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搜狐
FOF和基金組合服務來了,散戶為主的時代即將遠去?
這是一件對中國股市投資者結構有深遠影響的事件。
9月8日,首批公募FOF(基金中基金)獲批。
這個東西,是曾經造就美國一代中產的財富配置路徑。
現階段的中國股市,正處在從散戶為主向機構投資主導的轉換期。
公募FOF(下簡稱FOF)的獲批入場,會極大地加速這一進程。
FOF是悅濤之前提到的基金組合的其中一種形式,核心是資產配置,將募集資金投向基金而不是直接買入股票。
它解決的,是散戶麵對市場裏3000多隻股票和4000多隻基金時的“選擇困難綜合症”。
對躺在銀行裏的幾十萬億活期存款,和想參與股市不得其門的普通投資人來說,FOF或基金組合服務會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資產配置出路。
一個國家的國民財富,必然需要與這個國家的企業共同成長。
國內基金業的痛點
FOF要解決的問題,和中國基金業麵臨的痛點,大致是對應的。
中國股市投資的現狀:散戶為主,但一盈二平七虧;公募基金年化平均收益16%以上,但基民大多數仍然虧損。
悅濤總結過中國基民的兩大特點:
1、持倉數量少:近七成投資者僅申購一隻基金。
2、短線操作:80%的投資者持有單隻基金不超過3個月就清倉走人。
這種現狀的原因在於,普通投資者沒有能力篩選和辨識基金。缺乏判斷力、信任感和持續性。
也和基金業一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有關。
還是上一個中國基金業的基本麵:
截至2017年06月30日,全國已發公募產品的基金管理公司達117家,公募基金數量4355隻,資產規模總計10.07萬億。
其中貨幣基金接近6萬億。股票型基金在過去十年裏規模幾乎零增長。
股票型公募基金大多數的特點是:波動大、重視短期排名,穩定性低。
雖然長期來看是跑贏大市的。但對用戶來說:
從買入的時候就不知道邊界在哪裏:是激進還是保守?風控、止盈止損、倉位、配置,該怎麼安排?沒有認知就無法承受波動,無法預知未來,普遍淪為短炒。
此外,基金的風格、定位、管理人能力、道德風險、人員變動、公司決策……太多因素的影響。普通人幾乎沒有可能選擇到一款他能判定的“好基金”。
缺的就是一個篩選、定位和對長期走勢的確定性。
FOF則解決了投資者對穩定性、長期性的需求。
FOF投資多隻公募基金本身一定程度能做到分散投資風險,首先解決穩定性需求。
此外,從操作上,省略了用戶篩選基金的環節,不再需要為單品的確定性擔憂;從定位上,FOF支持中長期穩健投資理念,讓他們放棄了不切實際的短期高回報預期。
(對於“基民之痛”可回顧《基金困局:明明在賺錢,為什麼基民一直虧?》)
FOF是國民財富覺醒的過程
今年的經濟工作會議,無處不透露著國家支持實體經濟的信號。現階段國家經濟增速放緩,推出FOF,相信自有其深意。
追溯FOF的起源,它的誕生和發展背景有兩個:
1、散戶的退出和機構投資者的壯大;
2、美國退休金計劃的推出和資產配置的需求。
100年前的美國股市,比現在的中國股市還亂,散戶充斥著一夜暴富夢,在市場上被坑蒙拐騙,少數人利用信息不對稱甚至直接內幕交易操控市場獲利。
直到二戰結束後的1945年,美股超過93%的部分直接為美國家庭持有。但經曆了60年代-70年代的美國經濟滯漲和石油危機之後,散戶投資者數量大減,開始把資金投向共同基金。
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誕生了FOF,但直到1990年代,才開始發展壯大。
兩個原因:
1、1987年的慘重股災,把散戶教育清醒了。他們開始考慮配置不同種類的基金,規避係統性風險。
2、美國開啟了401(K)計劃,該計劃為美國私人企業的養老金計劃,主要使用雇員與雇主共同繳納養老金的模式。養老金為長線投資資金,是市場上重要的機構投資者代表,其對風險高度敏感,而FOF分散風險、追求穩健收益的屬性與養老金的追求不謀而合。
到今天,美國FOF規模占整個共同基金市場的11%。整個基金市場規模近20萬億美元,50%以上的家庭投資基金,基金資產占美國家庭總資產的40%。
