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
搜狐
萬億現金貸爭議:一年增長12倍 多家平台年利率超60%
隨著新一輪集中赴美上市浪潮,去年以來快速崛起卻爭議不斷的“現金貸”市場再掀風波。輿論對其模式、利率甚至商業道德的巨大質疑,正在引發新一輪“行業危機”。
雖然現金貸業務在國內遭受的質疑從未停息,但美國資本市場對其態度卻頗為熱情。
自2015年12月宜人貸美股上市,開啟金融科技企業在美上市閘門,2017年上半年,信而富突襲美股上市,2017年10月18日,趣店上市。值得注意的是,和信貸、融360旗下簡普科技以及拍拍貸目前都已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開遞交招股說明書。此外,挖財等十幾多家平台也多次傳出將在美上市的消息。
作為中性詞匯的現金貸,在回報和模式上矛盾重重:其可實現短期快速盈利,但業務可持續性存疑;超過36%的綜合借款成本突破法定紅線,但這個利率可能是大多數平台維持運營的必要成本。
如果從 “市場需求”的維度觀察,現金貸引發的根本問題在於——還款能力較弱的次級人群,是否需要接受金融服務?他們可以接受哪類金融服務?如果這一問題不能妥善回答,那麼對於現金貸利率和模式的質疑,恐怕還將麵臨“無解”局麵。
現金貸一年增長12倍
10月24日,趣店上市的第四個交易日跌幅19.42%,收盤價26.59美元,總市值低於100億美元。10月26日開盤後大跌,最低跌至22.86美元,已低於其IPO時24美元發行價。
以現金貸為核心業務的趣店,此番境遇牽動了所有從事現金貸相關業務的平台。
某個在排隊等待紐交所上市的平台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趣店上市後,我們一直關注其股價波動,如果股價一路走高,對我們後上市的企業是好事。但市場對於該業務的質疑是我們沒有想到的。不過,趣店一家的情況不能代表整個行業的情況,行業存在是有自己的價值的。”
某成立時間短、規模較小的垂直借貸APP從業者表示,“政策上一直在收緊對現金貸的限製,這一次大規模的輿論事件後,擔心會導致監管更嚴格,我們小平台可能前景不妙。”
在此次現金貸爭議中,從業者普遍為行業“喊冤”。
有從業者對記者表示,“我們是做金融科技沒有錯,我們也是做普惠金融沒有錯,現金貸本來是個中性詞,這個業務也是中性業務,不該背負道德原罪,從商業的角度來說,我們為他們解決金融借貸需求,作為一個商業機構我們沒有那麼大的能力引發多大的社會問題。”
在已上市的金融科技企業裏,其財報數據都異常優秀,美國資本市場對這一類企業頗為熱情。
2015年在美上市的宜人貸,總市值從5.32億美元上漲至如今的31億美元。第二家赴美上市的信而富,市值從4.2億美元上漲至7億美元左右。趣店市值更是創新高,市值最高時達到了115億美元。
在這一波赴美上市熱潮中的企業大都將自己定位為金融科技企業,而據記者了解,不少平台都涉足現金貸業務。是否美國資本市場更青睞現金貸業務?這項業務是否有我們未了解的發展潛力?
