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23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李白杜甫算啥,這個小人物寫出了大唐第一勐詩!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比如唐詩,即使久負盛名如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的李白、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杜甫、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王維、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白居易

也並不代表他們的每一首詩就是全唐詩中的一、二、三名。

小編倒覺得,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很多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某一首唐詩也會讓你拍案叫絕!

01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王翰《涼州詞》

王翰應該是為邊塞詩人,而生卒年份卻不清楚。

還有寫出千古絕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張若虛,

他的這首《春江花月夜》經常在仲秋和春晚出現,可知道張的又有幾人?

這首詩被稱為是“孤篇壓全唐”、“盛唐第一詩”,聞一多先生說它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02

圈內還有個說法,“古今第一律詩”指的是崔顥的《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滄浪詩話》:“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

《唐七律選》:前人品此為唐律第一,或未必然,然安可有二也。

也有以杜甫《登高》為“古今第一律詩”的說法。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

楊倫《杜詩鏡銓》:高渾一氣,古今獨步,當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

03

看了這麼多文字,真是太費眼,小編以為,好的唐詩一定是信手拈來,婦孺皆知的,比如這首流傳千古的《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

很多三歲孩子都會背誦,而且大氣磅礴,意境高遠!

堪比李白的《朝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甚至小編認為,從胸懷境界而言,詩仙李白還稍遜一籌。

詩的作者叫王之渙,他有兩個好基友——人王昌齡和高適,後兩位都堪稱大唐最負盛名的邊塞詩人。

王昌齡的詩有多恐怖?還記得那首《出塞》嗎?

其一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其二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振,匣裏金刀血未幹。

這首詩讓李白的七言絕句黯然失色,堪稱七言絕句裏麵的霸主。

還有高適《別董大》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一句足以擊碎唐朝所有的離愁別緒,讓人豪氣頓生。

而孟郊的《登科後》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其歡喜之態,唿之欲出!

王維雖然喜歡做禪詩,而這首《少年遊》卻是難得的任性遊俠之作:

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係馬高樓垂柳邊。

當然小編還是喜歡王之渙更多一些,比如這首《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與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有異曲同工之妙!

真是讓人想叫上基友,喝上兩壺,不醉不歸啊!

04

唐詩都這麼好,寫作是否有什麼套路?

有好事者進行了大數據分析,竟然發現了一個秘密,

比如:

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國恨”。

王之渙的“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昌齡的“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維的“西出陽關無故人”。

韋應物的“野渡無人舟自橫”。

李商隱的“不問蒼生問鬼神”……

原來,好的唐詩最後一句都是否定句啊!

難道不用否定句就成不了第一嗎?

答案肯定是:能。

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詩人,他做到了。

他寫出了無數人都堅持認為唐詩排名第一的詩。

這個小人物叫張繼,那首詩叫做《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可能詩裏麵有個姑蘇的緣故,小編總是把這首詩誤認為是蘇軾作的,你有沒有?

傳說這首詩是張繼第一次高考未中,夜宿蘇州而寫。

當時他有一個心愛的姑娘叫“小芳”,張繼是個窮屌絲,小芳姑娘卻是名門閨秀,但是二人愛的熾烈,奈何“此事古難全”,小芳的父母提出一個條件,隻有張繼高中才能娶到小芳。

誰知造化弄人,那次張繼確實落榜了……

當他孤身一人,麵對這無邊黑夜,無邊落寞,回顧過往,觸景生情,之後千古名篇就這樣誕生了!

這首詩的意境就是——孤獨淒美。

可能悲劇比喜劇更能打動人吧。

當然悲劇若能反轉,就會更吸引人,複讀一年後,張繼高中進士,

隻是: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

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首是崔護的,但足以表達張繼當時的心情

小芳真的就成了“小芳”,從此情人變路人……

《唐詩品匯》把這首詩列入“接武”一級中。以後曆代詩選,無一例外都收入此詩,直到《唐詩三百首》,傳誦於眾口。

僅此一首詩,張繼名垂千古!

有必要再認識下這位張繼(約715~約779),字懿孫,湖北襄陽人,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登進士,後為鹽鐵判官,一生勤政愛民,為官清廉。

當然,唐詩是絢爛多彩的,《俠客行》、《將進酒》、《望嶽》、《絕句》……一千個人心目中,可能有一千首自認為最好的唐詩。

你心目種的第一唐詩是哪首?歡迎留言。

【特別鳴謝】安瀾藝術館劉館長提供的畫作。

文/金沐易經 山東省民俗學會會員

最後更新:2017-10-08 14:19:02

  上一篇:go 最新!中國首富又換人,居然不是馬雲、王健林!身價395億美元……
  下一篇:go 《奔跑吧》鹿晗胖迪甜蜜互撕,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