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7 返回首页    go 搜狐


十大军师排行榜,司马懿能排第几?

中国历史、文学作品里有很多这样的形象,眼光独到、出谋划策,决胜于千里之外,令君主言听计从,被尊称为军师。这样的人很多,比如最近热播的《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里的司马懿,可以算一个军师,但是我觉得他并不算一个很厉害的军师,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谁是军师之中的翘楚呢?且看我分析

首先,先来一个大定义术,什么样的算军师,怎么算排名?

军师者首重谋略,不能是主君,一些谋略厉害的人,比如曹操之类就算了。

怎么算排名呢?我觉得可以分成 谋略 、成就、君主对其言听计从度。

第十名  姚广孝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朱棣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明史称“道衍未尝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奇谋异策虽然不算显着,却也堪称一代军师了。

怎么说呢,其成就主要是某朝篡位吧。所以只能排到这里了。

第九名  李泌

李泌(bì)(722年—789年4月1日 ),字长源。今陕西西安人。唐朝中期着名道家学者、政治家、谋臣。安史之乱爆发后,李泌主动找到逃往灵武的肃宗,“入议国事,出陪舆辇”,肃宗称之为“为朕师”。

算是为唐朝消除安史之乱立下大功

第八名  王猛

王猛(325年—375年),字景略,东晋北海郡剧县(今山东潍坊寿光东南)人,后移家魏郡。十六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将军,辅佐苻坚扫平群雄,统一北方,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在乱世辅佐统一北方,

第七名  司马懿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就是讲的他了。司马懿字中达,帮助曹丕登上帝位,辅佐了三代魏帝,从一代谋臣变成一代权臣,最后三马宾操,其孙篡位窃国。司马懿算是为晋国奠定基础了。

从谋略和成绩来说,司马懿算不错了,但是其孙建立的晋朝实在是太次了,其导致五胡乱华,汉人成为两脚羊时代,虽说不是他造成的,但是谁让他是晋的奠基者呢。

第六名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因为小说《三国演义》的流传,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的策略,助刘备在乱世之中建立蜀汉。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

诸葛亮,其谋略无双,但是成绩嘛,我觉得一般,只能是三分天下,关键时刻刘备并没有听诸葛亮的,导致刘备最后只能白帝托孤。后期蜀国几乎完全是诸葛亮做主了,但是不能一统天下。要不是考虑到其流传度,排名绝对到不了这里了。

第五名  赵普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着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论语》。其“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

赵普的主要军事成就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陈桥兵变,黄袍加身;2.从征二李,平定叛乱;3.以谋定国,杯酒释兵权。

史称赵普贵为国卿,亲若家相,沉厚多智,善断大事。从其三落三起,长达五十年的仕途生涯可略窥忠君佐国之道。

第四名  刘伯温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称赞刘伯温是当世的张良。

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刘伯温不仅军事才能突出,而且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刘伯温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第三名  张良

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 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为留侯。

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谋圣”。运筹帷幄这个词说的就是张良。

第二名  范蠡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

范蠡,先秦杰出谋略家,罕见的智士能臣。越王执意伐吴,未听范蠡劝阻,险些丧命。吴国三年,范蠡伴君处虎狼之中,石室忍辱,尝便献忠,为范蠡计谋,卧薪尝胆,才保越王不死。事君复国兴越,苦身深谋二十年,兴师伐吴,让越王报了仇。

待越王大宴群臣之时,看破“兔死狗烹”之局,毅然辞官。

范蠡后定居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范蠡也成为经商人的祖师爷。

另外范蠡和西施泛舟江湖的爱情传说也经常被人们津津乐道,范蠡可谓是临时上最会享受生活的谋士,人生赢家!

第一名  姜子牙

姜子牙可谓是军师的鼻祖,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 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小说《封神榜》的演绎也使得姜子牙的故事家喻户晓,成为人们熟知的智慧、谋略、忠心、鞠躬尽瘁的代表人物。

最后更新:2017-10-08 01:10:37

  上一篇:go 你看到的“司马懿”和你不熟悉的“吴秀波”
  下一篇:go 司马懿最怕的人是曹操 曹操没杀遗憾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