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6
搜狐
中德合建弗勞恩霍夫智能製造項目中心助力“中國製造2025”
德國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下屬弗勞恩霍夫製造工程與自動化研究所(IPA研究所),與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14日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將依托各自優勢在臨港合作建設弗勞恩霍夫智能製造項目中心。
該項目中心將圍繞智能製造和“工業4.0”前沿技術開展深入合作研究,有望成為弗勞恩霍夫協會在中國的首個官方合作項目中心和其第10個海外項目中心。
上海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陳傑表示,此次簽約既是落實兩國總理關於深化中德合作的具體舉措,也是調動國際科技創新資源共同參與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新成果,將極大增強上海在“工業4.0”領域研究的實力,對於“中國製造2025”的製造強國戰略是一個重要的支撐。
該項目中心定位為全球領先的“工業4.0”項目中心,將從信息物理係統、生產線規劃、互動式裝配、人機共融等方麵入手,以麵向未來製造模式的智能生產線作為示範載體,研究、發展和演示在產品設計、加工、裝配、製造過程管理等製造全流程中的智能元素。
據悉,該項目中心將通過承擔政府、企業、高校以及研究機構委托的各種公共研究和應用轉化項目,為中國企業(包括航空航天等戰略性企業)、中德合資企業、在華德資企業以及眾多新興中小企業提供關鍵技術研發和谘詢服務,成為連接科研界與產業界之間的紐帶和溝通前沿技術與工程應用之間的橋梁。
此外,項目中心還將承擔智能製造人才培養與培訓功能,即中德科研人員短期交流互訪、中德研究生合作培養、人員技術管理培訓、企業戰略顧問谘詢和政府智庫等,為智能製造係統提供全方位、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
弗勞恩霍夫協會成立於1949年,是目前德國乃至歐洲最大的應用科學研究機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高效的技術轉移源泉之一,由德國科學家、發明家與企業家約瑟夫·弗勞恩霍夫的名字命名。
該協會旗下下設69個研究所,其IPA研究所正是“工業4.0”研究領域的領頭羊,在信息物理係統、下一代工業總線、先進感知技術在製造過程中的應用等方麵實力雄厚。
據陳傑介紹,此次IPA研究所與上海交通大學的合作是德國“工業4.0”最高水平和中國智能製造最高水平的強強聯合,對中國的工業界、科研界、教育界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及產業帶動作用。
(原標題:中德合建弗勞恩霍夫智能製造項目中心助力“中國製造2025”)
最後更新:2017-10-14 22: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