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12 返回首頁    go 搜狐


iPhone X全麵屏來襲 OPPO麵臨盛世危機

瘋狂的增長讓OPPO快速融入消費者眼界,從默默無聞到當前全球第四大、國內第二大手機廠商,據手機報在線統計,從2011年至今,OPPO的出貨量從1000萬部左右,增長到目前今年預估的1.2億部,分析其快速增長的背後,主要功勞有其自身廠商線下渠道的堅守,同時,也有手機發展過程的利好因素!

但是從現在手機市場來看,9月份作為手機發布的高峰期,如蘋果、三星、小米、華為、vivo等都有發布新機,然而,OPPO卻似乎“銷聲匿跡”一般,關於其新品的信息少之又少!另一方麵,盡管OPPO當前發展壯大的世界前沿,但是對於OPPO而言,隨著其在國內線下渠道的飽和,以後智能手機同質化時代逐漸淡化,誰也不可否認,其已經麵臨了自身最大的發展瓶頸,可謂是盛世危機!

線下渠道受限,OPPO下一個市場增長點在哪?

早在2013年的時候,OPPO的年出貨量才1000萬部左右,甚至還一度差點遭遇“滅頂之災”,四年的時間,OPPO跨越了從險些“滅頂”到1億部出貨量之間的距離。2012年,對於國內手機品牌而言,說的嚴重點是“滅頂之災”的一年,在這一年中,國內眾多手機廠商掘起,主要是以互聯網品牌為主,據不完全統計,但是有超過200多家新生手機廠商。

但是在這一年中,也有很多手機廠商倒閉,主要原因在於當時國內手機市場,是從功能機向智能機轉型的一個重要階段,據業界人士稱,當時OPPO積壓的庫存很高,但是其卻出乎意料的挺過了這道坎。

到了2013年,其出貨量僅1000萬出頭,在隨後的三年中,其出貨量更是每年都翻倍增長,2014年出貨量為2013年的兩倍,2015年的出貨量為2014年的兩倍,2016年的出貨量同樣近乎是2015年的兩倍,而其背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線下渠道、營銷(深知消費者需求)、風口!

其一、線下渠道。在2009年到2013年之間,線下裸機市場基本上在走下坡路,同時,在這段時間內運營商渠道的銷量反而一直在增長,這段時間也正是屬於“中華酷聯”的時代,但是從2014年開始,運營商渠道開始遭遇“滑鐵盧”,主要原因在於遭遇到運營商降低補貼的影響。

而在線下渠道,時至如今,競爭者主要是OPPO、vivo以及運營商渠道,據旭日大數據顯示,OPPO和vivo在低端市場很大一部分都是通過運營商渠道銷售,從這方麵來看,兩者既是競爭關係,同時也是上下遊產業鏈關係!這是OPPO增長的第一個轉折點,從一開始到2014年,OPPO一直“綁定”在線下渠道!

其二,而到了2015年,則是4G換機潮的高峰期,4G換機潮的到來,對於運營商而言,是中國移動拉開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之間差距的時機,時至如今,中國移動的用戶量遠遠超過其他兩家。而這一風口,對於OPPO而言,同樣也是一個增長風口!

其三,OPPO的營銷模式,其深知消費者需求,眾所周知,OPPO和vivo素來都有“高溢價”之稱(這也促就了其高利潤),然而其銷量在風口和營銷的推動下卻一直步步增加,這方麵除了抓住消費者痛點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在於其營銷做的十分成功,這點不僅體現在其廣告,同時在其線下營銷同樣如此,以下線門店營銷為例,OPPO和vivo做的最成功的在於上下級員工產品信息的傳遞十分成功,而這一前提則是建立在有效的管理培訓和市場督導之下!

如上文所言,OPPO主要走的是線下渠道,盡管當前其也有布局線上渠道,但是主要銷量依然是走線下渠道!而其背後的基因都是步步高或者說段永平,而步步高的基因則在於營銷,可以說OPPO能有今天的成就,是站立在步步高的肩膀之上。但是從目前來看,線下渠道留給OPPO的發展空間並不大,所以從去年開始,我們能夠看到一個很明顯的趨勢,那就是OPPO在海外市場的增長十分之快,僅2016年就達到了2000萬部!

這是OPPO發展過程中的第一個瓶頸,也是最為重要的瓶頸,其對渠道的依賴性過重,在這種情況下,OPPO正在加速向海外市場擴展。據消息報道稱,OPPO計劃再投資2.16億美元在印度諾伊達區建設新的工業區,占地麵積達1000英畝,據OPPO副總裁暨國際移動業務總經理和印度區負責人李炳忠表示,OPPO目前在印度已經有生產工廠,自動化SMT產線也已經進入安裝測試階段,計劃在明年2月份竣工。

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間內,OPPO在堅守國內線下渠道的同時,將會加大力度拓展海外市場,且渠道依然是線下門店為主,通常而言,這類市場有以下幾方麵的共同點:其一、智能手機市場發展較為落後,當地市場對手機的認知度不高,這種情況下才能更好的發揮線下模式的優勢;其次,這些市場主要是以中低端為主,在這些中低端市場,OPPO主要走高端市場,上述兩點都已經在印度等東南亞市場得到驗證!簡而言之,在OPPO國內線下渠道受限,且線上渠道難以拓展之際,OPPO隻能走向海外市場,但是從其本質來看,其隻能走中低端手機為主的市場!

