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10 返回首頁    go 搜狐


A股碳纖維第一股光威複材登陸創業板

碳纖維第一股光威複材9月1日正式登陸創業板,公司十餘年在碳纖維領域持續自主研發,目前擁有碳纖維行業的全產業鏈布局,是國內生產品種最全、生產技術最先進、產業鏈最完整的碳纖維行業龍頭企業之一。公司提出,在現有的產銷規模基礎上,三年內實現產能和銷售的較大增長,進一步鞏固公司在國內碳纖維行業的領先地位;計劃在未來十年左右時間內,力爭發展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碳纖維、複合材料、相關製品以及關鍵設備供應商。

作為新材料領域的尖端產品,當前A股市場雖然有以碳纖維作為業務的上市公司,但純粹以碳纖維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尚屬空白。光威複材的上市將改變這一現狀,成為A股市場純粹的碳纖維概念股。

碳纖維具有密度比鋁低、強度比鋼高、耐腐蝕、耐高溫的特性及良好的可加工和可設計性,在國防軍工及民用領域均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是發展國防軍工與國民經濟的重要戰略物資。從“十一五”“十二五”直到“十三五”時期,碳纖維作為戰略新型材料連續被列入國家五年發展規劃,受到國家政策的鼓勵與支持。

從全球範圍來看,碳纖維行業極高的技術壁壘、巨額的資金投入使得國際上真正具有碳纖維研發和規模化生產能力的公司屈指可數。目前在全球領域,日本是全球最大的碳纖維生產國,世界碳纖維技術主要掌握在日本公司手中,其生產的碳纖維無論質量還是數量上均處

於世界領先地位,日本的三家企業目前擁有全球丙烯腈基碳纖維50%以上的市場份額。美國是繼日本之後掌握碳纖維生產技術的少數幾個發達國家之一,同時又是世界上最大的丙烯腈基碳纖維消費國,約占世界總消費量的1/3。

我國在2005 年後,隨著國家出台相關扶持政策,碳纖維產業駛上發展快車道。但我國碳纖維行業目前仍處於初級階段,競爭尚不充分,掌握碳纖維研發核心技術並能夠實現穩定、成本可控的規模化生產的企業較少。

光威複材在碳纖維領域耕耘多年,持續斥巨資投入研發,確立了行業的領軍地位。公司2005年成為國內第一家實現碳纖維工程化企業,打破了國外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2008年初步實現航空用碳纖維國產化目標。2010-2013年間,公司突破T700級碳纖維工程化關鍵技術,主持起草了《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國家標準,確立了行業領軍地位。2014年至今,公司開始進行更高性能碳纖維的研製,其中2012年公司開始研製T800級碳纖維,2013年開始M40J級及以上高模碳纖維的研究,掌握了M40J級碳纖維工程化生產的關鍵設備與技術,2015年初將高模型QM4050(M55J級)碳纖維、高強型QZ6026(T1000級)碳纖維、低成本生產幹濕法紡絲技術等世界領先的碳纖維產品和技術列入下一步的科研攻關目標。

從披露數據來看,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1-6月,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7953.71萬元、9193.64萬元、10995.11萬元和

6420.68萬元,占當期利潤總額的比重分別為122.69%、45.91%、52.1%和37.4%。目前,公司已掌握了深厚的碳纖維、碳纖維織物、碳纖維預浸料、碳纖維複合材料及製品製備技術和碳纖維核心設備製造技術,已完全具備碳纖維產業化生產能力,碳纖維織物、碳纖維預浸料批量化生產的能力,碳纖維複合材料及製品從材料研發、結構設計到工藝製造的開發能力,碳纖維及碳纖維複合材料生產設備製造及生產線建設能力。在市場方麵,公司及相關產品自2005年以來經曆了十年的研發、驗證及生產曆程,形成了軍品的穩定供貨局麵,確立了市場先入優勢,形成了較高的市場壁壘。

目前,隨著碳纖維應用成本的下降、下遊應用技術不斷提升,碳纖維潛在市場正不斷向汽車工業、能源裝備、醫療器械、工程機械、交通運輸、建築及其結構補強等領域拓展。碳纖維需求將不斷擴大,民用潛在需求空間較大。為實現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發展目標,公司提出了將以高性能碳纖維為核心產品,堅持“高強”、“高模”、“低成本”的“兩高一低”發展戰略,重點為航空航天、能源、交通、海洋工程、體育休閑等領域提供先進碳纖維複合材料及其製品;堅持軍民品互動發展,逐步擴大軍品核心技術在民用市場的應用。

公司此次首發募投項目即是公司這一戰略的落實。根據公告,公司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投資建設“軍民融合高強度碳纖維高效製備技術產業化項目”、“高強高模型碳纖維產業化項目”及“先進複合材料研發中心項目”。通過項目建設,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研發實力、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生產能力、提高綜合競爭力。

我們還為您推薦了一些很受歡迎的文章如下:

最後更新:2017-10-07 23:36:45

  上一篇:go 散戶必學 135戰法技巧把握精準賣點 學會不被套
  下一篇:go A股預言帝:市場向著更高的地方遙望,下周走勢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