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14 返回首頁    go 搜狐


“舌尖上的中國”陳曉卿離職央視,電視人出走背後視頻網站成贏家

點擊播放 GIF/1726K

來源:娛樂獨角獸(yuledujiaoshou)

作者: 肖曉

文章轉載已獲得原作者授權

「敬告:卡片上的人即日起從央視離職,有給他寄好吃的,別再寄到光華路了。謝謝。」10月23日,陳曉卿朋友圈發文正式宣告離職央視。提起陳曉卿很多人可能並不熟悉,他正是「舌尖上的中國1、2」(以下簡稱「舌尖」)的總導演。截至目前,多家媒體試著聯係陳曉卿,得到的回複多是「不方便接電話,抱歉」。

其實,陳曉卿的離職並不突然,早在一年期,離職的說法便甚囂塵上。「大學畢業至今,在央視上班」,彼時的陳曉卿尚如此描述自己的簡曆、並強調己「太懶,懶得折騰」,隻是時隔一年,陳曉卿還是選擇了狠狠「折騰」一把。有媒體爆料,其早在去年3月就已提交了辭呈,曆時一年才獲批準,昨天是正式辦完離職手續。

值得思考的是,在「舌尖1」單集4萬美元創紀錄,「舌尖2」單片銷售額35萬美元的優秀成績下,陳曉卿可謂一手打下了央視紀錄片的天下,卻緣何在「舌尖3」千唿萬喚的聲音中選擇離開工作了28年的電視台自主創業呢?而這場人才流動的背後誰才是大贏家呢?

「舌尖3」延期離職早有征兆

陳曉卿之於央視價值幾何?

在央視上班」或許是目前為止陳曉卿耗時最久的事兒。作為電視人,他的產量並不低,28年13部作品,其中不乏「遠在北京的家」、「龍脊」、「朱德」、「劉少奇」、「森林之歌」等獲獎作品,可以說質量和數量並存。但是真正助力其走入觀眾視野的還是「舌尖」係列。

2012年,大型美食類紀錄片「舌尖1」一經播出,便迅速受到了全國觀眾的追捧。這部獻給勞動者的讚歌沒有高大上、稀缺的食品,植根於傳統中國文化的美食激起了觀眾的熱捧,也讓漂泊在外的遊子一解相思之情。猶記得當初剛讀大學的娛小獸便是「舌尖」的忠實粉絲,看片的身影遍布學校餐廳、教室等各個角落。

2014年「舌尖2」開播亦掀起看片高潮。據2016年數據顯示:近兩年來,網絡瀏覽量過億的中國紀錄片超過9部,其中「舌尖2」以4.39億的累計觀看量位居網絡瀏覽量之首。這在「舌尖2」改為周播的情況仍創造了獨立用戶提及率49.6%的國內紀錄便可窺見一二。

當然,「舌尖」的成功也為央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價值攀升。虎嗅網報道顯示,「舌尖1」以單集4萬美元的價格銷往30餘個國家和地區,播出覆蓋達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之後「舌尖2」更上一層樓,在首輪海外版權銷售上,是以單片銷售額35萬美刷新了海外發行的紀錄。

除了版權收入,「舌尖」係列的廣告收入也刷新了各項紀錄。央視紀錄片頻道在2011年成立之初的廣告收益僅為3600萬元,但是在2013年就已經突破了5萬元,而這其中「舌尖」係列的貢獻不容小覷。據當時統計,「舌尖2」的廣告收益達1億元以上,最核心的冠名播出權就已達8000萬左右。

毫不誇張的說,一手打造了「舌尖」係列的陳曉卿是央視紀錄片頻道的大功臣,亦將將中國紀錄片推向了新的高潮。這個「南方人物周刊」筆下「有著一張黝黑的臉,因為常年皺眉的習慣,即便是在開口大笑的時候,眉間依然留存著兩道清晰的紋路」的男人用自己的方式在「舌尖」上、也在紀錄片史上打上了自己的烙印,以至於如今影視圈談起紀錄片時仍將「舌尖」和陳曉卿作為目標。

然而,就在觀眾和業內人士都迫切關注著「舌尖3」的播出時,這部原定於2016年末播出的節目卻一拖再拖,伴隨而來的卻是在「舌尖2」播出後還對第三部的拍攝計劃侃侃而談的陳曉卿離職的消息。如今,塵埃落地,「舌尖3」中陳曉卿的職位已更新為策劃,總導演已替換為劉鴻雁,由央視新團隊接棒製作,預計2018年暑期檔在央視播出。

值得深思的是,在為央視創造了如此高額的價值後選擇離職,陳曉卿的離職可以說是意料之外。雖然曾多次表示「「舌尖」並不是自己最滿意的作品」,但在IP為王的時代,陳曉卿將自己和「舌尖」係列打造了紀錄片領域的超級IP,如今「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讓人為其可惜的同時感慨其敢於「折騰」。

相關公司背後均有騰訊身影?

