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88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馬化騰、王思聰、俞敏洪都不看好,這個新領域最近倒閉了2家企業,都沒活過1年

投資界——

中國創業與投資第一門戶

進入下半場更應該慢下來,此次樂電的停運以及更早的一係列共享充電寶項目退出市場給這個行業敲起了警鍾:上半場的資本狂歡結束,下半場洗牌淘汰來臨。下半場或許會出現強者恒強、哀鴻遍野的局麵。

作者|張弘一

來源 |中國企業家雜誌

(ID:iceo-com-cn)

“基本不關注這個市場了。”梅花天使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說,“太多湧入,一擁而上,就失去了當初的投資價值。”

他指的是共享充電寶的投資。

10月11日,共享充電寶項目樂電宣布停止運營,並收回所有充電寶設備,又一次將共享充電寶的話題推到風口浪尖。樂電與街電類型相似,均是固定場所下的可移動型充電寶。今年3月份上線後,在杭州鋪設了近200台設備,覆蓋公交站、商場、KTV、酒店等場所。

短短半年後,樂電宣布退出,停運公告一出,外界對這家倒閉的共享充電寶公司及其創始人蜂擁跟進,樓瑩瑩有點“受寵若驚”。樓瑩瑩是杭州兔兔幫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兔兔幫是樂電項目的運營方。

但樂電並非首家倒閉的共享充電寶企業。

一位不具名的人士告訴中國企業家雜誌(ID:ieco-com-cn),共享充電寶領域真正停業的第一家是河馬充電,該人士進一步透露,該項目已於今年6月停止運營。該項目的投資方之一吳世春則證實了河馬充電的“夭折”——去年年底投資試水,四五個月後,他勸服創始人將項目清算退出。正如前文所說,目前吳世春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到別處。

但更多的行業動蕩似乎還在醞釀。9月25日,Hi電內部員工在網上曬出一份《調崗通知書》,並爆出Hi電全麵收縮線下推廣團隊的裁員內幕。甚至有爆料稱,投資人曾因業績未達要求中斷款項,致使Hi電出現短期的資金鏈斷裂,在7月中旬曾出現停運狀況。而Hi電CEO劉文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此予以否認,並表示公司業務一切正常,強調裁員風波是“子虛烏有”。

腳步太快?

自誕生以來,共享充電寶就被外界各種質疑,不看好的、看好的大有人在。

不看好的聲音最High時出自今年5月,聚美優品的陳歐斥資3億元投資街電項目後,王思聰卻不惜以“吃翔”為賭注,表達對共享充電寶的不看好——“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就吃翔,立帖為證”,引發了網絡討論。

同樣不看好的人還有俞敏洪,他在今年的亞布力論壇上說,盡管認識做共享充電寶的老板,但依然認為他做不起來。馬化騰曾在今年4月20日直言,“共享充電寶到底靠譜不靠譜,很多人都看不準。”雖然看不準,但他說騰訊也在看共享充電寶項目。事實上,早在今年4月10日,智能共享充電寶公司小電宣布已獲近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其中就有騰訊的身影。

當初,河馬充電CEO王潤之所以選擇切入這個市場,是因為看到了共享充電寶高頻剛需、目標人群廣泛、一元起步回本迅速、邊際成本低等特點。同時,他對這個市場的未來持有樂觀態度——“未來這個生意,不會一家獨大,而是可以多方共存的。”而最終,該項目卻難逃夭折的命運。

樂電的投資方之一盈動資本創始人項建標投資人也表現得相對“樂觀”——“未來是一個物聯網時代,智能共享充電寶會成為移動端的流量入口,‘廣告+支付+數據’是未來這個行業的核心優勢,很有想象空間。”同時他也指出,任何想象空間都是基於用戶量,有了用戶之後再去做迭代,目前,行業發展的春天還遠未到。

而退出樂電項目的樓瑩瑩回複中國企業家雜誌(ID:iceo-com-cn)稱,樂電的退出不代表其餘幾家共享充電寶就失敗了。他認為,目前大家的腳步太快了,很多方麵如使用頻率、投放場景、產品安全等需要良好的調整。其言外之意是,共享充電寶一直沒有找到合理的盈利模式。早在今年4月,他就對外界坦言,僅僅依靠充電寶租賃是比較難實現盈利的,更何況接下來會有更多競爭者的加入。

一些早期看好並進入的資本也漸漸回歸理性,乃至退出。河馬充電的投資方之一吳世春分析,早期充電寶設備免費入駐場地(如店鋪、商場等),相當於為商家提供增值服務,成本中並不包含入場成本。在這種情況下,他認為共享充電寶的財務模式是成立的。

而到了今年三、四月份,大量資本湧入,加上媒體爆炒,商家開始收高昂的入場費,“財務模型一下不work了,充電寶一小時一塊錢,單價太低,每一個投放進去的充電寶都是賠錢的”。他立即勸服創始人停止項目、清算退出。

吳世春說,“這個行業最致命的一點就是門檻太低,過剩嚴重。”他認為,共享充電寶總體上是一個很差的生意模式。相比單車市場,共享充電寶是一個不大的市場,容量相對小,一旦很多創業公司湧進這個市場,就迅速變得無利可圖。此外,從技術角度來看,這種鋪出去的硬件很難升級,靈活性差。

瘋狂過後

在資本的驅動下,今年上半年確實有越來越多的玩家瘋狂入局,融資盛況絲毫不亞於當年共享單車。最瘋狂時,出現了“40天12億資本入局”。在這些入局的投資機構中,不乏IDG、紅杉中國、騰訊投資、順為資本等知名投資企業的身影。

進入下半年,一方麵,資本由瘋狂進入沉寂,雖不再如上半年那般瘋狂,但並未放下布局的腳步。從七月至今,相繼有怪獸充電、放電科技、充充等宣布融資的消息。

另一方麵,在資本的助推下,小電、街電、來電等這些入局較早的玩家也已具備規模優勢,同時他們也嚐試在通過移動互聯、大數據、物聯網等高新科技來布局,同時加快擴大規模的速度。街電CEO原源表示,“這輪洗牌的速度和規模比判斷的要更快,這也意味著共享充電寶的規模效應非常重要。街電目前布局情況良好,友商出局的消息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信號,讓我們繼續鞏固已有領先優勢,跑得再快一點。”

業內人士則認為,進入下半場更應該慢下來,此次樂電的停運以及更早的一係列共享充電寶項目退出市場給這個行業敲起了警鍾:上半場的資本狂歡結束,下半場洗牌淘汰來臨。下半場或許會出現強者恒強、哀鴻遍野的局麵。

在上述不具名人士看來,“目前行業出現這些狀況,僅僅隻是中場休息而已”。他認為,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四強已經出現:街電規模第一,小電日訂單數第一,來電效率第一。這三家日均收入基本一致,不相上下。另外,怪獸充電背靠紫米供應鏈,產品質量不錯。

共享充電寶的未來會如何?

吳世春認為,在資本的推動下,其他玩家還會繼續打仗,商家的心態難以恢複,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要想實現盈利仍舊困難重重。

如今轉戰新零售體驗的樓瑩瑩認為,充電寶有可能會朝著數碼盒子等智能化方向發展。

更多新聞請打開投資界小程序

最後更新:2017-10-17 12:53:13

  上一篇:go 諸葛亮為何就是不待見魏延?真相讓人憤怒!
  下一篇:go 林更新送辣條、佟麗婭請火鍋……他們對粉絲的寵愛都在吃的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