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78 返回首頁    go 搜狐


諸葛亮為什麼不願意效忠勢力最大、成功幾率最高的曹操呢?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文學家,是中國文化中忠誠與智慧的化身。曆史上的諸葛亮憑借自己的絕世才華輔佐劉備、劉禪兩代皇帝,開創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漢王朝,被後世尊稱為“諸葛武侯”。

不過後世有些人對諸葛亮最後輔佐劉備的選擇感到有些奇怪。話說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可供賢才士人選擇輔佐的主公也是有很多,而劉備是其中勢力和成功幾率最差的一個。那麼諸葛亮為什麼不願意效忠勢力最大、成功幾率最高的曹操呢?

首先,曹操雖然控製整個中原北方,但麾下也是人才濟濟,謀臣如雨,勐將如雲。諸葛亮如果選擇加入曹操陣營的話,恐怕不會有什麼上升空間的。而諸葛亮立誌要成為管仲、樂毅那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核心重臣,不會接受這種命運。

其次,諸葛亮的先祖諸葛豐是西漢著名賢臣,性情剛正不阿,最後因為彈劾小人而被廢為庶人。因此諸葛家族一直有忠於漢室的家教傳統,諸葛亮也是深受影響。而曹操當時“挾天子以令諸侯”,被認為是“漢賊”,這讓忠於漢室的諸葛亮很難接受。

最後,初平四年(193年),曹操以為父親報仇的名義大舉進攻徐州,並對當地的平民百姓展開了大屠殺,史書中記載屠殺的慘狀是“坑殺男女數十萬口於泗水,水為不流”。這場屠殺也被認為是曹操一生最大的失誤之一,喪失了大量的人心支持。

諸葛亮的家鄉琅琊郡正是徐州下轄的郡,當時年僅十三歲的諸葛亮極有可能親眼目睹了曹軍屠殺平民百姓的慘狀,甚至諸葛家族的成員也可能死於這場屠殺。曹操造成的屠殺也導致諸葛亮無法待在局勢動蕩的家鄉琅琊郡,而隨叔父遷往荊州。

正是因為少年時期的諸葛亮親身經曆了曹操的暴行,因此對曹操幾乎沒有任何好感,不選擇輔佐曹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曹操恐怕也沒想到,自己當年的一個殘忍決策最終卻斷送了他統一天下的希望。

最後更新:2017-10-08 12:51:33

  上一篇:go 鄭爽機場蹲地上給粉絲簽名 人好瘦又特別白
  下一篇:go 鄭爽的粉絲該閉嘴了,娜紮因為一次綜藝節目成功洗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