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60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小藍單車”走入“生死困局” 工資拖欠押金難退

在資本市場,有句話說“老大和老二打架,結果老三死了”,這句話如今應驗在了曾被稱為共享單車市場份額排名第三的“小藍單車”身上。從本月初開始,關於小藍單車押金無法退還、押金入口消失、退款電話一直忙音、甚至拖欠員工工資等問題引發熱議。小藍單車自身不光雙腳踏入經營絕境,而且也很快陷入一場輿論的風暴當中。

曾經風光無限準備在這個行業大幹一場的小藍單車,為何如今潦倒到人去樓空、押金難退、資金斷裂的地步呢?這個行業是否正在麵臨“洗牌”風暴?

創始人發聲承認創業失敗:我錯了

16日傍晚,“小藍單車”創始人李剛通過媒體對外發表了一份聲明,而這也是小藍單車“倒閉”風波愈演愈烈後,其創始人首度公開發聲。

救命稻草?拜客出行“接盤”小藍單車

李剛表示,小藍單車已與拜客出行達成了戰略合作,將由拜客出行全權代理小藍單車未來的運營,用戶可以一直使用該app,另外拖欠的員工工資也表示會盡快解決。

李剛:市場凶險 我心智太幼稚

同時,李剛還談到了自己失敗的原因,他說,“再好騎的產品,在缺少了多元化資本支持和良好的財務規劃能力時,都顯得無力。”他甚至還使用了“市場凶險、心智太幼稚”這樣的表述。這篇聲明中,對眾多用戶普遍關心的“押金是否退還”、“如何退還”等問題,隻字未提。

用戶抱怨199元特權卡、99元押金難退回

2016年12月19日,小藍單車落地成都,而眼下項目落戶還不到一年,不僅宣布創業失敗,更讓消費者糟心的是,之前交的押金和花錢買的特權卡可能都拿不回來了。記者了解到,小藍單車剛麵世時,每位用戶都需要交99元的使用押金。不過今年3月,小藍單車推出了半年特權卡,用戶隻需要花費199元,並在有效期內任意有6天騎行記錄還不申請退押金,那麼180天後這199元就可以全額返還。然而,眼下,不論是99元的押金,還是199元的特權卡都出現了退款難題。

大量投訴 官方回應隻停留在10月

成都市民周女士就是投訴用戶之一,她的押金退款遲遲未能解決,而周圍遇到這樣情況的用戶還有很多,大家都在質疑公司運營是不是出了問題。

小藍單車用戶周女士:小藍單車我大概是過了國慶就聽他們說(有問題),我就想把我那個半年卡199退了,一直退不出,押金顯示是退了,但是根本就沒到賬。

記者登陸小藍單車官方微博,發現下麵留言中基本上都是在抱怨退款問題的。“人工客服電話永遠打不通。”“所有聯係方式都關機。”針對這樣的大量投訴,小藍單車官方最後一次正式回應停留在10月20日。

最後期限已過 退款仍無望

按照上麵的說法,他們已經加大人手,積極解決問題,用戶在10月30日前申請退款的,11月10日前都會退還。然而現在這個最後期限已經過了,實際情況卻並不理想。

央視記者探訪北京成都兩地

對用戶難以交代,其公司內部也出現不少問題。我們的記者也前往了小藍單車的北京和成都總部進行探訪。

拒絕采訪拍攝 客服熱線無法接通

記者首先來到位於北京望京的金輝大廈,之前小藍單車有大量員工在8層辦公。知道記者的意圖後,大廈的管理人員拒絕我們進去采訪拍攝。根據之前網上的消息,小藍單車在15日宣布解散了大部分員工,可能會留一小部分產品技術,轉到別的公司。記者隨後撥打了小藍單車公布的客服熱線和總部的聯係電話求證。

客服電話:對不起,唿叫不成功,請稍後再撥。

總部聯係電話:您好,現在網絡忙,請您稍後再撥。

其實關於小藍單車陷入運營困難的消息最早是從成都項目傳出的。在此之前記者也來到它設在成都市航天科技大廈42層的辦公室,但是現在卻不知去向。

記者:小藍單車(辦公室)之前是在這嗎?

航天科技大廈工作人員:在這42樓,以前和我們是鄰居,我們也在42樓。

記者:現在到哪去了?

航天科技大廈工作人員:現在不知道。

原辦公區不知去向 維修點早已撤走

記者看到,小藍單車原有的辦公區目前正在裝修施工,即將有新公司入駐。辦公區撲了空,記者又找到小藍單車在成都的3個維修點,發現其中的兩個維修點早在幾個月前就撤走了。而位於雙流區雙華路三段的維修點,也是一片蕭條景象。上千輛單車隨意堆放,其中包括大約數百輛已經損壞、無法使用的單車,而相對完好的也布滿灰塵。

小藍單車成都運維人員:配件不夠,已經停止投放了。

已裁員一半 街頭單車難見蹤影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小藍單車成都公司大約裁員一半,剩下的員工大多在家辦公,對於今後打算,這些都要等總部通知,他們也很無奈。隨後記者又到成都街頭走訪,發現在地鐵口、寫字樓等人流密集處,原本市場投放量排在前三位的小藍單車,如今已經難見蹤影。

曾估值10億緣何慘敗?專家分析:巨額押金缺乏有效全麵監管

其實小藍單車並不是第一家在運營中遇到困難的企業,今年6月,運營還不到半年的悟空單車也宣布退出市場。不久前,酷騎單車也遭遇退款難題。

對此,專家表示,目前共享單車產業仍處於依靠燒錢爭奪市場的初級階段,各單車企業還沒有成熟的盈利模式,因此企業如何能自我造血、巨額押金如何全麵監管,仍有待探索。

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廖華:因為(共享)單車是一個“互聯網+”的概念,是一個新生事物,我們的政府可能在它們當初成立的時候以及投放市場的時候,沒有找到相應的對策,所以說可能產生係統性的風險。

加快實現“即租即押 即還即退”

今年8月2日,經國務院同意,交通運輸部、中央宣傳部等10部門聯合出台《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鼓勵運營企業采取免押金方式提供服務,要求運營企業完善押金退換製度,加快實現“即租即押、即還即退”。

企業應“自我造血” 杜絕“押金盈利”

專家表示,未來如果共享單車企業都能夠做到上述內容,不但能夠提高廣大用戶資金的安全性,還能進一步區分企業自有資金和用戶押金,從源頭斷絕共享單車企業依靠押金盈利的可能。

(原標題:“小藍單車”走入“生死困局” 工資拖欠押金難退)

最後更新:2017-11-19 01:18:49

  上一篇:go 發改委副秘書長範恒山:今年開始經濟增長或出現轉折點
  下一篇:go 下周看點:特斯拉最大超級充電站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