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91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阿裏巴巴集團CEO也驚歎的網紅經濟,到底蘊藏什麼樣的力量?

傳媒內參導讀:王思聰、Papi醬、羅振宇、張大奕……說到網紅,也許網友們能脫口而出一大堆網紅的名字,但卻鮮有人知道網紅是如何轉化為網紅經濟,以及網紅背後的經濟公司是如何運作的。

10月12日,網紅經濟公司娛加娛樂宣布完成了最新一輪融資,芒果文創基金戰略入股娛加娛樂。

據悉,娛加娛樂作為業內知名的經紀公司,已由單純的娛樂公會成長成為一個擁有多個知名主播,並集娛樂、電競、電商於一體的綜合性網紅經紀公司。整體來看,娛加娛樂分為直播業務、藝人經紀、IP運營和戰略投資四個版塊。娛加娛樂希望通過專業化、精品化的內容生產體係,成為網紅經紀公司中最拔尖的一個。

最近幾年,隨著直播、短視頻以及電競產業的發展,再加上平台方對網紅的扶持,“網紅”價值產業鏈已經漸成規模,“網紅”的商業變現能力越來越強,正逐漸被社會各界人士所接受,資本也紛紛看好網紅經濟的未來發展。

王思聰、Papi醬、羅振宇、張大奕……說到網紅,也許網友們能脫口而出一大堆網紅的名字,但卻鮮有人知道網紅是如何轉化為網紅經濟,以及網紅背後的經濟公司是如何運作的。

網紅經紀公司的商業模式是怎樣的?

國內有哪些知名的網紅經紀公司?

首先要明確一下網紅經紀公司類型的劃分。

從內容著手孵化網紅按內容類型可分為四類,分別是淘品牌電商網紅孵化,典型公司有如涵電商、緹蘇;

秀場主播類網紅孵化,典型公司有中櫻桃、校花駕到;

段子手類網紅孵化,典型公司有鼓山文化、樓氏傳媒、牙仙文化等;

視頻節目類網紅孵化,典型公司有萬合天宜和暴走大事件等。

下麵是一些網紅經紀公司的融資情況:

這些網紅經紀公司到底通過什麼渠道、什麼方式賺錢呢?

以直播領域為例:

1、直播打賞

直播這種模式下,主要的收入模式是打賞分成。

不同平台分成比例是不同的,花椒這樣的平台可能是平台分的很少,按照1:9的比例分成,90%都是給經紀公司和網紅這邊的,正常情況可能是5:5分成或者4:6分成——平台和公司各占一半,或者說平台占四成、公司占6成;公司再把剩餘的錢進行分成。

一般網紅經紀公司能拿到總打賞的10%;其餘的錢歸網紅自己。這麼看網紅貌似賺得很多啊……

但其實,網紅經紀公司也賺得不少!我們算一算另一筆賬:大型的頭部網紅經紀公司有好幾千個甚至上萬個網紅,假如公司每天開播率50%,這種情況下一個月的流水能達到好幾百萬甚至上千萬。

此外,頭部經紀公司會在全國各地設立分公司,通過招募當地管理人員對分公司所在地的網紅進行管理。也就是說,網紅除了一開始集訓通過在總公司完成,其餘都在自己家裏進行直播。

絕大部分的收入主要是由網紅在直播間裏打賞獲得的,這也是網紅經紀公司在最開始時最主要的盈利方式。

2、廣告收入或者電商分成

比如要賣出售商品比如鼠標,鍵盤、個性化一點的兔耳朵耳機、抱枕,然後在直播過程中加入口播廣告。有兩種情況去跟經紀公司談分成。

比如鬥魚簽約的網紅,廣告代理權在鬥魚,網紅經紀公司需要和直播平台來討論廣告收入具體如何計算。

舉例假設,比如廣告主可能要求十個網紅對需要推廣的產品進行口播,播多少次、累計播出多長時間、在哪些時間段進行播出;或者不口播,通過網紅展示露出,然後計算下會有多少費用,一般在經紀公司主頁上都會留下聯係方式以詢問價格。一般會按照展示次數而非效果來收費。這也是占網紅經紀公司收入比較多一種收入方式。

