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78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江山代有才人出,諸葛亮、蔣琬之後,他成為蜀漢的棟梁

費禕

蜀漢四相: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

費禕,江夏鄳縣人,隨伯父費伯仁入蜀,年少時與董允齊名。許靖喪子,費禕與董允準備一起去出席葬禮。董允父親董和給二人準備了一輛簡陋的車駕。董允見了車駕,覺得沒麵子,麵色很不好看,費禕卻從容走上前,先上了車子。到了舉行葬禮處,諸葛亮等都已到了,董允神色仍很難看,而費禕泰然自若。駕車人回來後,董和問他情況,知道了這件事,於是向兒子說:“過去我以為你跟費禕難分伯仲,現在我知道了。”(一個人的價值,不等於他所開汽車、所穿衣服、所用手機的價值,越是膚淺的人,越看重外表)

劉禪繼位後,以費禕為皇宮侍從。

諸葛亮征南中回來,眾官員夾道相迎,這些官員的年齡、官位多在費禕之上,但綠豆一樣的小小侍從費禕竟獲邀請與諸葛亮同坐一車,眾人從此對費禕莫不刮目相看。(諸葛亮有知人之明)

費禕為昭信校尉,出使東吳重申盟好。在東吳宴會上,孫權、諸葛恪、羊茞等依靠口才,紛紛為難費禕,而費禕據理答辯,始終不落下風。東吳孫權為首的君臣人多勢眾屢屢勸酒灌醉費禕,看他已經喝醉了,就問他國家大事,並討論戰略方針,言辭激烈,想看看費禕會說出什麼醉話。費禕就以酒醉為由,回賓館深思熟慮孫權等人所問之事,然後一條一條準備答題,最終沒有任何失誤。

孫權

孫權很器重費禕,對費禕說:“先生是個人才,將來必定會成為蜀漢的股肱重臣,恐怕不能常來了。”(孫權也有知人之明,這也是本事,不是哪個領導都有)

230年,費禕為司馬。當時魏延與楊儀互相憎惡對方,每次坐在一起都要爭論,魏延常常舉刀指向楊儀嚇唬他,楊儀就痛哭流涕。費禕經常為他們說和,因此諸葛亮在世時,可以各盡魏延、楊儀之所用,都是費禕的功勞。

諸葛亮去世,魏延、楊儀反目,費禕站在楊儀一邊。魏延死後,蔣琬位在楊儀之上,楊儀很不滿意,跟費禕抱怨,還說:“丞相去世時,我要是率軍降魏,會落得如此境地嗎?如今真是追悔莫及。”這話哪能隨便說呢?費禕密告劉禪,楊儀被廢為庶民,徙漢嘉郡。楊儀又上書誹謗,言辭激烈,朝廷於是收押楊儀,楊儀自殺。

了解更多,歡迎關注。

諸葛亮

最後更新:2017-11-01 03:13:09

  上一篇:go 周星馳電影十大巔峰之作,《功夫》僅排第二,第一經典實至名歸
  下一篇:go 吳昕自己組裝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