電視人出走背後的大贏家

「個人原因」是目前為止陳曉卿離職的所有說明。按照排除法,當美食、紀錄片、團隊不變的情況下,變化的或許隻有體製內這個平台,如此,離職的原因也就比較清晰了。相比體製內高度行政化對創作和收入帶來的限製,互聯網市場的迅速發展也為這些人提供了新的可能,同時代表作傍身、個人名聲在外的他們,在進入資本市場後迅速成為市場的香餑餑。

據媒體報道,離職後的陳曉卿將繼續帶領「舌尖」原班人馬組建新公司,繼續從事紀錄片創作,目前其新公司已經開始籌備與「美食」有關的紀錄片,或將與國際團隊展開合作。其新公司名為稻來傳媒,注冊時間為2017年4月,注冊資本1000萬元。

本是極為正常的離職創業,敏感的媒體人卻發現這家已然運營了半年的公司背後出現了騰訊的背影。資料顯示,該公司的股東分別是:林芝利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持股20%、北京淩雲競生文化傳媒中心持股80%,而前者的法人代表赫然是騰訊COO任宇昕,除此之外在每經影視記者求證時發現對該企業100%控股的利通投資公開電話正是騰訊總部。

(圖片來源於每經影視)

同時,與陳曉卿有關的其他兩家企業北京時代側影傳媒科技、北京淩雲競生文化傳媒背後亦有騰訊的身影,前者中林芝利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同樣持股20%,同樣以北京時代側影傳媒科技的名義入股後者成為股東。騰訊的身影可謂無處不在。

當然,在三家公司的主要成員中出現了「舌尖」係列的原班人馬,也更加驗證了陳曉卿離職後的去向問題。資料顯示,在三家公司均擔任股東董事的朱樂賢,是「舌尖2」製片人,如今任騰訊視頻紀錄片內容運營中心副總監;除此之外,北京淩雲競生文化傳媒中心的股東劉碩為「舌尖2」導演、李勇是「舌尖」分集導演、張平為「舌尖2」的剪輯師。從創作人員到如今的股東成員,體製外的土壤顯然為他們提供了更多全新的可能。

其實,電視人離職後高就何方一直是相伴而生的重要問題,雖然陳曉卿早在離職前就明確表示「有大型視頻網站進行過接觸,但希望離職後可以更多做自己的事情,從事更多的創作工作而非坐辦公室」,但是其創業公司背後的騰訊身影已經說明了一切。

不難發現,近年來網生內容的迅速崛起背後傳統電視人的身影可謂無處不在,體製內作為影視圈的「黃埔軍校」,打造了一批優質的影視創作人才,隨著互聯網市場的不斷發展,他們所代表的自由、資本將吸引大量電視人投身其中,產生了一大批優質節目,推動了網生內容進一步發展。

而這在之前出走的電視人身上亦可窺見一二。同為央視出走的馬東在離職後先是任職愛奇藝,後創立米未傳媒以「奇葩說」成為超級網綜的代言人;今年暑期騰訊爆款綜藝「明日之子」聯合出品方哇唧唧哇負責人正是昔日湖南廣電的龍丹妮和馬昊;優酷超級網綜「火星情報局」出品人、銀河酷娛創始人CEO李煒亦是湖南廣電出走的代表,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

顯然,在這波離職高潮中,這些出走的電視人或是落地視頻網站,或是創立公司獨立運作、借助視頻網站而生,都為視頻網站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崛起,而以騰訊、優酷為代表的視頻網站也通過積極布局吸納更多的優質內容,成為這場人員流動的最大贏家。

招聘欄

「娛樂調查局」現招新媒體內容編輯、視頻後期若幹,簡曆和作品發往hr@staff-smartfun.com,敬候您的到來。

「娛樂調查局」新銳娛樂產業媒體,聚焦影視、遊戲、網娛、IP、VR、動漫、音樂等泛娛樂產業資訊,並提供各種衍生服務。

娛樂調查局

你的過去我不願過問

那是你的事情

你的未來我希望參與

這是我的榮幸

公眾號版權歸娛樂調查局創作團隊所有

任何組織、機構及個人不得擅自轉載或二次修改

轉載或合作請聯係我們

娛樂獨角獸:聚焦於文娛領域創業和深度公司報道,發掘下一個娛樂產業的“獨角獸”。

最後更新:2017-10-26 23:06:44

  上一篇:go 王源海邊釣魚唿叫3000萬粉絲:發福利啦!網友:準備直播烤魚嘛?
  下一篇:go 迪麗熱巴時尚馬尾寫真,鹿晗不知道後悔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