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98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漲價預期較強 維生素行情或持續

在環保高壓以及相關中間體供給受限的影響下,去年以來維生素A、B2、B6等品種價格持續上漲,帶動了維生素板塊相關個股的上漲,今年5月下旬以來維生素板塊整體漲幅達到26.55%。整體而言,維生素行業的上漲與前期有色、煤炭等周期行情的大邏輯相似,均為供給側收縮品種漲價帶來的盈利改善,但由於維生素行業相對複雜參與的投資者較少,因而整體漲幅不如有色、煤炭等強周期板塊,但這也意味著板塊的投資機會尚未被透支。隨著業績陸續兌現,預計有關公司還有一定的漲幅。

環保監督促使產能集中度提高

從大周期的角度來看,隨著環保監督長效機製的建立,維生素行業中高能耗高汙染的不達標產能將永久退出市場,供給不斷減少,產能集中度不斷提高。由於供給瓶頸短期難以緩解,疊加維生素在下遊應用中的成本占比較小,下遊對價格相對不敏感,因此中短期行業景氣度仍將維持在較高的水平。

具體到細分品種的彈性方麵,按照提價彈性從高到低依次為:維生素A、維生素D3、維生素B1、維生素H、維生素K3、維生素B3(煙酰胺)、維生素B5(泛酸鈣)、維生素C,國海醫藥團隊認為受益標的主要包括新和成、兄弟科技、億帆醫藥、花園生物、廣濟藥業以及東北製藥。

兄弟科技:受益維生素全麵提價

兄弟科技主要從事維生素和皮革化學品的生產,是全球最大的維生素K3供應商,全球前三的維生素B1供應商,全球前四的維生素B3供應商,同時也是全球前三、中國最大的鉻鞣劑供應商。

維生素K3產能主要集中在中國,根據博亞和訊統計,2015年全球產量6050噸,其中國內的產量達4950噸,占比81.81%。受新進者加入影響,K3價格從2011年10月150元/kg的高位一直跌到2016年5月的48元/kg,行業景氣低迷了5年。隨著環保趨嚴,市場對K3聯產的鉻鞣劑需求下降,從而壓製了K3廠商的開工意願;疊加行業競爭激烈迫使成本壓力較大的小型企業停產,這幾年來行業產量和產能逐步出清。K3價格最終在去年下半年開始反彈,近期更是漲至150元-180元/kg的高位。從趨勢上來說暫時看不到改變的因素,預計K3價格將維持堅挺。兄弟科技K3市場份額高達35%,穩居全球龍頭。假設公司K3年產銷量為2500噸,則K3每漲價50元/kg將增厚公司淨利潤約0.8億元。

隨著落後產能的淘汰,近幾年全球B1產能逐步集中到湖北華中醫藥、天新醫藥、兄弟科技和帝斯曼等四家企業當中,競爭格局趨好,幾家寡頭自2014年以來便采取了盈利最大化而非市場份額最大化的經營策略。疊加下遊需求穩步增長以及環保約束和客戶資源帶來的高準入壁壘,2014年以來B1價格持續上漲,報價陸續突破150元/kg、200元/kg和300元/kg的關口,目前最新價格已達到530元-580元/kg。考慮到B1在其主要應用領域醫藥、食品和飼料等用料成本占比低,下遊客戶對其價格波動相對不敏感,因此預計B1價格的上漲仍將持續。公司是全球前三的B1生產廠家,過去三年B1屢創新高的價格推動了公司淨利潤的快速增長(2014年-2016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4億元、0.82億元和1.68億元),今年以來B1價格的上漲將繼續增厚公司業績,預計B1每漲價50元/kg,公司淨利潤將增加0.5億元。

近年來,由於吡啶的主要下遊百草枯(一種快速滅生性除草劑)被禁用,導致市場對吡啶的需求下降,進而影響到副產物3-甲基吡啶的供給,從而推動B3價格從去年的40元/kg上漲到目前的80元/kg。公司是全球前四大B3生產企業,現有產能5000噸,另外還有1.3萬噸B3及配套的萬噸3-氰基吡啶產能調試基本結束開始放量,未來將實現原材料的自給自足。預計B3每漲價10元/kg,公司淨利潤將增加0.4億元。

目前具備維生素B5泛酸鈣生產能力的廠家主要有億帆醫藥、新發藥業、山東華辰以及國外的帝斯曼和巴斯夫,行業產能約2.1萬噸,全球總需求約1.8萬噸。2015年底以來由於山東成為環保督察重點整治的省份,山東新發藥業和山東華辰的產能受到較大限製,而兩家產能合計約占全球的四成,受此影響B5價格一路上漲至750元/kg附近的關口。公司5000噸泛酸鈣項目預計會在今年四季度投產進入市場,基於行業供需情況判斷新增B5產能的投放將有個循序漸進的價格,產品盈利仍能保持在相當可觀的水平。預計B5價格維持在500元/kg的中樞,每千噸產銷對應2.4億元淨利潤。

作為維生素行業的龍頭企業,公司有望充分享受產品價格上漲對毛利率的提升。以近兩個月的賣方預測數據為參考,2017年的預計淨利潤普遍落在3.7億元-4億元的區間,2018年的預計淨利潤落在5億元-7億元的區間,對應PE大約分別為25倍和17倍。

新和成:業績彈性或大於其它維生素公司

新和成以維生素E和維生素A為主營業務,此外還積極延伸產業鏈至香精香料領域和新材料領域。目前公司形成了營養品、香精香料和新材料三大業務板塊均衡發展的格局:2016年營養品業務(主要是維生素E和維生素A)實現營收32億元,占總收入的67%;香精香料業務實現營收12億元,占總收入的25%。公司維生素A和維生素E的全球市場份額領先,均為全球前四大生產商。2016年總營收達到50億元,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11.5億元。

由於VA生產流程複雜,需要經過多步合成才能完成,因而成了典型的寡頭壟斷市場,全球僅有帝斯曼、巴斯夫、安迪蘇、新和成、浙江醫藥以及金達威六家生產企業,行業集中度高,具有較強的規模優勢。2015年以來,受海外產能臨時停產、關鍵原材料供給短缺等短期性因素影響,VA價格曆經過山車式漲跌,從2015年底100元/kg的低位一路上行至2016年中320元/kg的高位,隨後又跌落回今年6月的120元/kg。隨著巴斯夫8月檢修的到來,VA價格再度上漲至280元/kg的水平;而隨著下遊飼料產銷旺季的到來,以及疊加環保核查影響,短期供給再度緊缺,VA價格近期已攀升至435元/kg的高位。中期來看,目前VA全球產能約3萬噸,需求約2.5萬噸,考慮到80%左右的開工率,目前行業供需正處於緊平衡狀態。作為全球市場份額靠前、擁有6000噸VA產能的公司而言,隨著價格每上漲10元/kg,公司年淨利潤有望增加4000萬元。

整體而言,公司收入占比較大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E行業剛脫離行業底部或仍處於底部,因而其業績彈性或大於其它維生素公司。而對於公司的香精香料和新材料而言,兩大業務板塊均有較大的成長空間。根據天風證券預測,預計2017-2019年歸母淨利潤為13.6億元、15.8億元、18.6億元,對應當前股價PE分別為18/16/14倍。

(原標題:漲價預期較強 維生素行情或持續)

最後更新:2017-10-08 19:03:11

  上一篇:go 底部放量大漲股揭秘 節後能繼續爆發嗎?
  下一篇:go 吉大通信:股價漲幅過大 明起停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