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40 返回首頁    go 搜狐


穀歌收購HTC手機,喬布斯曾擔憂的事還是發生了

探尋商業本質

預見商業未來

品途解讀:移動時代,穀歌的Android通過成就沒有軟件能力的手機廠商而成就自己;蘋果的iOS則選擇每年豪賭all in自己的爆品。這是穀歌的平台思維和蘋果的爆品思維。

文/趙子瀟

編輯/天琦

已經傳言許久的HTC被穀歌收購,終於在今天落定。在此次收購中,值得注意的信息是,穀歌並沒有把HTC手機業務全部囊括其中,而是僅收編了原參與打造Pixel手機的HTC團隊成員及相關員工。穀歌的用意其實非常明顯:手機將成為接下來的重點。

9月21日,HTC(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決議通過與Google簽訂合作協議書,HTC專注Pixel手機設計研發人才加入Google,HTC知識產權非專屬授權予Google使用,交易作價11億美元。

具體而言,Google將延攬原參與打造Pixel手機的HTC團隊成員及相關員工加入Google,並買受本公司部份相關的資產,並將就部份知識產權非專屬授權予Google。

此前有傳聞稱,穀歌收購HTC手機業務作價為3.3億美元。而從事實情況看,這筆交易要遠遠樂觀的多。

HTC董事長兼執行長王雪紅表示:“身為全球智慧型手機的領導者,HTC在尖端科技的創新研發上寫下令人驚豔的記錄,包括無可比擬的智慧型手機價值鏈,智慧財產權組合以及一流的人才和係統整合能力,一直以來都是 Google 在發展 Android 市場的最佳推手。這次和 Google 共同簽訂此協議代表雙方長期穩定的合作夥伴關係再次邁出穩定的一大步,不僅為 Google 硬體業務注入強大的創新研發動能,亦確保 HTC 在 智慧型手機和 VIVE 虛擬實境事業可持續創新。我們堅信 HTC 具備足夠的優勢,能夠保有我們豐碩的創新 成果,並有充分的發展潛力實現未來最新一代的創新產品與服務。”

HTC擺脫手機泥潭,聚焦VR

實際上,穀歌與HTC的淵源已久,把HTC看作穀歌最早的支持者也不為過。

2008 年 10 月,Google 與 HTC 合作推出了世界上首款 Android 智能手機 HTC G1。這款手機不僅奠定了安卓的曆史地位,也把HTC推向了智能手機行業的領先者。

2010年,HTC代工生產穀歌的Nexus one,被譽為穀歌“親兒子”。一直到2011年,HTC手機都在實現高速增長,當時HTC占全球智能手機出貨總量9.1%,銷售量達到了4300萬部左右。在美國市場上,HTC甚至超越了當時的手機巨頭諾基亞。

而根據調研機構IDC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排名上,HTC已徹底跌出前十,市場份額僅有0.68%。

2011年之後,蘋果、三星等巨頭開始崛起,國產手機百花齊放,與同時期的手機相比,HTC的手機在性價比方麵處於劣勢,遭遇多方麵的打擊,自此一蹶不振。

受銷量的影響,HTC發布的最新月度財報顯示,今年8月集團總營收為30億新台幣,創下近四年來的最低月度收入紀錄,同比收縮54.4%。去年HTC營收巨挫35%,並創11年來最低,同時落下105億新台幣的重度虧損。

在業務慘淡定而情況下,VR成為了HTC新的故事。作為VR行業最早的入局者之一,HTC發布的虛擬現實頭盔HTC Vive成為了VR產品巨頭。

HTC Vive中國區總裁汪叢青談到此話題時表示,HTC會加強力度建立VR/AR/AI生態。“在我們繼續推進沉浸式計算生態係統的過程中,VR/AR/AI仍將是HTC的主要關注點。”

穀歌收編Pixel手機人才,手機業務或開始布局

穀歌並沒有把HTC手機業務全部囊括其中,而是僅收編了原參與打造Pixel手機的HTC團隊成員及相關員工。Pixel係列手機無疑成為接下來的重點布局。

Pixel是穀歌2016年10月5日正式推出的係列手機,並且很有可能是穀歌戰略的延續。

從Pixel一代手機上,我們能夠看到,穀歌在其下注了許多心血,使其成為真正的旗艦手機:

