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1
搜狐
問題公司集中營:305起上市公司違規 倒黴孩子各個不讓人省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今年年初至今,A股市場中共有305起公司違規受到不同程度的處分。
從個人違規處罰角度來看,年初至今,A股市場共有1086起個人違規行為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共涉及888人、196家上市公司。
其中包括金亞科技(300028.SZ)、*ST昆機(600806.SH)、匹凸匹(600696.SH)等今年證監會處理的典型案例,公司相關負責人最高被處以終身市場禁入的處罰,處罰力度不可謂不嚴厲。
哪些上市公司“老板”遭市場禁入?
從個人違規處罰角度來看,年初至今,A股市場共有1086起個人違規行為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共涉及888人、196家上市公司。
從處罰力度來看,最終的當屬金亞科技(300028.SZ)、*ST昆機(600806.SH)、匹凸匹(600696.SH)和ST慧球(600556.SH)等。
11月13日,金亞科技公告,證監會對金亞科技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擬對周旭輝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擬對張法德、丁勇和分別采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擬對羅進、何苗分別采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在此之前,證監會對*ST昆機董事長王興、總經理常寶強、財務總監金曉峰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對前任財務總監張澤順、會計負責人李紅寧處於10萬元罰款。其中,對王興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常寶強、金曉峰采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此外,鮮言因操縱匹凸匹(600696.SH)股價行為、慧球科技(600556.SH)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事件,今年2月被證監會判罰34.8億元,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同樣因為慧球科技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事件遭到終身市場禁入的還有顧國平、董文亮、溫利華、李占國、劉光如、陸俊安。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共有21人被證監會采取市場禁入措施,期限3年至終身不等。
誰被罰掉“幾個億”?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研究,對305起公司違規進行處罰的主體包括證監會及其下屬機構、國家發改委、上交所、深交所、省級發改委、地方環保局等機構。證監會及其下屬機構處理144起、各級發改委處理10起、上交所處理46起、深交所處理73起、地方環保局處理51起。
在公開處罰中,處罰金額最大的3家公司分別為:中信證券(600030.SH)3.08億元、國信證券(002736.SZ)1.04億元、中泰化學(002092.SZ)0.71億元。
值得指出的是,中信證券與國信證券遭到處罰同違規向司度(上海)貿易有限公司提供融資融券業務有關。
今年5月,中信公告稱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2015年公司在融資融券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違反《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第八十四條“未按照規定與客戶簽訂業務合同”規定之嫌,證監會責令中信證券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6165.6萬元,並處3億元罰款。
國信證券公告稱,因違反《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公司於5月24日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責令國信證券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2088.67萬元,並處1.04億元罰款。
不同於中信證券和國信證券遭到證監會的處罰,中泰化學是因為在2016年銷售聚氯乙烯樹脂過程中,存在達成並實施價格壟斷協議的違法事實,而遭到國家發改委0.71億元的罰款。
被處罰的都有什麼類型的違法違規
就處罰對象而言,不僅包括上市公司本身,公司其它關聯方、控股參股公司、公司股東均囊括在內。在305起公司違規中,上市公司本身違規187起占比最大,達61.31%;公司股東違規67起,占比21.97%;公司控股參股公司違規40起,占比13.11%;公司其他關聯方違規11起,占比3.61%。
各公司違規行為的類型既包括未按時披露定期報告、未及時披露公司重大事項、信息披露虛假或嚴重誤導性陳述,也包括業績預測結果不準確或不及時,以及未依法履行其他職責。
在這305起公司違規中,共有7起行為涉及未按時披露定期報告,199起行為未及時披露公司重大事項,46起行為涉及信息披露虛假或嚴重誤導性陳述,24起行為涉及業績預測結果不準確或不及時,251起行為涉及未依法履行其他職責。
值得一提的是,在單起公司違規處罰事件中往往涉及多種類型的違規行為。
今年3月,鞍重股份(002667.SZ)發布公告稱,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在同九好集團重大資產重組的過程中,鞍重股份所披露的九好集團資產負債表、利潤表主要數據與調查查實的數據不符,存在虛假記載。該行為構成未及時披露公司重大事項、未依法履行其他職責、信息披露虛假或嚴重誤導性陳述。
除了罰款禁入,處罰方式還有哪些?
處分類型方麵,含有約見談話、要求提交書麵承諾、內部通報批評、公開譴責、公開批評、出具警示函、公開處罰。其中,要求提交書麵承諾和內部通報批評數量最少,僅各有1起,其中陽煤化工(600691.SH)股東違規減持數量較大遭內部通報批評。約見談話僅有2起,具體事件為:恒源煤電(600971.SH)在財務數據修改後未及時對過往財報進行更正並對外披露;*ST德力(002571.SZ)披露的2016年度財務報告內部控製評價結論不準確。
出具警示函98起,占比最大,達32.13%。公開譴責、公開批評和公開處罰分別占比16.07%、22.30%、28.20%。未及時披露公司重大事項成為公司被出具警示函的最大原因,占比74.49%。
什麼類型企業被查出的最多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研究,受處罰公司行業分布廣泛,按照證監會行業分類來看共涉及58種行業類別,其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32家、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23家、醫藥製造業23家、紡織業21家、專用設備製造業16家。
還有哪些上市公司被罰很重?
具體來看,涉及該問題較多的上市公司有:*ST烯碳(000511.SZ)54起、*ST華澤(000693.SZ)40起、ST慧球(600556.SH)42起、登雲股份(002715.SZ)50起、益盛藥業(002566.SZ)40起、步森股份(002569.SZ)31起。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共有21人被證監會采取市場禁入措施,期限3年至終身不等。
因短線交易多隻股票,原京能置業(600791.SH)獨董宋常今年1月遭證監會采取10年市場禁入措施。
遠望穀(002161.SZ)實際控製人徐玉鎖在重大資產重組的內幕信息敏感期內,控製他人帳戶買入遠望穀,並進行兩次短線交易,今年1月被證監會采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因海潤光伏(600401.SH)內幕交易,今年年初,證監會對原海潤光伏董事長楊懷進、副總裁周宜可、董事張永欣分別采取3年市場禁入措施,對原高管任向東給予10年市場禁入。
今年3月,因信息披露違規,ST成城(600247.SH)時任董事長徐才江、實控人成清波分別采取5年、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今年6月,*ST 烯碳2015年年報財務數據不實,並涉嫌未按規定披露重大事件,及重大對外借款事項調查完成,證監會對公司高管範誌明采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對王大明采取8年證券市場禁入,對熊帥輝采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的處罰。
今年6月,寶利國際(300135.SZ)被指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落定,公司實控人周德洪被采取 3 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今年11月,因在收購祥源文化(600576.SH)過程中信披存在息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及重大遺漏,證監會對孔德永、黃有龍、趙薇分別采取 5 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最後更新:2017-11-27 14: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