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09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深港通開通一周年 A股國際化邁入新征程

研究推動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證券範圍,優化交易日曆安排,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多的資產風險管理工具。創新融資工具,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金融資源優化配置,提升對國際創新資本的集聚效應和定價能力,建設世界領先的創新資本形成中心。

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啟動,宣告A股國際化進程邁入新階段。

開通運行一年來,深港通業務運作平穩有序,跨境監管合作順暢,市場建設邁出積極步伐,市場服務全麵深入展開,有力地提升了A股市場的國際競爭力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更重要的是,作為聯接兩地資本市場與投資者的重要紐帶,深港通充分展示了中國經濟轉型和創新發展的活力,彰顯了我國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堅定信心。

市場各方合力

不斷夯實市場發展基礎

截至12月4日,深港通累計交易金額達1.29萬億元,其中深股通交易金額8821.41億元,港股通交易金額4126.35億元。深股通日均交易金額由開通首月的15.41億元提升至最近一個月的73.77億元,增幅379%,港股通日均交易金額由開通首月的4.54億元提升至最近一個月的38.4億元,增幅745%。深股通和港股通日均額度使用占比分別為5.25%和5.58%。

數字的背後,是市場各方一年來把握深港通發展機遇,積極參與國際市場,加強與國際接軌,提高規範運作水平,拓展業務空間,完善服務體係,市場基礎和環境持續改善,從投資者、上市公司、證券經營機構、市場結構等多角度,為資本市場的全方位健康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首先,深港通豐富了投資標的,便利投資者資產配置,使投資者更好地共享兩地經濟發展成果,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跨境投資及風險管理需求。

其次,深港通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參與深市交易,推動了深市上市公司提高規範運作水平。從運行情況看,境外機構投資者普遍關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成長性,重視公司治理情況和信息披露質量,對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目前,深市上市公司日均停牌家數同比大幅下降,較去年同期降幅達23%,一年來,13家深股通公司開展了境外機構投資者走進上市公司活動,與境外機構投資者進行麵對麵交流,主動回應市場關切。

第三,深港通推動了兩地證券經營機構發展國際化。兩地證券經營機構以深港通為契機,探索擴大經紀、研究和谘詢業務的覆蓋範圍,開發以深港通標的為基礎的創新產品,業務範圍和國際運營能力得到有效拓展。兩地券商研究覆蓋率得到有效提升,以深滬港通為主題的基金數量已超百隻。

數據顯示,一年來,市場各方積極參與深港通,目前已有97家證券公司、57家基金公司、19家資管公司參與港股通,有134家香港經紀商參與深股通交易,較開通初期82家增加63.4%。

第四,深港通進一步優化了A股的投資者結構,促進了價值投資理念的形成。深股通參與主體多為境外機構投資者,以長期價值投資為主,具有較強的引領示範作用,在推動深市投資主體多元化和結構優化的同時,傳播價值投資理念,引領市場健康發展。一年來,境外機構參與了748次股東大會投票,涉及314家深市上市公司。

國信證券經紀事業部副總裁徐敬耀指出,深港通開通這一周年,港股走出了多年不見的“大牛”行情,包括國信證券在內的參與港股通業務的券商和投資者都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也給我國證券行業和證券市場帶來了一些新的變化。就整個證券行業而言,南向資金與北向資金的流動,實現了兩地資本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讓上市公司的價格評價體係更趨於合理;隨著兩地市場的互聯互通,給證券行業拓展了新的發展空間。

深交所積極推動

資本市場國際化發展

作為一線監管機構,深交所積極把握深港通帶來的機遇,不斷豐富完善跨境資本服務機製,健全境內外投資者服務體係,全麵提升跨境資本服務能力,強化跨境監管合作,為深港通保駕護航,積極推動資本市場國際化發展。

麵向600多家境外投資機構,累計舉行123場次全球路演和網絡聯合路演活動;持續推廣L2行情數據,提供“互動易”英文服務,建設上市公司英文黃頁;舉辦了9期境外投資者走進上市公司活動、6場反向路演,覆蓋800多名境外投資機構代表與100家深市上市公司……過去的一年,深交所以深港通為契機,在信息推廣、完善信息服務、提升投資者關係管理等方麵,探索跨境資本服務新模式。

在投資者服務方麵,深交所以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為核心,構築投服新平台。具體包括:持續完善股東大會等相關規則,便利境外投資者行使股東權利;開辟“分析易”港股通專區,幫助境內投資者了解港股上市公司並熟悉規則;編製形式多樣的投教宣傳材料,通過多渠道提示製度差異,強化投資風險揭示;推動投資者教育服務實現境內向境外的延伸。