這是首款搭載穀歌助理(Google Assistant)的手機,意味著穀歌將人工智能優勢落地在終端上。穀歌助理具備整合日曆和事件功能,可以根據用戶當前的位置、活動項目整合服務,真正的打造一個手機中更加智能的虛擬助手,而不再是單一的網絡搜索功能。

此外,Pixel還是首款支持穀歌DayDream計劃的智能手機。DayDream是穀歌打造的VR標準平台,可以理解為VR裏的安卓。人工智能加虛擬現實,穀歌在硬件上下了非常大的功夫。

實際上,這也不是穀歌第一次希望用手機打破硬件的布局。最廣泛傳播的案例就是2012年以125億美金將摩托羅拉手機業務整體收購。然而,摩托羅拉的結局大家都知道,2014年穀歌以29億美金價格轉手將其賣給聯想,聯想手機業務沒能再現輝煌。

高價買入又低價賣出,表麵上穀歌沒有撈到任何好處,但其中獲取摩托羅拉數量高達1.7萬項專利,這才是穀歌真正的目標。等到聯想收購時,專利僅有2000項。

專利為穀歌打造手機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穀歌本質上還是一家軟件公司。聯想沒能幫助穀歌成就硬件,備受矚目的智能眼鏡Google Glass成為了穀歌最大的敗筆之一。“穀歌沒有硬件基因。”這是大眾對於穀歌的普遍認知。

學習蘋果的爆品思維

“我們沒有涉及搜索領域,他們卻進入了手機業務。沒錯,他們想要終結iPhone,我們不會讓他們得逞!”2010年,當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得知穀歌開發了安卓操作係統,他十分憤怒。

當然,事後我們可以發現穀歌開發出安卓係統這項決定是多麼正確。不過穀歌和蘋果在手機上的思維一直存在著巨大差異。

穀歌將安卓作為一個“開放”平台,各個硬件製造商都可以在自己的手機上免費使用它的開源代碼。喬布斯則信奉蘋果應該將其操作係統與硬件封閉地整合起來。封閉和開放,這是兩個極端。

穀歌創始人施密特表示蘋果是封閉係統的優秀創新者,他們不希望別人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進入自己的平台。封閉的好處就是控製。但是穀歌相信,開放是更好的方式,因為這能帶來更多可能性和競爭,並給予消費者更多選擇。

Nexus係列手機就體現了穀歌的開放特性:利用代工模式,硬件生產能力全部交由硬件製造商處理。感覺上看起來像穀歌為行業打造的模範標杆。

這種情況在pixel手機上不複存在。穀歌在pixel手機上花費了很大心血。雖然第一代手機依然由HTC代工,設計語言的話語權則全部掌握在穀歌手中。

這也體現了穀歌在策略上的改變,從完全開放的平台策略,轉而到軟硬件融合策略。“智能時代,軟件、硬件、算法三者都得硬,這就是穀歌買HTC的邏輯。”出門問問創始人李誌飛對品途商業評論表示。

李誌飛認為,移動時代,穀歌的Android通過成就沒有軟件能力的手機廠商而成就自己;蘋果的iOS則選擇每年豪賭all in自己的爆品。這是穀歌的平台思維和蘋果的爆品思維。但如今,Android手機品牌越來越集中,穀歌或許也會走上爆品為主,平台為輔的路線。

不僅如此,手機在未來承載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人工智能,VR/AR……一切都暫時需要手機實現。

這次,穀歌的思路清晰多了。

【轉載須知】

1.文章為品途商業評論原創作品,歡迎轉載。

最後更新:2017-10-08 16:46:02

  上一篇:go 迪麗熱巴+李易峰榮登男女吃貨榜!網友看得都好餓
  下一篇:go 楊洋李沁,李易峰李多海,陳偉霆趙麗穎,你答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