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
搜狐
上交所:穩步推進新股發行製度改革 加大退市工作力度
十九大報告對未來一段時間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部署,對我國資本市場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日前,記者針對市場上關注的交易所落實十九大報告的具體安排、製度完善、投資者保護、對外開放進展、提升交易所國際影響力等熱點問題,對上交所理事長、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主席吳清進行了專訪。
記者:十九大報告對未來一段時間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部署。請您談談,中共十九大對我國資本市場未來發展有何影響?上交所將如何落實?
吳清:黨的十九大對資本市場未來發展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賦予了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時代使命,豐富了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目標內涵,提出了資本市場建設發展的重點任務。
下一步,上交所將按照“服務實體經濟、防範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認真做好上交所改革發展穩定各方麵工作。具體來說,我們將在充分發揮藍籌股市場優勢的基礎上,致力於開展“新藍籌”行動,挖掘與培育更多代表新經濟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優質企業登陸上交所融資,打造上交所的“新經濟、新主板”;我們還將協調推進交易所債券市場的發展,在確保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開發更多如綠色債、雙創債、可轉債等特色產品,發揮債券市場低成本優勢,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切實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日前,在貫徹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調控定位下,我們剛剛審議通過了國內首單央企租賃住房REITs——保利租賃住房REITs;另外,我們還在積極研究推出滬深300ETF期權,豐富交易所期權品種;深挖基金市場發展潛力,積極推進央企ETF和跨省國企ETF開發,支持國企優化升級。特別要提的是,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上交所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資本市場開展更多、更深層次的合作,前不久我們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願景和行動計劃(2018-2020年)》。與此同時,我們還將繼續抓好交易所一線監管工作,深化“以監管會員為中心”的交易行為監管模式,切實保護好廣大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記者: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深化金融體製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請問,上交所如何理解報告中關於資本市場的表述?
吳清: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實體經濟對直接融資的需求還將不斷提升,資本市場將扮演重要角色。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既要提高股權融資在社會融資中的比重,也可以發揮債券融資工具的作用,雙輪驅動。同時,要創新直接融資方式,豐富融資工具,拓寬融資渠道,充分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支持經濟轉型升級,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在產業發展升級的過程中,無論是優化升級傳統產業、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壯大現代服務業,還是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都離不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支持,為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產業特點的企業提供發展平台。資本市場不僅可以多層次發展,每個層次的市場也可以再細分。比如,上交所主板市場不僅可以滿足大型行業龍頭企業、區域性大型企業的上市需要,也可以滿足創新型、成長型企業的上市需要。
在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進程中,資本市場作為經濟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重要平台,可以進一步推動國有經濟結構優化,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釋放經濟活力。並購重組是資本市場發揮資源優化配置功能的重要形式。近年來,一批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國有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完成了並購重組,優化了產業結構,壯大企業發展實力。
記者:深入推進資本市場“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非常必要。您覺得資本市場還有哪些製度亟待完善?
吳清:從交易所角度來看,還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麵加大改革力度:
一是穩步推進新股發行製度改革。要保持新股發行常態化,進一步完善新股發行條件,進一步強化中介機構責任,進一步加大市場基礎配套製度建設,穩步推進新股發行市場化改革,強化新股發行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二是加大退市工作力度。當前,退市製度不完善是阻礙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要進一步完善現有退市製度,將針對僵屍企業進一步明確財務指標要求,並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增加經營收入、資產規模、員工人數等最低持續經營條件。同時,在退市過程中,還要注意強化投資者保護配套製度建設,健全退市責任追究機製。
三是完善並購重組製度。要不斷健全現有並購重組製度,一方麵支持上市公司通過並購重組出清落後產能,培育和注入新技術和新業態;另一方麵也要強化對“忽悠式”“類借殼”“雙高類”重組的監管問詢,加強對並購重組的信息披露和事中事後監管。
四是強化交易所市場一線監管的主體責任。要繼續深化刨根問底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監管,完善“以監管會員為中心”的交易行為監管模式,堅決打擊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堅決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記者:目前,我國資本市場上有一億多投資者,其中個人投資者占比達99%以上,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長了A股市場追漲殺跌、投機炒作的風格。您覺得交易所在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推進理性投資方麵有何安排?
吳清:保護投資者權益任重道遠。一是要重拳出擊,堅決打擊資本市場上損害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交易所是市場交易的組織者、服務者,也是市場生態的監管者,維護市場秩序、確保市場“三公”、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是交易所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責任。二要加強投教宣傳,引導投資者理性參與證券投資。三要加強基礎性製度建設。比如,要進一步推動完善投資者適當性製度,將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投資者。要進一步推動完善先行賠付製度,提升投資者實現民事賠償的效率。要進一步推動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等等。
記者: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不斷擴大、不斷深化。上交所在滬港通、一帶一路等方麵有何進展?
吳清:上交所是第一個實現與國際資本市場交易互聯互通的境內證券交易所。2014年,上交所和港交所建立滬港通交易機製,目前,滬港通交易平穩運行,截至今年9月底,累計交易額達5.6萬億元,日均成交額超過84億元。滬港通模式引領了交易所行業合作的新趨勢,不少境外交易所通過不同形式向上交所表達了互聯互通的意願。如2015年9月舉行的第七次中英財經對話明確,支持滬倫兩所就互聯互通開展可行性研究。2016年11月,第八次中英財經對話宣布“滬倫兩所關於滬倫通聯合可行性研究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雙方同意下一步開展相關操作性製度及安排的研究與準備”。
上交所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方麵走在了前列。早在2015年10月,上交所、德交所、中金所在北京共同簽署設立合資公司的協議,上交所出資比例40%。同年11月,合資公司中歐國際交易所正式開業運行。這是境內交易所第一次在歐美發達市場設立運行證券交易平台,也是全球第一個專注離岸人民幣證券交易的平台。目前,包括ETF和債券在內的約80隻產品在中歐國際交易所掛牌交易。在此基礎上,上交所積極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證券交易所開展深度合作。今年3月,上交所與境內兄弟交易所等組成聯合體,收購了巴基斯坦交易所40%的股權,其中,上交所持有巴交所10%的股份。今年5月,上交所與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管理局簽署合作投資建設阿斯塔納國際交易所的協議,上交所出資比例為25.1%。在引進來方麵,上交所率先啟動了境外企業在交易所發行人民幣債券(“熊貓債”)的試點工作。從2015年開展試點至今,境外企業已在上交所合計發行51隻熊貓債,發行規模達900億元。
記者:祝賀您在今年9月7日當選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主席,這也是WFE成立50多年來首位來自境內交易所的主席。這是否意味著上交所在全球交易所行業中的影響力得到加強?
吳清:此次當選成功,首先是國家發展強大了,也表明上交所和我國資本市場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走到了世界資本市場大舞台的較中心位置,得到了全球資本市場同行的認可。
此外,今年9月,上交所成為我國首個加入聯合國可持續交易所倡議的證券交易所。這反映了上交所積極踐行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同時,也為上交所借鑒國際成功經驗,進一步豐富綠色債券、綠色證券指數等綠色金融產品,推動構建綠色金融體係、促進綠色發展開了一個好頭。
雖然上交所市場規模世界排名穩居前列,但國際競爭力仍然不強、開放度不高,發展的任務仍然十分繁重。未來,上交所要持續推進市場化、複合化、全球化發展,努力建設成為技術領先、運行高效、結構完整、品種齊全、功能完備、市場透明、監管有效的具有國際影響力、與現代化強國相匹配的世界領先交易所。
最後更新:2017-11-05 17: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