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36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券商組織架構悄然生變 合規風控力量“崛起”

又逢秋季證券公司招兵買馬時,與往年不同,券商組織架構在悄然發生變化,前後台業務出現調整,合規風控力量崛起。

從前台業務來看,券商業務部門的設置正在隨著市場的變動而調整。新三板市場逐步飽和,業務開始冷卻,部分券商新三板部門麵臨調整。近日中信證券撤掉新三板各分支機構執行團隊編製,將其全部並入總部投行。

而合規風控部門的力量正在快速崛起。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合規成為券商完善組織架構的一大方向。今年9月份,證券業協會發布了《證券公司合規管理實施指引》後,各家券商已先後開始內、外部招聘合規風控人才,少則十幾人、多則上百人。

根據證券業協會數據,截至目前可統計的119家券商,總從業人員約為34萬人。員工數量最多的為海通證券約為1.2萬名,金通證券從業人員數最少,為8人。小型券商沿著過去券商搭建組織架構的路子一步步追趕而來。

券商人員超34萬

當前中信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華泰證券、國金證券、平安證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等十幾家券商已開啟秋季高校招聘模式。華泰證券秋招超過100人、招商證券秋招92人、國泰君安招聘崗位超過了300個,大量新鮮血液將進入券商體係內。

曆經多年發展,券商係人員規模越加龐大。根據證券業協會數據,截至目前我國券商數量達129家,從可以統計的119家券商來看,券商總人數約為34萬人,其中員工數量在千人以上的券商達86家,千人以下的達33家。在119家券商中,證券經紀人數量約為9.2萬名、投資顧問約4萬名、保薦代表人約3400名、分析師約為2500名、其他一般證券業務約有20萬人。

一般來講,券商多采用事業部製、分公司與區域管理總部、母公司與子公司等3種架構形式將龐大的人員運轉起來。

在券商經紀、投行、資管和自營等傳統業務上,券商多采用事業部製。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事業部製有業務總部製、委員會製和事業部製等三種形式,比如方正證券分為經紀業務委員會、機構與銷售交易業務委員會、投資銀行業務委員會、自營業務委員會和資產管理業務委員會等。再如,西南證券將前台業務設置為經紀業務、資產管理、投資銀行和證券投資等四個事業部。

事業部製的薪酬機製多是能者多得、自負盈虧,其中尤以投行業務為盛。“項目組按照比例分享項目獎,這一模式在業內很普遍。通過一個投行項目賺取了費用按照‘三七分’的原則,70%上交公司、30%則歸團隊所有。”上海某投行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如此表示。

大、中、小券商在人員配備和組織架構搭建上的差異比較大。人員數量最多的為海通證券約為1.2萬名,其次為中信證券和廣發證券,人數均約為1.1萬人。人數最少的3家券商為興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高盛高華、金通證券,從業人員數分別為104人、72人和8人。

除了一些大型、中型券商的組織架構大體趨於穩定,小型券商也正在沿著過去券商搭建組織架構的路子一步步追趕而來。

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伴隨證券公司資本規模的增大和業務的擴張,證券公司的內部組織結構也從簡單轉向日益複雜化。一方麵,隨著業務從單一的代理買賣證券、股票的承銷上市發展到投資谘詢、以網上交易為主的證券電子商務、資產管理、兼並收購等新興業務,事業部製的內部組織結構在證券公司內建立起來。另一方麵,隨著證券業務從單一區域走向全國市場,證券公司之內的分公司、區域管理總部也紛紛建立起來,區域性的證券公司逐步走向全國化。

也有一些券商的相關部門雖在前期完善了公司架構,進行了職能安排,但是受限於後期客觀原因或人員缺失等原因,部分崗位仍是空缺。一小型券場外市場部董事總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他們設立了相關組織架構,但部分職能部門並未配備相關人員。

前後台業務調整

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今年秋季券商校招的崗位多集中在資產管理、固收部、信息技術中心、研究部、合規風控部門、市場研究部、清算部等部門。在券商不斷招兵買馬的同時,也有部分部門的人員麵臨較大的調整。

當前最引人注目的是新三板業務部門的變動。隨著新三板市場的逐步飽和,業務開始冷卻,自今年年初業內就盛傳部分券商要解散新三板部門。一位已從券商新三板部門離職的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相較去年,今年新三板業務已經沒有多少“好業務”了。

近日,中信證券對新三板業務部門的架構進行了調整,保留新三板業務部作為公司一級部門的存在,撤掉各分支機構執行團隊編製,將其全部並入總部投行。

從前台業務來看,券商的業務部門設置正在隨著市場的變動而調整。博大資本行政總裁溫天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證券公司選定的服務領域、服務對象與服務方針對其組織結構有重要影響。證券公司要選擇適合自己發展階段的組織結構,並且需動態調整組織結構,使其適應公司成長的需要。

溫天納表示,過去幾年券商不斷推出創新業務,隨之而來的是搭建並完善“超級金融市場”的組織架構,但這種創新的步伐和組織架構的快速發展引發了部分問題。現在 “合規”成為券商完善組織架構的一大方向。

從現實層麵來看,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券商合規風控的力量在與日俱增。以中信證券為例,中信證券在2017年半年報中詳細披露了合規風控體係的構成,這在券商半年報中尤為少見。

中信證券表示,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對總體風險進行監督;在公司層麵,資產管理委員會、資本承諾委員會、風險管理委員會和產品委員會等四大委員分別對自有資金投資、承銷業務的資本承諾和企業融資類業務、公司日常風險的監管、產品服務和投資者適當性等方麵進行風險把控。在業務層麵,前台業務部門、公司風險管理部、公司稽查部對具體業務進行合規和風控的把控。

在部分券商重申並調整合規風控的整體架構之際,在前台業務層麵合規的力量再次被提至新的高度。9月8日,證券業協會接連發布了《證券公司合規管理實施指引》和《證券公司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製指引》,一時間營業部、投行部兩大業務條線的合規製度和合規人員的設置再次升級。

上海某大型券商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合規業務上,證券公司對合規製度的重視度有分化,內部控製建設良莠不齊,大型券商更重視合規和風控,中小型券商為衝業績、爭排名在合規和風控上有所放鬆。這使得合規、風控對業務介入的廣度和深度有所不足、內部控製執行不到位、有效性有待提高。”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投行的合規風控將再次升級。

以營業部為例,在過去半年中營業部配備合規人員成為一大主流,但在具體的設置中也麵臨一些問題。某中型券商合規部人士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新設立的營業部如何配置合規人員的問題是比較困惑的,這不是給錢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一個全方位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秋季高校招聘中, 國信證券根據今年10月1日起實施的新規中的要求,增加了總部的合規管理人員崗位。

最後更新:2017-10-26 21:33:31

  上一篇:go 衛計委:全麵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各項新要求
  下一篇:go 長盛軸承、振江股份、東宏股份網上申購中簽結果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