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4
搜狐
陳小春&應采兒:好的愛情是治愈彼此在原生家庭留下的傷
在《爸爸去哪兒》中,很多人都喜歡Jasper的好脾氣,吐槽陳小春的暴脾氣,卻很少有人了解,陳小春的童年經曆和原生家庭。
我們都在羨慕陳小春和應采兒幸福的婚姻,卻從不深究,圓滿的婚姻並不是天生的,陳小春也是在和應采兒的相處過程中一步步成長起來的......
他不是天生的好丈夫和好爸爸,卻在好的愛情中學習成長。
輸入標題
陳小春的童年經曆
小學時候,父親曾將他獨自放在農村去種田,一去就是大半年,在那裏他飽受孤獨和饑餓,甚至被鐵鏈鎖過腳,還因為營養不良,幾次暈倒在地上。
1980年,陳小春隨父去了香港。而在香港的艱辛是陳小春一家始料不及的。當時,陳小春與全家人都住在貧民窟的三間籠屋裏。在香港,住籠屋的人大多是社會最底層的人。每到晚上,各種聲響和氣味,常攪得小春難以入睡。
在機能不全的家庭中,孩子被迫遠離父母的照料,或者長期受到父母的忽視,會形成4種基本角色:好孩子、失落的孩子、問題孩子、吉祥物。
而毫無疑問,陳小春成長成為了“好孩子”的角色,他15歲便擔起家庭的重擔,為了搬出籠屋,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陳小春去過工地做苦力、在餐館打工、去發廊給人洗頭......
心理學研究早已證明:早期生活經曆,特別是原生家庭對個人性格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個人的生活會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甚至會決定個人的一生幸福。
這種“好孩子”的角色的外表是成功、優越、強大而忙碌的,外人往往會被他們的外表所欺騙,但是他們的內心卻充斥著焦慮、恐懼、憤怒、悲傷、孤獨的情緒,也難以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和需求。(《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錯》,KnowYourslf)
陳小春自己在接受采訪時,自己也承認:
“我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受到壓抑的童年的影響。采兒有時候會說,你早上起來的時候臉能不能別那麼臭?我哪有臭?我不講話就臭?有的人一見麵就很嗨,你好啊你好啊。我心裏在想,為什麼?有那麼值得高興嗎?”
點擊播放
GIF/580K
電影派在寫陳小春時,有一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從住籠屋的“爛仔”,到香港娛樂圈“扛把子”的人物;
陳小春整整用了20年的時間。
麵對生活的殘酷,他不得不用堅強的盔甲,保護自己。
他的臭脾氣仿佛就是自己的保護傘,刺蝟一樣,保護了自己,卻也隔絕了別人。
輸入標題
好的愛情會幫你治愈原生家庭的傷
應采兒的童年則幾乎是陳小春的反麵。
她出生在台灣一個健康穩定的家庭,而後舉家移民去了美國。與陳小春搬遷後艱苦的經曆不同,應采兒到了美國依舊過著快樂的學生生活,她說自由平等是她童年裏最大的感受。
安全型依戀的人,在關係中能夠適度以來伴侶,也尊重彼此的獨立性去探索更大的世界,他們不會過分擔心失去對方,也不會懼怕向對方做出承諾。他們通常能有效與伴侶溝通自己的感受與需求,也能夠及時回應對方的需求。(《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錯嗎?》,KnowYourself)
應采兒無疑是安全依戀類型。而對於在原生家庭中存在問題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一個安全型或者比自己在依戀模式上更安全的人開始一段親密關係”。
應采兒很愛笑,性格大大咧咧,陳小春說:“她會教我享受,會帶給我陽光。她是一個大大咧咧的人,喜歡搞笑,讓大家嗨起來。如果她跟我一樣,哎,那大家就悶死了。”
點擊播放
GIF/757K
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應采兒也有各種各樣的規矩,每天晚上都要互道晚安,去哪裏見了什麼人也都要隨時隨地告訴她,雖然有點“負擔”,但陳小春也認為這樣才能“降”得住他,這些看起來有點“專製”的行為,卻教會了陳小春在親密關係中應有的相處模式。
