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
搜狐
微信微博被封的號和教訓有哪些?聊聊一些自媒體內容的生產套路
【前言】這兩天最轟動的事就是:國家終於看不下去微信、微博等自媒體現狀,一下子44個娛樂大V被封。卓偉之後,毒舌電影、關八等也關了...這個事,根據筆者在這行的經驗來說幾個事。
一、被封的號有哪些
南都娛樂周刊、關愛八卦成長協會、毒舌電影、嚴肅八卦、八好掌櫃、超高能E姐、娛樂八卦聯合促進會、娛樂圈的八卦、娛樂八卦姐妹淘、男人裝、關愛八卦成長協會、娛樂說、八卦孟薑女、八卦芒果醬等等。
二、這些號我想說的幾個事
1、這些號內容被傳播的幾個關鍵詞
隱私、八卦、情色擦邊、片麵輿論、炒作、社會負麵。
2、這些號被縱容的背景
在2011年移動端剛開始的時候,新聞客戶端等內容資訊端還是比較正常的,但自從2012年後,移動端各類內容(包括傳統媒體和個人運營)自媒體號經曆了下麵這波浪潮之後再也冷靜不了。
A、競爭平台和自媒體號急劇增加,很多號不走尋常路
比如網易被頭條搶了風頭,百度、微博被微信搶了流量等這種競爭壓力急劇上升的情況下,各平台都陸續開放入口給能吸引流量的大小V號產生內容。而一些不走尋常路的號被大肆吹捧,刷閱讀量、造高融資規模,便讓其他傳統做知識內容和服務的號再也鎮靜不下來了。眼紅別人賺到的流量和金錢,於是這幾年來,各家媒體客戶端的內容日益同化,上述六個關鍵詞的內容也比例日益增重,不少客戶端的管理者也是睜隻眼閉隻眼,因為大家都這麼幹,也沒有法律條文禁止,如果到了國家看不下去某種現狀,再根據新條文進行管理。
B、這些內容的產生套路
每個號都定位自己的關鍵詞,擅長做隱私、八卦、情色擦邊、片麵輿論、炒作、社會負麵的群體被大大重視,被雇傭包裝成內容策劃和營銷精英,大體就是經曆下麵幾個步驟來生產內容。
C、例舉這些年我們常見的套路
比如某以影評為主的大v號,首先定義為自己點評大家看電影所不知道的那些事(隱私),然後選用一些言語刺激、半真半假的素材拚湊加工、再加入些片麵群體的感官和社會負麵反應,然後再炒作爆文,篇篇10萬+,接著闡述自己將做為電影用戶的觀影入口媒體角色,將會影響整個電影票房,然後拉幾家公司成立某資本,號稱多少千萬或億的投資,膽大點的可以走上幾輪的融資,號稱幾十上百億的規模。然後分兩步走:找下一家投資的接盤俠和號稱接到某大客戶幾千萬的訂單。再接著股市見,割韭菜。再接著,各種特權會員或廣告營銷服務推向大眾客戶。至此套路便完成。
於是乎,我們也會見到肉夾饃西施(找模特冒充)店主、美女屠戶等等刷新大家眼界的內容,明明市場規模小,產品前景堪憂,卻依舊能開幾十上百家的加盟店(注意是加盟)。
三、知識沉澱和垂直服務號應得到扶持
這次事件應該敲醒了各類內容平台或客戶端,靠上述那些內容的大小v號,雖然短期內可以迅速增加用戶的日活躍量和內容打開率,但卻把大量知識和垂直服務號的內容給向下排序了。這些內容的受眾不多,瀏覽量等數據指標不太好看,然而它們卻讓平台的衍生價值大大提高。他們認真而平凡地做專業內容,為粉絲和疑難群體答疑解惑,讓內容和服務對接,因此未來的自媒體平台不應該僅僅局限於玩內容形式(比如現在,大家喜歡看短視頻的數據指標很靚,某平台就發動補貼讓很多人去跟風做搞笑視頻、娛樂八卦視頻)。王道便是幫助內容生產者去跟粉絲和用戶多溝通,取消根據熱點和閱讀量的機器推薦,而是讓內容生產者可以判斷領域、用戶和粉絲選擇領域和甄別服務者能力,這樣兩方麵做強,一個知識沉澱型的自媒體平台方能向著良性共贏的未來前進。
最後更新:2017-10-07 23: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