這對於國內其他手機品牌而言,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消息,從目前來看,海外中低端市場主要是國內手機品牌在做,在這種情況下,隨著OPPO、vivo等加碼海外市場,且線下渠道效益擴散以後,恐怕對國內其他手機品牌不利!

營銷,能助OPPO繼續走多遠?

我們知道,OPPO長期以來有一個很大的詬病,那就是“高溢價”,換而言之,即低配高賣,但是其依然相對來說已經成功,其背後的主要原因在於OPPO的營銷體係十分強大,從步步高積累到現在,正正20來年的時間,其一直致力於營銷,同時堅守線下門店渠道。從某種層麵來看,OPPO或者說步步高隻是做好了一個營銷平台——線下門店,用個形象點的比如,其是開菜市場的,不管春夏秋冬任何季節,什麼類型的菜成為主流,步步高都能夠提供一個賣菜的平台,同時推出當季節主流的菜!

正由於OPPO走的是營銷化模式,所以我們也可以清晰的看出,從小霸王到現在的OPPO,其有兩個十分明顯的現象:第一、十分注重廣告,近些年來,OPPO不斷在線上、線下重金砸廣告,每年的廣告費用多達幾十億,廣告對於營銷而言是最為重要的推廣模式,且多樣化,早在小霸王時代,步步高就重金在央視做廣告,發展至今,OPPO不但是電視上做廣告,同時還包括線下廣告、邀請明星代言等。

第二、十分注重利潤,與華為、蘋果等注重手機性能開發不一樣,OPPO素來都是低配高賣,從硬件成本來看,其成本要遠遠低於同等售價的手機,其背後的原因在於,華為等手機品牌研發的成本,OPPO都用在了廣告營銷方麵!那麼,OPPO手機既然低配高賣,又如何能夠維持這麼快速的增長呢?

這主要受益於三大方麵:其一是上文提及的廣告效益;其二是營銷體係;其三是受益於消費者對大部分性能要求懂的並不多,或者要求並不高!不光是在三四線城市,此外在一二線城市同樣買的不錯;從三四線城市消費者來看的話,其對硬件配置的要求並不高,甚至很多消費者對所謂的配置都是一知半解,此時廣告就發揮了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其線下門店的促銷員則發揮了做大的作用!

回顧一下OPPO和vivo背後步步高的發展史,90年代中山小霸王誕生,憑借央視廣告紅遍大江南北,在市場的知名度甚至一度超過當時的IBM和聯想,不過,步步高老板段永平並未在小霸王呆下去,1995年,段永平創立了小霸王,隨後幾年在VCD市場風生水起,進入2000年以後開始從事複讀機,隨後MP3/MP4市場,步步高產品依然處於熱銷,尤其是在MP4時代,其走的更是高端市場,隨後跨界到手機市場,可以看出,步步高在近20年的發展過程中,都能及時的把握住市場的風口!而其成長的基石則是一直不離不棄的線下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OPPO走的是營銷道路,所以其廣告得一直持續下去,這也是在過去的20年中,OPPO一直都維持高額廣告費用的主要原因所在,毫不誇張的說,一旦其停止廣告營銷,這將會對其造成致命的打擊!

智能手機發展至今,盡管同質化十分嚴重,不過,依然可以看出陣營區分十分嚴重,一種是以蘋果、三星為主引領整個市場,而另一種則是以華為、OPPO為主的第二梯隊,第三梯隊則是一些小品牌,對於這些品牌而言並不在乎手機的研發,但是對於OPPO而言,其必然需要擺脫“低配高賣”的名稱!

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出,OPPO也的確在這方麵有做工作,但是,整體來看,例如快速充電、拍照等功能,其都是圍繞營銷所展開!不過,隨著智能手機硬件區分不斷擴大以後,OPPO的純營銷模式還能行得通嗎?換而言之,OPPO的這種營銷體質,其實隻能在市場對產品認知度不高或同質化十分嚴重的情況下可行,一旦市場對產品的認知度提升,或產品差異化形成以後,其必然也將遭遇重擊!

對於OPPO而言,盡管其遺傳了步步高的基因,更像是一個“菜市場”,但是,從其長遠角度來看,隨著其在國內線下渠道飽和,且線上渠道難以展開之際,以其基因來看,其必然得向海外市場拓展,在這種情況下,對於國內走海外市場的品牌而言,或許將會造成一定的衝擊!其次,從手機發展來看,盡管當前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一線品牌之間正在想方設法去差異化,一旦手機形成十分鮮明的對比以後,這對於OPPO的營銷模式而言,並不是一個件好事!整體而言,以營銷為主的OPPO今後在產品研發方麵勢必需要花費更多的功夫!

資料來源:OFweek顯示網!

最後更新:2017-10-08 16:10:13

  上一篇:go 買了注定要後悔的四部手機:蘋果8排名第一,華為P10墊底
  下一篇:go iPhoneX 屏占比很誘人?vivo三星華為這些機型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