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08 返回首頁    go 搜狐


華為Mate10到底AI在哪?

李根 李林 假裝發自 慕尼黑

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

從iPhone X到Pixel 2,幾乎所有的高端旗艦手機,都在主打人工智能的概念。剛剛發布的華為Mate10也不例外。

Mate10被華為稱為“Intelligent Machines”,而不是“Smartphone”。整場發布會,華為手機掌門餘承東操著口音濃重的英語,反反複複提及AI、Machine Learning……

這款不斷叫囂幹掉iPhone X(和其他對手)的手機,到底AI在哪?

甩開對手20×

毫無疑問,AI最核心的體現在芯片,特別是之前已經曝光過的華為自研芯片麒麟970,內置神經網絡單元NPU後。

Mate10的AI故事從這裏開始。

量子位之前介紹過NPU,這是一個專門應對AI計算需求的芯片,可以進一步提升手機端的AI處理能力。

華為在發布會現場也秀了一把性能,表示NPU新架構讓華為芯片在處理同樣的AI任務時,得到了50倍能效和25倍性能提升。

現場展示環節,華為Mate新機僅用時5秒便完成了100張圖片識別,一起被拿來對比的iPhone 8 Plus用時9秒,而三星Note8則整整100秒——華為PPT打出大字:20倍快於競爭對手。

當然,速度快還不夠,餘承東表示,Mate10係列新品,最大的不同將是各項AI任務中的性能表現。

更AI的拍照能力

華為Mate係列和P係列攝影效果一直廣受稱讚,這在之前大概是由於徠卡鏡頭的加持。不過,這款新旗艦的拍照性能不僅僅依靠徠卡,Mate10更加強調的,是AI帶來的更好攝影體驗。

在徠卡雙鏡頭、雙圖像信號處理器以及AI引擎的共同加持下,華為Mate 10係列把自己的攝影特性命名為intelligent photography:智慧攝影。

攝影的“智慧”,首先體現在Mate 10的相機的實時識別功能。經過超過1億張圖像的訓練,這款手機能夠在拍照時實時精準識別出所拍的物體。

對人像、食物等物體的識別,帶來了更清晰的攝影效果和近兩年主流旗艦必備的自拍背景虛化功能。

其次,是對場景的識別。這款手機在拍照時,能夠實時識別場景,從而自動選擇相應的場景模式。

Mate10係列能識別的物體和場景包括:

文字、食物、舞台、藍天、雪、沙灘、狗、貓、夜景、日落、植物、人像、花。

另外,Mate10拍照中的人工智能還體現在焦距調節上。在放大畫麵時,這款旗艦的相機會智能地自動增強像素質量,讓圖像更清晰。

就連拍菊花都更清晰了呢~

更多AI特性

AI還用來解決一個Android用戶十分關心的問題:手機越用越卡。

華為也認定,這是Android設備的通病(Google你說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Mate 10根據用戶使用設備的方式建立一個模型,然後根據機器學習算法對用戶行為的預測,來調配計算資源。

你總也不用的功能,就不會再為你推薦,既節約了計算資源,又討用戶歡心。

就連在打電話這項古老而基礎的功能上,Mate10也融入了人工智能。

這款新旗艦應用了一項名為“HUAWEI Easytalk”的技術,讓用戶在嘈雜環境下不需要大聲說話,隻是輕聲耳語也能讓對方聽清。

Easytalk的背後,是機器學習算法對語音特征的分析。

Mate10在接收語音時,能夠將背景噪音和說話人的聲音區分開,將背景噪音去除,並增強說話人的音量。

這個功能,簡直是公司大會時,偷偷坐在後邊小聲打電話的利器。

AI帶來的便利手機功能,當然少不了機器翻譯。

Mate10上的翻譯功能,是由微軟翻譯提供的,餘承東在發布會上說,這款翻譯軟件專門針對華為Mate10進行過優化。

借助AI芯片加速,這款手機上的拍照翻譯功能能夠離線運行。

除了這些內置的功能之外,Mate10還通過開放AI生態(Open AI Ecosystem)將麒麟970帶來的AI處理能力開放給更多第三方App。

華為麵向第三方App開放的Open AI Ecosystem,目前支持TensorFlow、TensorFlow Lite、Caffe、Caffe2深度學習框架搭建的App,對更多框架的支持還在路上。

從芯片上來看,這個生態支持CPU、GPU、DSP和NPU。

Open AI Ecosystem帶來的,是一家公司獨力無法完成的各種功能,無限創新。

此外,還有兩個功能與AI沒有直接關係,但可以看出華為在手機“生產力”方向上的思考及探索。

一個是App分屏,當你正在全屏觀看電影,忽然需要回複一條信息時,可以兩個App分屏而治、同時並進。這種分屏方式對於macOS用戶肯定不會陌生,不過做到手機上確實也是不常見。