總的來說,FOF的理想方向,是國民財富覺醒的過程,這件事的本質是確立一個機製,讓國民財富能夠以最理性、均衡的方式配置到各類成長性資產,共同成長。
美國FOF、基金組合投資高速發展,其實也讓國內金融行業看到了探索的曙光。
基金組合服務已先行一步
國內FOF的最早試水是在2006年,券商以集合理財的形式做基金組合投資,門檻略高(一般要10萬元起)、購買渠道單一、贖回時間有限而影響用戶體驗;
另外,在交易成本方麵,由於涉及到雙重收費(FOF管理人和所投基金),綜合費率明顯高於單一的公募基金。所以發展較緩。
還有一類基金組合投資代表是基金組合服務,它目前由具備專業資質的第三方金融機構提供,比如悅濤之前提到的薛掌櫃。《悅濤對話薛掌櫃:基金組合服務能否“拯救”基金業?》
FOF和基金組合服務雖同為基金組合投資,但最大的區別在於公募FOF是產品,基金組合服務提供的是專業增值服務。
公募FOF與基金組合服務的對比:
就投資實力上,以薛掌櫃為代表的基金組合服務,2006年成立國內首家基金組合研究院,次年推出國內首個基金組合服務,經過10年研究與實戰,4次服務迭代升級,取得了10年平均年化收益率11.3%的成績。
今年8月7日,薛掌櫃推出第五代基金組合服務。它從4000多隻基金產品中精選出4-6隻優質基金構建投資組合,專家團隊根據宏觀經濟和市場行情變化進行策略優化,為投資者實現中長期穩健收益。此外,參與門檻為1萬元起,隨進隨出,也滿足了投資者流動性的需求。
和產品化的FOF不同,它提供基金配置的服務,不收取通道費用。而是在投資者實現的年化收益達到服務費起征點(年化7%-9%左右)以上的超額部分提取20%的服務費。
在安全性方麵,相關國家牌照齊全,投資者交易結算資金由工行全程監管,新三板掛牌企業。薛掌櫃所屬平台已穩健運營19年,也算比較靠譜了。
而在美國,FOF也有相當部分是引入第三方投資顧問的模式進行管理。事實證明,FOF和基金組合服務,是兩種會長期並存、互補的大類資產配置方式。
二者本質上其實都是,規避單一資產短期風險,分享優質資產的長期紅利。
國民財富配置格局將大變
無論基金組合服務,還是FOF進場,都是對應現階段中國居民財富配置的失衡。
中國人在房子上配的比例太高,在股權市場上配置的又太低。
根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和美國消費者金融調查(SCF)數據,中國家庭的房產在總資產中占比高達65%,美國僅為36%。
在金融資產上,中國居民的配置又明顯不足:僅為12.4%。
存款和現金在家庭金融資產中又占據主導地位,占比達到五成,反映出當前我國金融資產配置過度傾向於儲蓄存款,而在其他金融產品配置上則明顯偏低。
從圖中明顯可見,居民直接對股市的投資,明顯超過對基金的配置。
無論對房產和金融資產上,還是對股市的投資方式上,居民財富都是存在錯配。
錯配的風險是:過度依賴單一資產(房產)、對股市沉迷於短炒。
居民財富與基金資產的大規模對接,是遲早要進行的。實際上是把國民財富與社會優質企業的成長綁定。
FOF和基金組合服務將開啟專業化投資理財時代,國民財富管理的格局,即將大變。
----------------------------------------------
在這裏,解毒新經濟
長摁下圖,關注悅濤
最後更新:2017-10-08 07:32:41
上一篇:
周末爆一巨大利空一板塊或巨變,A股強勢需謹防變盤下周關注什麼 附股
下一篇:
於懷鳳:除了炒股,股票賬戶還能做什麼?
就在剛剛10:35,A股平地兩聲驚雷引千股爆漲:同洲電子
就在剛剛10:37,A股平地兩聲驚雷引千股爆漲:中遠海科
就在剛剛10:38,A股平地兩聲驚雷引千股爆漲:中孚信息
就在剛剛10:39,A股平地兩聲驚雷引千股爆漲:上港集團
剛剛11:34分,A股五雷轟頂炸開牛市漲停潮:龍頭股份
剛剛11:39分,A股五雷轟頂炸開牛市漲停潮:泰嘉股份
剛剛11:40分,A股五雷轟頂炸開牛市漲停潮:同洲電子
剛剛11:35分,A股五雷轟頂炸開牛市漲停潮:旭升股份
A股大事突發!周末深夜A股爆出罕見大動作,下周大盤必定突破3800點?
周末晚間!A股爆出罕見大動作,下周上證指數必須突破38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