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21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成都新都區社治委負責人公開電話號碼 要和村民加“微信好友”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衡潔 張紅霞)10月20日,時近中午,竹林壩壩會已進行近2個小時,新都區軍屯鎮白碾村村民與新13個區級部門進行的社區發展治理“求通民情”的座談會談興正濃。新都區委社治委副主任嚴建平深有感悟地發言:“社區發展治理是我們大家共同的事,要共同來往前推,請大家記下我的手機號碼,標注‘村民+姓名’後,就可以通過微信加為好友,直接聯係!”

別開生麵的坦誠對話取得了成功。村民所提8個問題逐一分項,得到了相關部門負責人的詳細解答,從政策到實踐、從當前到今後。家庭農場業主曾萬良激動地說:“問題回答得實實在在,都很見底,對我們鼓足幹勁向前發展,是一次非常強的‘充電’。”

提問無障礙 問題清單多涉“痛點”

這場竹林裏的壩壩會,地點設在白碾村的“幺店子”,農村裏人們在閑暇時愛聚在一起喝茶、聊天的場所,主題為“求通民情,願聞已過”,推動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問需於民。 “我剛剛升級當了外公,小外孫可以分到土地不?”

“村裏有10個家庭農場,區裏有沒啥規劃可以指導、支持農民發展?”

“能不能把空置的宅基地集中起來,發展集體經濟?”

“村公共服務資金能不能增加一點?”……

兩個小時裏,村民共問了8個問題,12個部門和鎮黨委負責人逐一作答。所問範圍涉及“三農”各個方麵,其中不少是現實工作中的“難點”“痛點”。

村民王清祥提了3個問題,一下“點”了6個部門負責人起身回複,他邊聽邊頻頻點頭,一旁的村民說:“原來的老上訪戶這下服氣了!”

新都區委社治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最初收集問題時,有人擔心如果放開來問,會不會問到一些很難解決的、曆史遺留的或是要很長時間才能解決的難題,大庭廣眾之下,會不會造成尷尬?社治委的態度是:事不避難,提問不設限,隻要是現實生活中遇到的;答不避難,回答無禁忌,隻要是工作範圍內的都以實相告。

真誠來推動 共建共治群眾是主體

10月20日,竹林壩壩會開門聽民情。“每一個提問者都獲得了掌聲”,這讓村民向雲意想不到,更讓他沒想到的是,每個部門的回答裏都有很多振奮人心的“幹貨”信息。

新都區農發局副局長張平介紹,將把白碾村打造成為以稻田蛙、稻田魚為特色的有機農業田園綜合體,今後要在村裏建一個優質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

針對村民曾清祥提出的“法律進社區”問題,新都區司法局相關人員回答說,白碾村駐村律師張曉東每月都會舉行一次“法治大講堂”,今年鎮上將建一個法治民情廣場,方便群眾集中聽講。

10月16日,新都區委中心組學習采取現場聽情況、集中研究的方式,共商社區發展治理。會上,新都區委書記許興國以明代哲人王陽明提出的“求通民情,願聞己過”,作為對社區發展治理的要求,希望各部門、各鎮(街)幹部帶著誠意上門問需,真心實意解決問題。

“壩壩會的形式很好,我們今後會多多舉辦這樣接地氣的活動,把問需問計會開到群眾身邊,讓群眾成為社區治理的主體。”新都區委組織部部長劉怒海在現場如是總結。

最後更新:2017-10-21 14:41:02

  上一篇:go 微信裏這些照騙行為也太“過分”了!真相竟是…
  下一篇:go 女性放不下一段情,微信上會有這些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