另一個功能則是“PC模式”,用過一根USB—C轉HDMI線,將手機任務轉到PC等大屏幕上繼續處理。三星之前有類似功能,但需要個單獨的底座。

而Google則通過發布筆記本Google Pixelbook,直接解決類似的手機-PC電腦切換的用戶痛點。

主要參數和價格

最後,我們再一起看下比較常規的參數和價格環節。

此次華為共發布了三款新品,但產品類別來說就兩款:華為Mate10和華為Mate10 Pro。其中華為Mate10 Pro繼續迭代發布保時捷設計款。

華為Mate10和華為Mate 10 Pro分別都有四種顏色,叫法略有不同,但大色係無外乎:黑/灰、藍、金/棕,粉。

核心外觀是“全麵屏”,而屏幕的尺寸大小造成了Mate10和Mate10 Pro之間的區別。

前者5.9英寸、1080P,長寬比16:9;後者6英寸、2K顯示屏,長寬比達18:9。

屏幕之外的亮點是電池和攝像頭。

電池方麵,兩款機型均搭載了4000毫安時大容量電池,支持4.5A/5V快充。同時Mate10 Pro支持IP67的機身防水設計。

這也是智能機市場第一隊列的續航了,於是現場毫無疑問地秒殺了iPhone和三星的新旗艦。

攝像頭方麵,兩款機型都采用了前置800萬攝像頭、後置雙攝方案:一顆2000萬徠卡SUMMLUX-H黑白攝像頭,外加一顆1200萬彩色鏡頭,雙F1.6的大光圈,讓手機在夜晚、隧道等弱光場景中,獲取更多進光量,以此提升畫質。

此外,攝像部分還搭載了雙ISP圖像處理引擎,用以提升相機速度,而且在上述AI拍照相關的應用中,這兩顆ISP圖像處理引擎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而內存部分,華為Mate10使用了4+32/64GB組合,Pro則使用了6+64/128GB內存組合。

最後的最後,是你們關心的售價:

華為Mate10,售價699歐元,折合人民幣5452元;

華為Mate10 Pro,售價799歐元,折合人民幣6232元;

華為Mate10 Pro保時捷設計款,售價1395歐元,折合人民幣10880元。

聽到最後這款售價,現場wow~ ⊙o⊙成一片。

再談麒麟970

最後再談談麒麟970。

這顆芯片在不到100平方毫米的狹小體積內集成了55億個晶管體,遠高於高通驍龍835的31億顆,以及A10的33億顆。

九月初,華為率先在德國發布這款手機芯片,因此也成功搶下全球首款AI手機芯片的名頭。

之所以稱為AI芯片,是因為內部不光有一個8核的CPU、一個12核的GPU、控製攝像頭的雙ISP模塊、網絡通訊基帶模塊等等,還包括一個NPU(神經處理單元)

深度神經網絡的背後,需要大量計算力的支撐。麒麟970這次集成的NPU,就是一個專門應對AI計算需求的芯片,可以進一步提升手機端的AI處理能力。

官方數據稱,新架構讓華為芯片在處理同樣的AI任務時,得到了50倍能效和25倍性能提升。此處AI任務的細節沒有公布,但透露在圖像識別速度上,麒麟970芯片可達2000張/分鍾。

這個NPU的計算速度是:1.92T FP16 OPS。這個速度與頂級移動GPU相比,盡管更快但仍在同樣的數量級水平,不過在功耗方麵具備優勢。

華為麒麟970芯片

此外,頗為引人關注的還有NPU將具體實現的功能,據說將在計算、圖形處理,圖像和數字信號處理等方麵發揮能力。

更早之前,以上這些功能通常需要獨立的芯片,需要占用更多空間,並減少手機內部功能之間的交互。

好啦,先總結到這裏~

加入社群

量子位AI社群10群開始招募啦,歡迎對AI感興趣的同學,加小助手微信qbitbot3入群;

此外,量子位專業細分群(自動駕駛、CV、NLP、機器學習等)正在招募,麵向正在從事相關領域的工程師及研究人員。

進群請加小助手微信號qbitbot3,並務必備注相應群的關鍵詞~通過審核後我們將邀請進群。(專業群審核較嚴,敬請諒解)

誠摯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編輯/記者,工作地點在北京中關村。期待有才氣、有熱情的同學加入我們!相關細節,請在量子位公眾號(QbitAI)對話界麵,回複“招聘”兩個字。

量子位QbitAI

վ ᴗ ի 追蹤AI技術和產品新動態

最後更新:2017-10-17 01:09:32

  上一篇:go KPL秋季賽開打,vivo全新遊戲模式獲職業選手點讚
  下一篇:go 華為Mate10全球旗艦新品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