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搜狐
華塑控股“寒冬”繼續:欠款近億元引深交所關注

停牌重組已近半年的華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0509.SZ,以下簡稱“華塑控股”)又因被“催債”而引起各方麵關注。據悉,華塑控股欠下近1億元巨債,引起深交所問詢。而債主表示,隻要華塑控股能按時償還本金3000萬元,並以控股股東對剩餘欠款做擔保,便免除2400萬元應付利息。
2017年12月30日,華塑控股發布公告稱已完成上述條款,並因利息減免獲得2400萬元收益。業內人士指出,這筆收益到賬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華塑控股2017年提振業績的燃眉之急。因為,2016年華塑控股淨利潤為負,2017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則虧損1545.16萬元。倘若2017年不能扭虧為盈,華塑控股將麵臨被“ST”的風險。
針對上述債務形成及減免利息收益對公司整體盈利影響,《中國經營報》記者隨即聯係了華塑控股相關部門,截至發稿時間,未獲對方明確回複。
九年欠下近億元債務
2017年12月28日,華塑控股發布一份《關於欠款及減免利息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的公告表示,四川宏誌實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四川宏誌”)對華塑控股享有債權本息合計9972萬元,其中本金5990萬元,利息3982萬元。
根據《通知》內容,倘若華塑控股在2017年12月29日前償付本金3000萬元,且華塑控股控股股東西藏麥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為剩餘欠款本金及利息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則四川宏誌將免除對華塑控股的應付利息24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情況隨即引起了深交所的注意。《通知》披露當天,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華塑控股說明四川宏誌對你公司之債權的形成原因、利息計算方式、你公司資產負債表中是否予以確認及其會計處理依據、你公司未還款的原因,以及對方利息減免金額的確定依據等相關問題。
事實上,這一債務的形成需上溯到9年前。記者查閱華塑控股往期公告發現,2009年2月,華塑控股與四川德瑞房地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瑞地產”)簽訂《房地產委托開發協議》,約定華塑控股應在2011年4月30日前取得政府同意將三宗土地變性及依法轉移,並將相關批文交予德瑞地產。否則,華塑控股必須按照農業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3倍賠償資金占用損失。
後因華塑控股未能履約,德瑞地產將其訴至法院。2015年12月底,華塑控股發布公告稱收到德瑞地產《通知書》,德瑞地產同意免除公司2000萬元債務,公司僅需於2016年1月31日前向四川德瑞支付1.58億元,其他責任概不追究。
不過,華塑控股並未向德瑞地產償清債務。2016年1月,德瑞地產將公司的總債權中的部分分別轉讓給了四川宏誌、陳姝宇、楊利軍、鮮果、冷奕等人。之後,於 2017 年 9 月 20 日與鮮果、2017 年 11 月 16 日與陳姝宇、2017年 12 月 8 日與冷奕、2017 年 12 月 22 日與楊利軍分別簽訂《債權轉讓協議》,上述4位已將對華塑控股的債權轉讓給四川宏誌。至此,華塑控股欠四川宏誌本息合計 9972.03萬元。
隨後,華塑控股於2017年12月30日披露公告稱,公司收到宏誌實業送達的《確認函》,根據函件內容,華塑控股已完成上述《通知》中償付本金3000萬元、控股股東做保的條款,從而將減免利息計入當期收益2400萬元。
重組與盈利的攻堅戰
為解決曆史遺留問題帶來的經營隱患,華塑控股似乎正在重點推進盈利與重組的進行。
據了解,隨著2013年,成都麥田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麥田投資”)進駐華塑控股,公司業務也開始由原來的塑料建材向園林方向轉型。遺憾的是,園林業務在公司的整體營收中占比並不高。2015年、2016年園林行業的營收占比分別為7.37%、0.41%。華塑控股甚至直言,公司的園林業務經營規模一直難以做大,盈利狀況堪憂。
公開資料顯示,從2002年開始,華塑控股扣非淨利潤連續15年為負數。15年中,華塑控股分別在2002年、2004年、2005年、2008年、2009年、2011年、2012年、2014年、2016年共9年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負。2017年前三季度,華塑控股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虧損1545.16萬元。
也就是說,假如2017年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仍為負數,華塑控股將麵臨股票被“ST”的風險,甚至經濟學家宋清輝坦言這隱藏退市和清算風險,投資者需要謹慎。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就促使華塑控股必須在第四季度想辦法提振業績,而前述那筆2400萬元的收益到賬,或對扭虧為盈起到很大的助力。
其實,在此之前華塑控股曾被指有進行利潤調節之嫌。2017年12月初,華塑控股發布公告表示,為實現公司戰略調整,提升公司經營業績,改善公司資產質量,公司與單學軍(自然人)簽訂協議,以3000萬元的價格轉讓公司持有的深圳前海金融票據報價交易係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海票交公司”)20%股權。
奇怪的是,截至2017年9月30日,前海票交公司最近一年及一期的淨利潤均為負,淨資產為2430.59萬元,而由本次交易作價推算前海票交公司 100%股權的作價為15000萬元,擬轉讓股權增值超5倍。此次股權轉讓也引起深交所關注。
另外,2017年3月麥田投資的股東康道鴻浩公司作價11億元將麥田投資整體賣予浦江域耀,華塑控股也於4個月後停牌重組,至今已近半年,但因子公司訴訟糾紛而不得不修改出售資產標的。
據悉,2017年2月,由於旗下子公司南充華塑型材有限公司、南充華塑建材有限公司涉訴,渝中法院裁定查封、凍結被告華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價值1000萬元的財產,同年11月解除凍結,而當時華塑控股並未予以披露。11月23日麥田園林7.15%股權再次遭凍結。
截至2018年1月4日,就股權凍結事宜,華塑控股表示,與渝中區法院仍在進行溝通,溝通結果存在不確定性。為確保本次出售資產交易順利推進,經與麥田園林交易對手方協商,公司決定對出售資產標的稍作調整:原計劃出售資產為公司持有的麥田園林100%股權,現調整出售資產為不低於 92.85%(含本數)的麥田園林股權,本次調整不構成對重組方案的重大調整。
(原標題:華塑控股“寒冬”繼續:欠款近億元引深交所關注 利息減免獲益或助年報扭虧為盈)
最後更新:2018-01-14 06: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