某現金貸從業者對記者表示,“事實上並不是美國資本市場更青睞現金貸,而是現金貸業務的發展超過所有其他新金融業務,無論是做網貸還是做消費金融,稀缺的優質資產都製約了平台的發展速度。相比之下,現金貸業務發展的非常快,而且可以在短期內快速實現盈利並擴大平台發展規模,提升發展速度,所以不少平台都涉足了這一業務。”
網貸之家在2017年4月發布的《現金貸發展報告》顯示,“國內至少30家網貸平台有現金貸業務。從網貸平台短期現金貸業務增長情況看,過去一年增幅達到約12倍,確實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估測,目前整個現金貸行業的規模約在6000億~10000億元。”
“次級”客群引發利率爭辯
對於現金貸的界定,網貸之家發布的報告顯示,根據平台參與主體的性質將現金貸平台分為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小貸公司、P2P網貸、垂直借貸平台五類。
其中,銀行和消費金融公司作為持牌金融機構,業內普遍認為是現金借貸的“正規軍”。
而P2P網貸和垂直借貸平台是飽受“現金貸是高利貸”質疑的主要對象。其中P2P網貸以信而富為代表,垂直借貸平台以信用錢包和手機貸等平台為代表。
捷越聯合創始人兼捷越普惠總裁馬天帥表示,當前監管部門清理整頓的現金貸業務有以下幾個特征:貸款期限短,一般隻有7~30天;貸款金額低,一般在500~5000元;年化利率高,大部分超過100%。
在市場上對現金貸熱議的討論中,利率是否超過36%,是否為高利貸成為最受關注的點。
在記者接觸到的多家涉足該業務的平台人士,都堅決表示“現金貸不是高利貸的互聯網化”。
不過目前,各家平台的利率計價方式並不同,因此公布出來的利率水平也很難定性是否涉足36%的借貸紅線。網貸之家的報告顯示,網貸類平台中,信而富日息不高於0.06%。垂直借款APP中,手機貸的單期借款日利率為0.3%,信用錢包的利率為月利率0.6%~1.2%之間。年息計算,多家平台的利率都超過60%。
同時,從業者也表示現金貸業務確實存在利率上的矛盾點。“現金貸行業裏,利率低於40%的都很難維持盈虧平衡,隻有超過40%才有可能賺錢,少數一些規模、數據量足夠大,運營時間足夠長的主體,技術、風控成本得攤薄,這樣可以做到控製利率在36%以內,還能實現盈利,但是利潤率不會太高。”
由現金貸引發的討論熱潮中,利率定價是目前討論的焦點,但背後客群才是引發以上問題的關鍵。業內普遍認為,“中國未被傳統金融機構服務的人群保守估計約5億人,這些人群剛好是現金貸業務理論上所服務的人群。”
歸納多家現金貸平台對客群的描述顯示,無論對客群定位如何,可歸納總結為“不符合銀行提供金融借貸服務的低收入人群”。銀行拒絕以上人群的借款需求,因為其還款能力不足。
有現金貸從業者默認這一說法,“客群的還款能力弱,但他們也有接受金融服務的需求。其中,一部分是有還款能力也有還款意願的,這是現金貸平台在爭取的客群,另外一部分有還款能力無還款意願的就是老賴,現金貸平台要把這部分人群篩選出去,還有一部分無還款能力有還款意願的人,機動性比較強,當他們無法還款時,平台就要有一部分費用覆蓋掉他們的風控成本。”
從業者同時表示,“借款費率低於36%的情況下,平台維持收支平衡略有盈利的門檻非常高,大部分平台目前還做不到,以商業的角度看,企業想要長期持續發展,可能在一段時間內仍麵臨挑戰。”
在此輪對現金貸的熱議後,監管層是否會出台一些調整政策?對於未來現金貸平台所麵臨的監管方向,馬天帥表示, 由於廣大三四五線城市對於小額便捷信貸的需求持續存在,現金貸業務的主要客群是80後、90後,這些客群有一定的收入能力,但缺乏有效的信用記錄,而現金貸業務恰恰能夠滿足他們的日常消費和應急需求,因此現金貸的發展前景與市場仍然可期。鑒於此,監管部門可以通過製定科學完善的監管政策,將現金貸業務納入監管部門的監管,引導現金貸平台依法合規開展業務。
係列報道>>>
萬億現金貸來源大起底:誰的錢敢借給無信用卡人群?
現金貸、首付貸、高利貸 誰來管管中國式次貸?
現金貸的杠杆率有多高
離職銷售經理詳解現金貸:層層“加包”費率可高達50%
媒體發聲>>>
遏製現金貸市場亂象 監管加碼要跟上
正確引導現金貸的AB麵
最後更新:2017-10-28 09:4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