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7
搜狐
前三季度權益投資立頭功 險企預計利潤達1857億
而受益於資本市場的回暖,保險公司預計利潤也出現放量式增長。上證報記者昨日從保監會獲悉,今年前三季度,保險公司保費結構和業務渠道均發生轉變,萬能險繼續“退燒”、個人代理人超越銀行保險奪回業務第一渠道寶座。同時,在權益類市場回暖的拉動下,保險資金投資收益增長超過20%,保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達到1857億元。
權益市場回暖 股票投資收益率達6.94%
在資本市場回暖的影響下,險資投資收益持續向好。今年前三季度,保險業資金收益率達到4.05%,相較於今年上半年2.62%的收益率明顯回升,較去年同期也上升0.1個百分點。
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保險資金運用收益5814.31億元,同比增長20.41%。其中,債券收益1539.76億元,增長7.30%。此外,在供給側改革、債轉股等新投資渠道助力下,保險資金實現長期股權投資和其他投資收益2593.62億元,同比增長19.44%。
對此,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上證綜指、滬深300和中小板指數均大幅上漲,創業板指數則相對滯後,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保險資金基於價值投資、長期持有的投資模式。保險資金的股票投資收益率大幅提升,前三季度,股票收益率6.94%,同比上升3.88個百分點。
在投資拉動下,保險業預計盈利將進入上行通道。保監會統計信息部副處長段海洲透露,前三季度,保險公司預計利潤為1857.02億元,同比增長287.42億元,增幅18.31%。
具體來看,產險、壽險、資產管理公司預計利潤總額分別為512.06億元、1117.62億元和62.46億元,同比增長6.14%、36.38%和 11.54%,而再保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則同比減少15.86億元,降至34.8億元。
保險業務結構調整加快 保障功能凸顯
保險業不僅突出風險防控,還持續推進強監管、治亂象和補短板,業務結構調整加速。段海洲表示,行業堅持回歸本源,產品結構進一步調整。
從人身險業務結構看,伴隨著限製中短存續期人身險產品銷售的新規等的落實,萬能險產品再度“退燒”,保險保障功能持續加強。前三季度,具有長期穩健風險管理和保障功能的普通壽險業務規模保費占比49.38%,較去年底上升13.18個百分點;萬能險的保費占比18.37%,下降18.48個百分點。
此外,從財產險業務來看,宏觀經濟向好及國家利好政策的出台,進一步推動傳統財產險業務複蘇,並為產險業務發展注入新動力。從產險業務結構看,前三季度非車險業務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399.46億元,同比增長24.90%,高於車險增速14.42個百分點,占比30.70%。
這也表明隨著宏觀經濟企穩和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不少財險公司開始將目光轉向非車險業務,如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責任保險和農業保險業務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分別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44.17億元和414.03億元,同比增長22.59%和14.99%,與宏觀經濟相關性較強的工程險增速明顯加快,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90.79億元,增長17.67%,增速同比加快7.12個百分點。
(原標題:前三季度權益投資立頭功 險企預計利潤達1857億)
最後更新:2017-11-10 07: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