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84 返回首頁    go 搜狐


2017年:深圳樓市的變與不變

樓市嚴調控之下,深圳樓市走過了看似“平靜”的2017年,但其實正發生著許多變化。我們不妨在“變”與“不變”之間,用數據來梳理一下2017年深圳樓市的關鍵點。

不變:調控未變

新房價格似直線

深圳房信網數據顯示,2017年,深圳全市新房住宅成交25820套,同比減少36.2%,為2010年以來的新低。價格方麵,全年維持在每平方米5.4萬元左右。二手房方麵,全市二手房成交73830套,同比減少31.4%,但二手房成交量仍是新房的2.9倍。

2017年可以說是深圳樓市的剛需之年,90平方米以下中小戶型產品成交18143套,占全市新房住宅總量的七成。此外,雖然深圳新房成交均價已連續15個月環比下跌,但跌幅十分微小。深圳房地產中介協會認為,這從側麵反映出深圳樓市在去泡沫化的過程中,剛需群體對於深圳樓市的支持力度較為強勁。

其實,2017年深圳樓市並沒有出台新的調控政策,2016年3月和10月兩度加碼調控政策已令市場降溫。在這看似不變的背景下,市場參與各方的日子過得好嗎?或許可以從數據上看出一些端倪。

“對房貸繼續收緊的擔憂使一些剛需客趕在年末下手,但去年整體而言生意少了近30%。”在羅湖區翠竹片區從事中介生意的黃小姐對記者說。的確,去年以來銀行房貸額度趨緊及銀行貸款利率持續上調態勢明顯,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剛需者入市步伐。而在上周,深圳房地產中介協會的數據顯示,深圳房地產中介企業二手房鋪均開單0.19套,環比大幅下降67.9%。

二手房買賣有點難,新房呢?據深圳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監測,2016年10月樓市新政之前,深圳一手住宅樓盤開盤當日銷售率基本在60%以上,但2017年這一指標平均僅為25%。

變:豪宅也租賃

大宗交易頻現

這一年,不變的是調控力度和新房、二手房交易降溫,“變”則是指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住宅銷售到長租公寓。顯然,深圳樓市格局已然改變。

2017年,房企的成績單依舊亮眼。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全國商品房成交量增速有所放緩,但銷售規模再創新高。2017年共有144家房地產企業躋身百億軍團,較2016年增加13家,銷售額共計82099億元,市場份額超60%,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記者統計發現,16家千億銷售規模房企中有12家選擇布局深圳,占比達到七成。

銷售市場降溫,長租公寓的迅勐勢頭遍及深圳每一寸熱土。截至去年年初,深圳全市的長租公寓運營商已突破100家,房企的加入更加速了深圳長租公寓的洗牌。萬科、招商蛇口、龍湖等大型房企都已經在深圳拿出了自己的長租公寓產品。在剛剛過去的12月,深業集團宣布備受關注的豪宅深業中城不再銷售,轉為長租公寓,涉及420套住宅產品。對此,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主要是受新房限價影響,深業中城原本預計可以賣到每平方米13萬元以上,而且銷路不成問題,但在限價背景下難以這個價格推出市場。

這一年,深圳僅一塊居住用地出讓,況且隻租不售,新房供應日趨減少或已成為常識。說起供應減少,去年深圳市場還出現了這麼一個特點:大宗交易頻頻出現。第一太平戴維斯高級董事、深圳投資部主管吳睿表示,去年深圳樓市的大宗交易次數大概達到26宗。記者調查發現,去年深圳公寓市場上,位於羅湖區的萬科深南廣場和招商中環項目,還有龍華區的紅山6979等項目均有整棟被收購的現象。深圳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深圳商務公寓成交13973套,成交麵積98萬平方米,環比上升58.3%。

這一年,深圳城市更新仍是熱點話題。大小企業紮堆城市更新,然而存量土地開發中的“拆不動”問題仍待政府政策出台,但棚改的出現和快速推進也在一定程度上攪動了深圳樓市,特別是一些老舊小區的價格“巨變”。

展望2018年,第一太平戴維斯預計,由於政策驅動、高房價、限購限貸等因素,部分住房需求從購房市場外溢到租賃市場,深圳住宅銷售市場長期發展前景較好,預計成交價格將在不久之後停止下跌。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總監何倩茹表示,2017年深圳樓市觀望氣氛濃厚,成交量下滑明顯,租賃市場大規模的發展預計不會對房價帶來太大影響,2018年深圳房價的走勢將會偏穩,政策層麵持續收緊、不放鬆,而限價、限購、限貸仍將持續,控製備案、銀行信貸政策是影響2018年深圳樓市的重要變數。

(原標題:2017年,深圳樓市的變與不變)

最後更新:2018-01-09 05:48:50

  上一篇:go 新三板改革新年大動作 集合競價下周開啟
  下一篇:go 穀歌、亞馬遜、微軟、奈飛、英偉達及Facebook等美國科技股創收盤紀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