結婚後,會照顧陳小春的生活起居,曾經在一個節目上,應采兒給老公錄VCR,在裏麵說陳小春是個生活白癡。郵件、博客、網上一切東西的密碼完全不會記得,必須她來做,如果她不弄,那就直接報銷了。
她曾經說過,她都是事無巨細的關心他的一切,比如家裏的空調溫度要開幾度,囑咐阿姨做菜買魚,不能買紅肉,家裏喝什麼水。如果她不關心這些,陳小春就會亂吃,她不放心。
陳小春在原生家庭中的缺憾,被應采兒給的溫暖填滿。
陳小春直到現在,在語言表述上都不太擅長,經常想說什麼話想不到詞。應采兒說他有些語言障礙,他在專訪裏不知道怎麼表達就說一堆火星語,應采兒就說我告訴你他說了什麼。
點擊播放
GIF/1082K
在幸福的婚姻中,再堅硬的外殼也會被融化。
一個在依戀類型上更安全的伴侶,能夠為你示範:一個對親密關係感到安全和對伴侶感到信任的人,是如何看待世界及理解他人的。在TA長期的影響下,最理想的結果是你能逐漸習得一種視角,你在和你所愛的人的互動中,能夠實時意識到自己的舉動有沒有受到過去的影響,是怎樣的影響,從而避免在關係中重複和強化舊有的互動模式。同時,你能知道更好的互動方式是怎樣的,並能夠模仿和嚐試。(《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錯嗎?》,KnowYourself)
隨性灑脫的他,會連每一天的工作安排都提前告訴老婆,一有空閑就變身超級奶爸,在家裏陪孩子。
平日嚴肅的他,會配合應采兒的玩笑,從婚紗照到日常生活,哪怕是不喜歡的通告和綜藝也會陪著老婆去上。
在應采兒身邊,陳小春覺得很舒服很安心,他從應采兒那裏,已經找到了他尋覓了半生的東西:安全感和被重視的感覺。
點擊播放
GIF/1711K
你的原生家庭是什麼樣的?
從小出生在單親家庭,因為從小缺少父親的陪伴,所以在長大後總是不由自主會喜歡上年紀較大的男人;
小的時候,經常目睹父母飯桌上因為一點小事爭吵,即便成人不再為父母的矛盾所困擾,卻依然對親密關係失望透頂,覺得一輩子一個人過也很好......
也有可能,你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隻是父親對自己的要求很高,考試沒考第一名就會被懲罰,所以工作以後,也是以最好的標準要求自己,一旦表現得不夠好,就會整夜失眠......
每個人都是帶著原生家庭的烙印成長的,不管你承不承認,你會發現,身上多多少少藏有父母的痕跡。
曾經看到過一個“父母皆禍害”擁有成員眾多的豆瓣小組,大家聚在一起控訴父母對自己的影響,以及造成的無可挽回的結果。人們把自己的不幸、失敗、無能為力歸咎於原生家庭。
然而,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完美無缺的原生家庭,多多少少都會造成遺憾,犯些錯誤。
我們一生都是帶著原生家庭的缺憾去尋找、反省、修補、愈合,直到某天遇見一個人,他平息了你的焦慮,安撫了你的痛苦,用行動為你注入安全感。直到那一刻,我們才真的從原生家庭走出來,重塑自己的人生。
就像陳小春和應采兒的愛情一樣:好的愛情才是治愈彼此傷口的藥。
在認識自己這件事上,絕對的答案往往都不是對的。
“新媒體排行榜”心理健康類第一公號KnowYourself首度結集,專業、犀利、直戳人心。
探討
原生家庭 | 依戀類型 | 自律 | 完美主義 | 自卑 | 內向 | 反彈式關係 | 恐婚 | 社交恐懼媽寶 | 高敏感 | 空虛 | 過度付出 | 背叛 | 情感忽視 | 高壓控製
那些你在困惑時向自己提出的疑問,都可能在這本心理學科普書中,找到答案。
掃描上方二維碼,
即可購買《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錯嗎?》
你和戀人在生活中是怎樣的相處模式?你是依戀類型——安全型、癡迷型、疏離—回避型、恐懼—回避型 中的哪種類型?
隻有了解自己的類型,才能做出改變,獲得更健康更理想的親密關係。
來測試一下吧。
最後更新:2017-10-08 14:06:02
上一篇:
楊冪一輩子都不原諒的女人,楊冪曾經發文打臉
下一篇:
5歲進入娛樂圈,楊冪都紅成一線了,她卻拒絕潛規則至今不紅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