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
搜狐
周冬雨屢獲大獎,影後拿到手軟,她的演技究竟如何呢?
第53屆金馬獎昨天落下了帷幕,最大的亮點是影帝、影後的歸屬。範偉憑《不成問題的問題》獲得金馬影帝,周冬雨和馬思純則憑借《七月與安生》獲得了金馬獎曆史上第一個“雙影後”,兩個獎項爆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冷門。
尤其是周冬雨力壓唿聲最高的範冰冰,獲得影後,更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網友說的最多的一句則是:“周冬雨的演技也配當影後?”
其實,各位都錯了,誰能獲得金馬獎的影帝、影後,演技並非唯一的入選標準。其實如果單憑演技來說,範冰冰貌似比周冬雨強不到哪兒去吧?
當然也不是靠顏值,否則,古力娜紮還不年年拿金馬獎影後?
那金馬獎評選標準到底是什麼呢?李安和蔡明亮等名導都曾在金馬獎頒獎典禮上公開說過:“金馬獎是世界上最難拿到的電影獎!”
金馬獎與金雞獎、金像獎並稱“華語電影三大獎項”,但是金馬獎卻是其中最為尷尬的一個——爭議最多。標榜“透明、民主”的金馬獎也因此被諸多“大腕”炮轟過,如鞏俐外、馮小剛、吳宇森和蔡明亮等。
如果你了解了金馬獎的評委組成、評選過程和評選標準,你就會大致理解金馬獎每年為何會產生如此多的爭議。
金馬獎的評選製度,其實給人一種“擺蕩於藝術與工業之間”無所適從的感覺。一般由13~21人組成精英評審團,人員一般由在電影圈具有影響力的人士組成,如導演、演員、文化人士、獨立影評人等。今年金馬獎的評委會由許鞍華、陳建斌、李心潔、姚宏易、馬家輝等16人組成。
這些評審是“藝術派”居多,還是“工業派”居多就會影響當年金馬獎的評審走勢。這種不確定性,使得少數人很容易操縱多數的意見,也令金馬獎“獎勵優秀華語電影”的目標變得有點模煳。
有一段時間,你會看到金馬獎青睞的都是“藝術色彩濃厚”之作,卻無法反映市場風向,獲獎電影往往叫好不叫座。2008年,周傑倫就曾勐批金馬獎評委“就是要看不懂的片子(獲獎)”。
但是好的藝術片就一定能獲獎?也未必。2006年,以藝術片聞名的台灣本土名導蔡明亮的《黑眼圈》,僅入圍金馬獎最佳音效與最佳女配角兩個獎項,這讓蔡亮出奇憤怒,宣布“永別金馬”。
據稱,金馬獎的評審過程是以“就片子論片子” 慎重評審過程。這一過程決定了,片子的好與壞很大程度上決定於當年評審的喜好、不同的評審組合,作品本身的水平固然重要,但也要看你碰到什麼口味的評審委員。
所以,今年我們看到周冬雨和範偉的片子,文藝屬性很強,這樣的片子都沒有引起大眾的關注,但有可能恰好是評委的喜好,評委喜歡的片子,就自然會喜歡裏麵的演員,他們獲得影帝、影後也就不奇怪了。
不過金馬獎這樣的評審機製卻得罪了不少大佬。
2010年《唐山大地震》在金馬獎上铩羽而歸,徐帆也未能摘取影後,這讓馮小剛十分憤怒:“《唐山大地震》大賣已鑄成今天的結果,賣了6.6億還把獎給你?恨你還來不及呢,她是路線鬥爭犧牲品。”香港導演吳宇森也曾因《赤壁2》在2009年金馬獎“零入圍”憤怒,稱“不懂評委審片標準”,他也因此未出席當年的頒獎禮。
不過,金馬獎的爭議性,恰恰是主辦方所希望看到的……這樣才能引起廣泛的關注度,我們可以把它稱之為一種炒作手段。因為從影響力來看,近兩年金馬獎已經在走下坡路,時不時爆出點爭議事件反而是好事。金馬獎有了話題,關注度得到大幅提升。如果沒有這件事,人們可能當天看個結果就過去了。
現在想想,吳亦凡獲得東京電影節的影帝,李易峰獲得百花獎最佳男配的殊榮,被網友炮轟沒演技,其實真的很冤,原來這些獎項本來也不是評給演技好的人。
最後更新:2017-10-08 00:47:22
上一篇:
陳坤與超模聯手拍雜誌!霍建華早期浴照曝光!
下一篇:
成龍和17歲女兒互不相認!17年從未給過一分錢!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