寺,是四川康區藏傳佛教薩迦派主寺,每天都會許多虔誠的信徒來此聆聽誦經。位於更慶寺高聳的門牆之外,就已經能聽見低沉的誦經聲敲響骨膜,撞擊心靈。

八邦寺坐落於群山峻嶺之間,遠遠望去一排排白塔和金壁輝煌的寺院在陽光下顯得尤為壯觀。號稱“小布達拉宮”,又是“唐卡之鄉”的八邦寺,集康巴寺院建築特色與民俗建築特色於一體,融藏族繪畫與雕塑於一身,看上去古樸莊重,高大雄偉。

寺內高僧雲集,傳道布經誦咒朝拜者絡繹不絕,整個寺院終年經聲朗朗。

川西,因為這裏的藏族信仰文化更加厚重,可以說是藏傳佛的發源地。

越過山脈,佛學院那滿坑滿穀連綿的絳紅色,在夕陽下閃閃發光,當你立於山頂,俯瞰這片由僧尼們親手搭建的僧舍群,心中升騰起的,隻有崇敬。

那一年,我磕長頭擁抱塵埃,不為朝佛,隻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萬大山,不為修來世,隻為途中與你遇見。

曾以為鮮衣怒馬

隻可惜白雲蒼狗

一日看盡百花殺

往事不提可休矣

撰文 言和

攝影 圖片源自網絡

未 經 允 許 請 勿 轉 載

需 要 轉 載 請 留 言 獲 取 內 容 授 權

ABOUT US

自知、低調、善良、永遠不安分

尋求更有趣的生活

最後更新:2017-10-10 02:40:01

  上一篇:go 胡歌魅力有多大?看這些當紅小花在他麵前的反應就知道了
  下一篇:go 海島度假怎麼穿搭?學趙薇、周冬雨開啟海島時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