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18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周星馳真是江郎才盡,掙錢還要靠前女友?

“網友說你江郎才盡,不欠你電影票了。”

周星馳麵對媒體這樣尖銳質疑時先是自我辯白了一句,“你都想不出現在創意有多難,隻有創作者自己知道。”後來坦誠地回答:“江郎才盡是真的,不是開玩笑。”

一聲歎息之餘,我們不免追問,是怎樣的力量,讓周星馳在有“江郎才盡”的感覺時,還在一部又一部的快速推出新的電影作品?

沒錯,是資本。

娛樂資本論發現:其實早在2012年,周星馳就曾與董平操盤的文化中國公司,簽下了“7年5部”的片約,雖然這一片約目前已不再執行,但《美人魚》33億的票房,仍讓資本方對星爺趨之若鶩;

而隨著2016年底,他將旗下PDAL公司51%的股權轉手給A股上市公司新文化及其關聯方,套現13億之餘,周星馳又承諾了,未來所有影視劇作品,新文化都將有20%的投資權。

是的,陷入創作困境的周星馳,還將一部又一部的拍下去。

星爺的生意並沒有想象中順利:上市公司主要靠電影業績在撐,而周星馳已經公開表示“江郎才盡”;炒地皮雖然名聲在外,但是賢內助前女友已經與其分道揚鑣;影院業務雖有涉及,但是水花不大。

星爺已老,尚能飯否?

“7年5部”不再執行,但周星馳仍在透支才華?

周星馳近些年的幾部作品都是春節檔的爆款,2012年《西遊降魔篇》(下稱《西遊》)斬獲票房12.48億;而2016年春節檔,《美人魚》以33.92億元創造了票房奇跡;而《西遊伏妖篇》則上映3天,票房過7億。

轉變為票房發動機的周星馳背後的推手是誰?故事要回到5年前。

2012年9月,原本並不是《西遊》最初投資方的文化中國,在影片進入後期製作時,以3800萬元的價格,溢價20%,從周星馳擁有的比高集團手中買下了《西遊》30%的股份。

這是周星馳在商業上的一個轉折。

文化中國雖然是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但老板董平是一個長袖善舞的內地資本玩家,一定程度上他的入股開啟了周星馳與內地民營資本合作的大門,不但帶來了接下來合作的華誼,更有後來的和和影業,形成了日益龐大的“周星馳電影投資團”。

在此之前,周星馳的電影《功夫》(2004)、《長江七號》(2008)背後都是哥倫比亞電影製作(亞洲)有限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這種好萊塢電影公司和內地電影國企的聯合。

在購買《西遊》30%股份的當日,文化中國與周星馳簽訂電影投資合作協議,周星馳預計在未來7年製作5部電影,而文化中國將為每部電影投資人民幣1000萬元。這一協議,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周星馳過去四五年一部電影的節奏。文化中國的公告明確稱,將“加快與周先生在電影上的長期戰略合作,提速進行餘下五部電影的籌劃與創作”。

當時還有媒體質疑 “七年五部”似乎很難完成,但時間不到5年,周星馳已經完成了3部電影。

後來文化中國被阿裏收購改名為阿裏影業,此前與周星馳約定的合作關係並沒能繼續。而《西遊伏妖篇》的獨家官方票務合作為淘票票,周星馳近兩部電影的親密合作夥伴和和影業,也在2016年11月被阿裏影業入股。

周星馳旗下公司首次上市曾被拒絕

關於周星馳的個人財富,媒體報道說得最多的可能是“上市公司董事”、“炒樓獲利近十億”,“最會賺錢的電影人”等等這些標題新聞,但細細理一理,發現無論是上市公司的經營,還是個人財富管理,周星馳都沒有拍電影那麼擅長。

周星馳控股的港股上市公司比高集團,原主營業務是電子通訊設備、電腦硬件設備銷售,自從周星馳進入公司後,比高的業務重點逐漸轉移至電影製作、藝人發展、後期製作、特許權及衍生品等,被打上周星馳的標簽。

2009年,為了入主這家上市公司,周星馳采用了一種頗為特殊的方式:

1、他先將名下位於香港尖沙咀的加連威老道商場售予帝通國際,換取後者24.21%的股份,此次交易價值3億港元,而這處地產,還是周星馳前女友幫忙購置(本文後半段我們會細細說來);

2、次年5月,帝通國際發布公告稱,周星馳出任公司的執行董事;

3、同時,帝通國際更名為比高集團有限公司;

4、當月27日,公司在香港創業板上市,周星馳擁有其35.64%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

在此之前,周星馳一直有意把旗下公司上市,這回終於得償所願。早在2005年,他曾計劃將其娛樂業務公司品記國際在創業板上市,計劃募資約5000萬元,但當年香港的上市委員會拒絕其申請,理由是品記業務過於集中在周星馳一個人身上。隨著入主比高集團,周星馳終於得償所願。

