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
搜狐
軍工資產證券化率僅為30% 3萬億元資產升值空間大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作出全麵部署。
《意見》提出,要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參與軍工企業股份製改造,修訂軍工企業股份製改造分類指導目錄,科學劃分軍工企業國有獨資、國有絕對控股、國有相對控股、國有參股等控製類別,除戰略武器等特殊領域外,在確保安全保密的前提下,支持符合要求的各類投資主體參與軍工企業股份製改造。
國資國企改革研究人士劉興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科學劃分軍工企業的控製類別,其直接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劃定軍民融合發展的企業範圍,以及在軍民融合過程中,可以向民間資本轉讓的股權比例。可以實施軍民融合改革的企業,隻限於國有絕對控股、國有相對控股、國有參股三類軍工企業,而且三類企業中,可轉讓給民間資本的股權比例逐類增加,相對而言,對民間資本吸引力最大的應該是國有參股類軍工企業,因為在這一類軍民融合企業中,民間資本能夠擁有最大的控製權與話語權。
《意見》明確提出,要積極穩妥推動軍工企業混合所有製改革,鼓勵符合條件的軍工企業上市或將軍工資產注入上市公司。
國金證券軍工行業分析師司景喆認為,預計軍工資產證券化將主要沿著兩條路徑推進——從集團業務係統整合到實現分板塊總體上市、從非核心資產到核心軍品資產注入上市平台, 總裝類資產和科研院所下屬經營性資產將是未來三年至五年核心軍品上市的重要突破口。
“目前我國軍工總體資產證券化率僅為30%左右,雖然已實現部分重要軍品資產證券化,但包括戰術級導彈、空軍新一代戰機、火箭及大衛星總裝、航天發動機、軍工信息化等在內的核心軍品仍在體外,這對應至少3萬億元的優質軍工資產,也就是說,未來的證券化路徑更加明晰、空間更加廣闊。”司景喆表示。
據《證券日報》記者整理統計數據,當前在A股市場中,共有40家國防軍工類上市企業。
(原標題:軍工資產證券化率僅為30% 3萬億元資產升值空間大)
最後更新:2017-12-06 02: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