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13 返回首頁    go 搜狐


諸葛亮龐統唯一懼怕的人,玩死1個國家,竟是漢族驕傲?

司馬篡奪曹魏,是經過幾代人努力的。曹芳稱帝時,司馬懿曾獨攬大權,司馬懿病死了,長子司馬師隻手遮天。司馬師病死,弟弟司馬昭跟進,繼續專權。到了司馬昭,篡位的苗頭熊熊燃燒,馬上就要轉正了。

司馬炎就是司馬昭的長子。按照嫡長子繼位的傳統,司馬炎的地位應該其實毫無懸念的。每個家族的長子,其實都是不太受寵的,因為要承擔。一個人一旦被貼上“要承擔”的標簽,基本你需求什麼就被殘忍的忽略掉了。

司馬炎喜歡小兒子,司馬攸,覺得他儒雅,像他。這也是他個人喜好問題。他如果喜歡大兒子,沒準覺得他霸氣,是帝王之才呢!

司馬炎有點焦慮,他找了一幫平時結交的大臣,到父親麵前說話,說“廢長立幼使不得啊,前朝的禍端還不夠多麼?”司馬昭病重,也沒力氣辯駁,隻好說:“那就這樣吧,你們要好好輔佐他。”

公元265年八月,司馬昭逝世。十二月,司馬炎取代曹魏,自立為帝,國號為晉。

一躍成為真龍天子的司馬炎,頓覺人生有無限的可能。他迫不及待地想玩點什麼。玩什麼呢?從政治玩起吧。畢竟司馬炎還挺有天賦的,尤其是搞政治陰謀。

司馬炎不是魏晉王朝的正室,是小妾,而且是青樓出身的姨太太。出身不正,因為不小心生了個大胖兒子,用陰謀毒死正室,一躍飛升,成了魏晉王朝的女主人。

這樣的出身,即位後勢必要幹什麼?收買人心。拿什麼買?銀子。

對政治而言,就是高官厚祿。

司馬炎不走尋常路,首先善待誰呢?正室。正室留下的血脈。當然,其後可能一個個都毒死。但這個姨太太很有心計,人前做戲做足,對曹魏餘孽特別好,保留天子儀仗。(搭戲台唱戲可以用。)不僅對曹魏,對劉漢也不錯,封了劉禪安樂王。(當然他也不在乎,他早就樂不思蜀了。)

其次,對百姓采取懷柔政策。他采用道教的“無為”作為治國策略。在“無為”的表象下,偷偷有為,把西晉的吏治狠狠地搞了一番。

他做出一番很節儉的樣子,讓大家都省錢。最過分的是,他不僅僅下令安葬司馬昭一切從簡,而且百官送禮一概不收,包括特別難得的寶貝。

在他的“無為”、“淡泊”下,大家慢慢淡忘了他的出身,淡忘了他毒死正室的事。有的姨太太比正室還像正室。所以做人要有骨氣、有野心,不能一輩子當姨太太。

司馬炎把西晉治理的井井有條後,他就想完成統一天下的野心。

現在他最大的敵人就是東吳。不過他很謹慎,沒有求快,想擁陰謀一點點削掉東吳的肉。他屯兵東吳邊境,伺機滅吳。

不得不說,司馬炎這小子運氣蠻好的。在此過程中他啟用了一個重要的人物,羊祜。羊祜是曆史上著名的王佐之才,他的才能不在諸葛亮之下。

公元269年,司馬炎命羊祜坐鎮襄陽,都督荊州軍事,與東吳南北對峙。

羊祜是個性格沉穩的人,他先觀察了一下,發現荊州戰略位置雖好,但現在民心並不安的。因為窮,太窮了。所以安撫百姓,製造兵器,是目前首當其衝的事。羊祜用了十年的時間,做軍事物質上的準備,等待時機。

羊祜用了“懷柔攻心戰術”,有點像馮諼為孟嚐君買仁義。簡單的說,他用了10年的時機讓吳人覺得西晉還是挺不錯的,待遇好,對百姓也好,不小心被抓了,還讓戰俘選擇去留。

不過羊祜也有點麻煩,鄰居陸抗也是王佐之才,並且也采取“懷柔攻心術”。於是,他一直沒敢輕舉妄動。

不過,此時東吳已經暗暗滋生著不滿,東吳孫皓太暴虐了,人民不堪淩虐,非常討厭他。

此時,陸抗去世了。羊祜上奏表說,主君,伐吳。

打!這麼多年就盼這一天了,這個世界打才是王道。

不過群臣投了反對票,更可恨的是司馬炎也投了反對票。

羊祜抑鬱了,抱病回到洛陽。

在他即將病故的時候,司馬炎來了,他說:“我錯了,現在請你出山伐吳吧。”羊祜話都說不出來了,哪裏還能率領千軍?他說:“我不行了,讓杜預去吧,他是個人才。”

更令人感動的是,羊祜說:“不要告訴他,是我舉薦的他。”

司馬炎很納悶,他說:“為什麼?”

按司馬炎的處事風格,他沒做的事都恨不得安上大喇叭滿城說,好博得名譽。羊祜做了,卻要讓人不知道?

羊祜說:“他知道了,還要感謝我的恩情。他是有才能的,我不需要報答。”

司馬炎差點淚奔。羊祜在臨死前,都要給予一個男人,以最大的尊嚴和認可,而不要帶著任何對自己的懷疑,活在這個世界上。

你能到這個位置,憑借的完全是你的能力。他給了杜預最珍貴的東西。

羊祜病逝。

杜預一到任,首先拿東吳守將張政開刀。兩個守門員資質差不多。每次東吳都能派出跟西晉差不多的守門員,這讓司馬炎情何以堪?

所以要搞掉東吳,首先要搞掉礙眼的守門員。

怎麼辦?

用陰謀。

東吳的皇帝孫皓多疑而暴戾,這讓西晉又有了勝算。

杜預一天到晚騷擾張政,搞得他打了敗仗。但東吳皇帝孫皓太殘暴,打敗了他也不敢說。

杜預就敲鑼打鼓的把戰俘送到東吳皇帝家門口,東吳皇帝跳腳大罵,把張政調離軍中。

趕走了勁敵,司馬炎非常高興。杜預趁機聯名上表,請求伐吳。

公元279年,司馬炎終於下達了滅吳的命令。20多萬晉軍分6路深入吳境。

有了羊祜10年的籌備,杜預臨門一腳的決斷以及西晉殷實的國境,此次伐吳一擊即中,十分順利。公元280年,吳亡。西晉終於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

在伐吳中還有一位功臣叫王濬,不過他功高自負,爭利朝堂,白玉有瑕。所以在曆史上他被抹殺掉了。

這三個功臣都有“王佐之才”,他們都容貌俊美,風度翩翩,跟魏晉愛美的潮流一脈相承。(明明可以靠顏值,非要靠才華,這個世界太不公平了。)

不管怎樣,羊祜是在諸葛亮龐統之後,唯一堪稱“王佐之才”的人,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能力,更是因為他的氣節和風度。

司馬炎從誌得意滿中,解開了腐敗的序幕。在最初的“太康之治”後,司馬炎陷入窮“作”之中,跟曆史上很多虎頭蛇尾的君主一樣,把自己玩死了。

最後更新:2017-10-12 13:47:02

  上一篇:go 鹿晗關曉彤宣布在一起,祝福的同時,發現他們代言這兩款手機亮了!
  下一篇:go 紮心了!汪涵的《天天向上》被湖南衛視踢出周五晚間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