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32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有夢想,要敢於去追求——馬雲給創業者的忠告

馬雲從一個大學老師做到電商教父,其人生足以定義為傳奇。是什麼原因讓他放棄在當時算得上鐵飯碗的教師職業下海經商?是什麼原因讓他敢於從事當時誰也不懂的互聯網?又是什麼原因讓他完成了從B2B到B2C的轉變?顯然,這離不開馬雲永不放棄的意誌,也少不了他非同一般的互聯網思維和智慧。

創業不同於其他的事情,需要一種破而後立的勇氣,一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果敢,一種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的膽魄,這樣一個隻有執著、果敢、瘋狂的人才能勝任的事情,你不"瘋",你不“偏執”,怎麼可能從眾多的創業者之中脫穎而出?

1995年的馬雲,剛滿而立之年,經過六年在杭州電子工學院的任教,已經在杭州算得上小有名氣,更是被評為“十大傑出青年教師”。這樣的成就在而立之年已經算得上不錯了,一般人或許已經滿足,安安心心地過著平凡卻不普通的日子,但是馬雲不一樣。

馬雲的決定,始於他身上的一種精神:偏執。這種偏執精神表現出來的就是令所有人無法理解的瘋狂,一種大膽地讓所有人都無法想象的魄力。作為一個高情商的管理人才,這種堅定的執著,和忘我的專注是必不可少的,而馬雲毫無疑問就是一個高情商的管理人才。

當初創立中國黃頁的時候,馬雲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他不知道中國黃頁的發展方向,也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但是馬雲堅定地認為,這個東西一定會有用,而且會有大用!

最初的中國黃頁,是為了搭建一個中國向世界展現自我的窗口,一個中國企業和世界企業交流的平台。馬雲和國內的企業談合作,向國內的企業收費,搜集國內企業的資料,翻譯成英文,再讓美國的朋友掛到網上,這樣一來,越來越多的的中國知名企業進入了全世界的視野範圍。

在擁有了龐大的企業資源和信息之後,馬雲終於邁出了電商帝國的第一步:創立阿裏巴巴。馬雲在當時中國人對電商毫無概念的時候提出了獨特的B2B(企業對企業的營銷)商業模式,這個模式受到了無數人的質疑,很多人甚至破口大罵。以為馬雲是故作姿態,吸引世人眼球,弄出一個誰都不懂的商業模式還起了一個很洋氣的的名字。

馬雲並沒有被別人的議論所影響,因為他有著自己的夢想,他十分清楚自己在做什麼,應該做什麼。他也一直在踐行一個偏執狂必備的精神:自我激勵。他不停地對自己說“我是最棒的”、“我是最優秀的”,在不斷地自我激勵之下,馬雲總是充滿了鬥誌,總是充滿了自信,可以大步地走在創業的道路之上,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出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豪言。他想做一個讓全世界都感到驚歎、讓所有中國人都為之自豪的偉大公司,這樣的的夢想,不可謂不狂。

從1995年開始創業,馬雲經過了6年摸爬滾打,吃了6年的苦,犯了6年的錯。6年之後,卻迎來了2001和2002年互聯網最寒冷的冬天。馬雲別無選擇,隻能硬著頭皮幹下去,哪怕再吃6年的苦也要熬出來。最終,一直飽受爭議甚至廣受侮辱的阿裏巴巴成為了中國互聯網第一家盈利的公司。

馬雲的瘋狂之舉,和不間斷的偏執狂的行為,使所有媒體都把他與“狂妄、執著”等詞語畫上了等號。馬雲從來沒有刻意經營過自己的公眾形象,但他總是在不經意間說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話語,讓公眾的眼球不得不聚焦在他身上。

創業就意味著破壞舊有規矩,打破原有的東西才能創立新的。沒有條件,時機並不成熟的時候,往往是創業最佳的時機。你沒有條件,別人也沒有,你認為時機並不成熟的時候,別人也認為時機並不成熟。這個時候恰恰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空缺,隻有奮勇向前,自己去打破規則,自己給自己創造條件,自己給自己創造時機,才可能成功。如果等到條件具備、時機成熟,那個時候廣大創業者蜂擁而至,再想脫穎而出就不那麼容易了。

創業不可能一帆風順,尤其在創業的初期,失敗的打擊總是接踵而至,如果你沒有哪股瘋狂的勁頭,沒有偏執狂堅定不移的信念,受不起挫折和失敗的打擊,就不可能成功。將最主要的時間和精力集中到自己熱愛的事業中,發揮自己最擅長的優勢。這種偏執、這種瘋狂,才是創業者最需要的堅定和專注。而馬雲的瘋狂和偏執無疑就是這樣一種堅定。創業者如果真的想要成功,那就先把自己變成一個優秀的偏執狂吧!

最後更新:2017-10-08 00:54:26

  上一篇:go 樓市已經變天了,黃金時代或迎終結 馬雲這句話絕了
  下一篇:go 張柏芝走秀 優雅高貴轉身引眾人鼓掌 領走台上風光無限 任達華等明星都來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