2011年3月29日,周星馳以平均每股0.15港元的價格先後買入1.9億股、2.17億股比高集團股份,總股數約4.07億股,合計6105萬港元,其最新股持量56.2%,處絕對控股地位。目前,周在比高任執行董事。而後,周星馳姐姐周文姬也進入比高集團董事會,擔任執行董事。

目前比高集團市值5.74億。

2011年到2015年,比高集團一直在虧損的困境中徘徊。除了2013年製作的電影《西遊降魔篇》大賣,比高集團股價兩個月上漲55%,並創下7400萬港元營收以外,其餘3年比高集團業績頻頻虧損。

由於周星馳作為導演的電影作品,需要經過較長時間打磨才能問世,在沒有票房業績支撐之時,比高集團業績並不好。

周星馳入主後的第二年,比高集團全年總營業額2.7億港元,較上年下降 50%。

2015年全年,比高集團營收7480萬港元,淨利潤為-4690萬港元。

2016年上半年,比高營收2500.5萬港元,淨利潤為-3700.4萬港元,虧損額同比擴大26.90%。

即便如此,周星馳也並沒有將自己全部身家放在比高集團。

2017年1月3日晚間,上海新文化發布公告,周星馳將名下一家名為PDAL的公司51%的股份,以13.2億元人民幣轉讓給了新文化及其關聯方。以此推算,PDAL的估值達到26億元人民幣。

據了解,PDAL旗下有晴港置業、聯盈發展、簡月等三家子公司,主要從事電影和電視劇等影視娛樂內容的投資、開發、製作和發行。雖然是周星馳100%控股的公司,但根據公開資料,PDAL並未參與過任何周星馳近年來票房大賣的電影項目。

一家貼著周星馳標簽的公司一下套現13億,可見資本市場對周星馳的青睞。但是除了周星馳這塊招牌套現,周星馳在運營上市公司方麵依然靠著自己在電影方麵的成績。電影成績成為上市公司的主要業績表現,而對於自稱是“江郎才盡”的周星馳而言,依然存在風險。

除了影視業務,其他業務並不風光

除了拍電影,投資商鋪,炒樓也成了周星馳收入的另一大來源。

其先後投資多間豪宅。2004年,周星馳以3.2億港元購買香港普樂道10號地皮,並興建獨立別墅,其中三座歸周星馳,市值超過9.4億港元。其後,他又斥資5000多萬元收購灣仔皇後大道東钜芝樓,如今樓價已升至近1億元。而他此前投資的香港發展山頂普樂道的豪宅,市值已超過8億港元。

戲劇的是,2012年9月,前女友於文鳳將他告上法院索要傭金,將周星馳的個人投資財產進行了一次公開曝光,也讓外界知曉,原來他才是周星馳財富背後的女人。二人拍拖的13年期間,於文鳳最少協助周星馳投資8項物業,其中就包括上麵提到的普樂道地皮。而且,周星馳後來正是依靠先前於文鳳協助投資位於尖沙咀加連威老道的這家商場,成功注入比高集團。不僅讓人聯想,周星馳的個人財富,有多少是於文鳳的功勞呢?

除了上市公司經營不善,跟投資理財賢內助鬧掰,折翼的還有周星馳原將投資的旅遊地產項目。早在2013年2月,文化中國就決定聯手周星馳成立合資公司,在浙江桐鄉烏鎮建設以周星馳電影為背景的西遊影城,預計總投資20億元。相關公司權益文化中國占比75%,周星馳占比25%,但時間過去了4年,當地政府1000多畝的地都出讓了,原定2015年完工的影城至今沒有下文。

周星馳在《西遊伏魔篇》中,也不是最大的票房受益者。2013年,《西遊降魔篇》在內地獲得12.48億的票房,拿下全年票房冠軍,但沒有周星馳那份要求支付額外8610萬的《補充協議二》之前,他從這部電影在內地的票房收益隻有8602萬。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篇

周星馳的影院經營也不甚理想,記得2011年4月,周星馳還以“比高集團”執行董事的身份趕往成都考察影院建設,當時還宣布一年內要在杭州、重慶、天津、西安、成都等城市連開12家影城,三年內在內地開設36家影院,躋身全國院線前三名。但時間過去了6年,星爺的比高影院水花不大。

娛樂資本論查詢後發現,目前比高集團在上海成立了一家比高電影院有限公司,由周星馳姐姐周文姬擔任法人,這家公司比高集團占股75%,內地合夥人印鋼占股25%。比高電影院對外投資了臨安比高電影院有限公司、杭州比高電影院有限公司兩家影投公司,而杭州比高目前隻經營了兩家影院。

雖然比高電影的官網顯示,在佛山、上海、東莞等地都有比高的影城,但這些影城都歸一家上海築影投資管理谘詢有限公司所有,這家公司的最大股東正是印鋼,可以理解為這些影院擁有比高的品牌,但實際上並不歸比高集團控製。

最後更新:2017-10-08 00:05:26

  上一篇:go 周星馳無厘頭喜劇捧紅無數女星,張柏芝也是其中一位
  下一篇:go 麵對毒舌金星的逼問,蔣欣的回答太機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