3、演出費用

讓網紅演一些網絡劇、網絡大電影、或者網絡綜藝節目會有通告費;如果在網紅不是很紅的情況下,如果要蹭熱度來提高曝光量和知名度,不一定要收錢;但如果經紀公司比較有錢,情況就反之。

比如網紅經紀公司可能就會當出品方,投資一部網劇,然後票房收入就可以分得一部分錢,這種情況下網紅經紀公司的盈利模式更像影視公司;綜藝節目也是類似,如果一家網紅經紀公司手頭上有很多網紅資源,就會為旗下藝人量身打造節目,比如熱度傳媒就推出了類似的節目。

節目中可能會出現綜藝打賞,盡管和網紅自己的直播打賞有相似之處,但從植入形態上相對更「軟」,而且是從直播綜藝節目而非網紅本身獲得,因此把這種新類型的算到這一類收入類型裏。

其他的還有線下通告演出產生的收入,但數量相對有限,也依網紅經紀公司體量不同而情況不同。

在電商領域:

比如美妝類網紅的經紀公司或者類似於MCN(Multiple-channel-network,視頻網站Youtube旗下兼具內容管理、明星經紀、廣告代理等職能的新型組織,代表性公司有迪士尼的MakerStudio)這樣的公司——這些經紀公司更像是傳統意義上的經紀人,負責對接平台,分發網紅的內容。

一般情況下是通過做植入廣告和電商導購來進行銷售分成。即按照銷售結果進行分成。本質上是通過渠道影響力進行分成。

更大眾的網紅就像是一個有著巨大流量的廣告牌,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有展示功能的戶外廣告一樣。而垂直領域網紅更看重品牌調性,有可以代言的產品就進行代言,然後獲得收入。

比如像如涵這種公司,針對張大奕這種有巨大影響力的網紅,經紀公司還是負責管理網店、微博和直播等等任務。在這種情況下是沒有打賞的,因此主要依靠自己網紅旗下的電商網站去獲得抽成。

發展趨勢:網紅行業加速擴張,

群體內部分層

別以為網紅隻需要貌美如花,就可以賺錢養家,其實,一個成功的網紅的背後,有太多不為人知的付出。據知情人士透露,從“網紅”到“網紅經濟”要經曆IP打造、粉絲激活,產品供應、社交多遠化變現多個環節,每個環節又有多道工序。而在網紅經濟的流水線上,每一個環節不一定是隻憑個人努力,還需依靠團隊的艱苦奮鬥。

網紅經濟的崛起衍生出網紅孵化器等專業公司,這些公司既為現有網紅提供店鋪運營服務與供應鏈支持,也打造新晉網紅,提供從粉絲營銷、網店管理到對接供應鏈的一站式服務,典型代表是如涵和LIN家。

如涵網紅孵化過程

目前國內網紅經濟市場規模超過千億,伴隨著網紅盈利能力與商業價值的顯現以及微博、淘寶等大平台的支持,這片藍海將吸引更多人與資本的加入,在各垂直領域將會產生出一批專業的網紅經紀公司、孵化器或是平台。

長期而言,實力與條件不同的網紅群體將出現內部分層,各自配合不同的變現模式形成較為穩定的金字塔結構。一線網紅品牌化、打破生命周期,二三線網紅集團化、抵禦外界風險,而粉絲數量有限的達人走向微商。

結語:去年,阿裏巴巴集團CEO張勇在天貓雙11內部演講中提到:“雙11零點的時候,有一個意外驚喜,那一刻我們驚歎這股力量很強大,那就是網紅的力量。”

眼下,2017年的雙十一也馬上就要來了,網紅經濟能在其中貢獻多少價值,屆時也許透過馬雲爸爸的笑容就知道了~

部分資料來源:三聲、以太資本、財經、陸家嘴雜誌等

最後更新:2017-10-12 23:49:06

  上一篇:go 阿裏巴巴速賣通應用下載量一年暴增80% 向亞馬遜發起挑戰
  下一篇:go 天貓精靈開售後兩個月,阿裏巴巴發布 AliGenie 語音開放平台,主打語音技能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