在監管方麵,深交所通過以建立跨境看穿式監管體係為依托,護航互聯互通新發展。一是落實兩地證監會達成的共識,推動建立北向交易看穿式監管機製。目前,香港證監會和港交所已向市場正式公布投資者識別碼製度,各方反映積極正麵。北向投資者識別碼製度的建立,與全球其他主要市場采取類似措施相符,將有效消除投資者跨境監管套利空間,為打擊跨境違法違規行為提供有力支持,對維護透明、公平的市場環境,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等具有重要意義。二是強化盤中實時監控,重點關注跨境操縱、中小市值股票炒作、跨境資金流動等問題,提升跨境違法違規線索發現能力。一年來,兩地互相提請調閱賬戶信息近50次。三是持續深化跨境監管協作,提升跨境監管效率。深港通開通至今,已經召開4次季度聯席會議,各方就市場監察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充分溝通,探討解決方案,跨境監管合作機製不斷完善。

對外開放不斷擴大

A股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升

深港通是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又一新的重大實踐,拓展了境外投資者參與A股市場的通道和範圍,擴大了人民幣資金的投資渠道,將金融業雙向開放推向新高度,得到了國際市場廣泛認可。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深港通一周年:資本市場國際化新征程”主題座談會上強調,開通深港通,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中國金融對外開放的一項重大決策,是中國資本市場在資本項目走向完全開放前實現市場間聯通的重大創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金融對外開放領域的重大實踐。互聯互通機製可複製、可推廣,是我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成功案例,為國際資本市場創新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它的順利開通和平穩運行,大幅提升了A股市場對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促成A股納入明晟(MSCI)基準指數。

資料顯示,今年6月21日,A股被宣布將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深股通持股市值規模從宣布當日的1001.53億元上升至目前的1862.79億元,升幅為86%,持股市值占比從宣布納入當日的0.64%上升至12月4日的0.79%,日均交易金額也從6月份的38.29億元增至最近一個月的73.77億元,A股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作為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之間的橋梁,深港通還進一步鞏固了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目前,深港兩地的資金流和信息流加速融合,提高了香港的國際資產配置效率,香港市場的流動性和活躍度明顯提高,在促進內地和香港特別是粵港資本市場共同發展的同時,為深化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優化互聯互通機製

開啟國際化新征程

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全麵深化改革和推動形成全麵開放新格局進行了戰略部署,開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新征程。資本市場作為現代經濟的血脈,承載著新的曆史使命和責任擔當。

一是推動跨境資本形成,服務全麵開放新格局。圍繞“一帶一路”和成熟市場兩條主線,推動跨境資本形成。聯合證券經營機構共同拓展“一帶一路”沿線資本市場合作空間,發揮證券業、金融業合力,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和工具,積極支持“一帶一路”倡議。建設跨境資本服務平台,延伸特色服務鏈條,引導中國企業通過資本運作,積極有效利用外資、融入全球創新鏈,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務支持,支持有條件的證券經營機構依托交易所跨境平台走出去,開展跨境業務,提升國際競爭力。

二是優化互聯互通機製,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研究推動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證券範圍,優化交易日曆安排,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多的資產風險管理工具,不斷推動互聯互通機製優化發展。發揮市場、技術、服務和區位等方麵特色優勢,擴大與港澳金融市場的設施互聯互通,探索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發展思路,不斷拓展與港澳資本市場共同發展的路徑和渠道,支持兩地證券經營機構依托互聯互通做大做強,形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市場規則兼容互認,跨境服務便捷高效,監管信息充分共享”的緊密合作關係,實現粵港澳金融競合有序、協同發展。

三是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建設世界領先的創新資本形成中心。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融資工具,強化投資者保護,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金融資源優化配置,提升對國際創新資本的集聚效應和定價能力,建設世界領先的創新資本形成中心。加強國際合作與推廣,增強在國際組織中的參與度,提升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為企業充分利用國內外市場和資源,提高全球配置效率提供精準服務,建設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匹配的全球資源配置中心。

深交所有關負責人表示,深交所將在認真領會黨的十九大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的基礎上,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中國證監會各項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勇於開拓,敢於擔當,運用深港通成功經驗,著眼於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發展,紮實推進各項工作任務,建設成為支持實體經濟、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基礎平台,奮力開創國際化發展的新局麵。

(原標題:深港通開通一周年 A股國際化邁入新征程)

最後更新:2017-12-05 06:04:20

  上一篇:go 看好消費和製造板塊 基金跨年布局“大”同“小”異
  下一篇:go 中概股多數下跌 穩盛金融大跌5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