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38 返回首頁    go 搜狐


A股之六大陷阱和一大騙局!所有股民都被蒙在鼓裏

從熔斷機製取消到現在,股市依舊在下跌,許多人都在講股市的是非。其實迄今為止,對中國股市的問題,許多人是看透了也不敢講,而我是大膽講了又總是 會一而再被封殺。但是看到很多股民對自己操作多年的股市裏的一些陷阱還處於不清楚的狀態,而清楚知道真相的我實則不忍,下麵筆者給大家講一下中國股市的六 大陷阱。希望大家用心去看。

先說一下我對陷阱的定義:我所謂股市陷阱就是以坑騙股民,圈錢暴發為目的,又不許受騙受害者逃命,通過製度設計專為股民和社會資本挖好的坑。同獵人捕象的陷阱不同,股市的製度陷阱是專門用來捕殺羔羊的。

中國股市有六大陷阱和一大騙局,六大陷阱是IPO管製,兩級市場,限製漲跌幅,T+1,上市公司動作審批,兩融特權,一大騙局就是所謂敵對勢力和陰謀論。

1、兩級市場為什麼是陷阱

企業既然要上市融資,就應該直接按融資額度需求確定起始價格和股份發行數量,直接掛牌上市,讓任何股市參與者均可以直接購買。這並沒有任何技術上的障礙,讓融資企業作為原始股票的原始擁有者,按起始價格直接掛牌交易,轉讓股份,收回企業所需資金就是了。

為 什麼在上市前非要先通過機構認購和定價,或者通過承銷商來定價?為什麼非要先讓機構把蛋糕分得差不多了,剩下很小一部分再讓散戶來打新?為什麼非要先把蛋 糕分好了再到二級市場交易?新上市企業的目標如果隻是融資這麼單純,那麼,既已在初級市場融到資了,又何必再到二級市場來交易?

兩級市場機製的設計,無非是為了讓機構(主要是國家隊,下同)夥同上市企業一起,到二級市場來圈錢,圈到遠比企業經營所需融資額度更多的錢,甚或是這上市企業根本就不是什麼經營急需資金,一切隻為了玩上市圈錢的把戲而已。

實 際上,這兩級市場的機製設計,本就是一個圈錢的陷阱,專為機構到股市圈錢而設計,上市企業很大程度上隻不過是機構用來包裝的道具而已。所以你就能夠看到, 專做IPO的金融機構,像獵狗一樣到處尋找可供包裝上市的企業,隻要給他們錢,臭狗屎也能被包裝成香餑餑。他們的理念是,隻要有“故事”可講就行,沒有故 事可以編故事,他們的本事正是能夠幫你編故事和講故事。

這種兩級市場的機製設計,導致的後果就是,真正有熱情上市的企業,很多都是騙子企 業,隻要經過機構的精心包裝,破銅爛鐵都成了優質資產,精彩的企業發展藍圖極具誘惑力。上市一旦成功了,企業再爛也沒關係,因為股市可以不斷地一輪一輪圈 錢,企業根本不需要什麼經營,把外部形象和財務報表做漂亮就行了。

也正因為上市企業不是真正的優秀企業,而股市的主力軍又是金融機構和上市企業自身,他們都知道故事是怎麼發生的,所以他們在股市上根本不可能有什麼投資理念,隻會通過惡炒作來圈錢,這才是中國股市動蕩的根本原因所在。

2、上市公司動作審批為什麼是陷阱

所謂上市公司的動作審批,是指上市公司關於增發、並購、重組等重大事項,均要事先報證監會審批,審批通過才能對外公布。這為什麼是陷阱呢?

因為報批就意味著公司的重大決策信息已經提前外泄,隻不過不是外泄給廣大股民,而是外泄給了監管者。外泄給監管者的後果是什麼?

你 想想中國股市特有的詞匯“內幕消息”就知道這後果是什麼了。證監會審批上市公司經營中的重大動作,不僅是對上市公司經營行為的粗暴幹預,更是為了權力尋租 的需要。證監會提前給機構透露了某公司的增發、並購或重組消息,機構就會在消息公示前悄設埋伏,隻等消息正式公示後股民跟風炒高,然後趁機出貨。把戲是不 是這麼玩的啊?尤其搞笑的是,上市公司上報的審批事項,證監會總會留有足夠充分的審批時間,絕不會馬上批複。為什麼?是不是因為“內幕消息”需要時間進行 醞釀和發酵啊?

上市公司有董事會,有股東會,有獨立董事,有廣大的股民在監督,其經營行為憑什麼要你證監會來幹預啊?你幹預的後果除了製造“內幕消息”以便所謂的監管權力能夠到市場尋租,還有什麼好的效果麼?

你們抓了徐翔,罪名正是所謂的“內幕交易”。請問,假如你證監會沒有“內幕”,徐翔又如何進行“內幕交易”啊?如果上市公司的重大經營決策按規定必須通過股東大會表決,並於當日及時公示表決結果,這中間根本沒有你證監會任何鳥事,還可能有“內幕交易”麼?

看到你證監會還經常像模像樣地打擊什麼“內幕交易”就好笑,難道這所謂“內幕交易”不正是你們的監管機製設計出來的陷阱?

3、IPO管製為什麼是陷阱

股市本來是一個融資和投資的平台,以及投資者股權交易的市場。按理說,企業是否融資,機構和股民是否投資,股權是否交易,都是自覺自願的事情。

對 企業而言,無非是需要資金,對投資者而言,無非是想投資或投機。請注意,投資與投機隻不過是時間上長期持有與短期持有的區別,並無本質的不同。“股市有風 險,投資需謹慎”,這沒有人不知道。隻要投融資雙方和股權交易雙方都是完全自覺自願的選擇,是不需要也不應該存在任何管製的。

作為股市的監 管者,證監會的唯一職責就是監控股市的運營情況,防止融資中出現金融詐騙,此外也沒有更多的義務與責任。至於防治巨額投機資本操控股市,這是可為可不為的 選項,因為從來的股市危機,都是經濟危機導致投資者對上市企業喪失信心導致的,而不是反過來股市危機導致經濟危機。更何況,你不能說,任何一個投資者都必 須看好某個企業一輩子對吧,如果是這樣,那就沒必要搞什麼股市交易,直接把股民轉為股東不就完了?

但是,我們的IPO為什麼需要證監會的審 批呢?所謂審批,除了權力尋租的需要,還有一個根本的原因在於,人為製造上市障礙,把一個正常的投融資搞成一個高大上的神秘的東西,目的在於製造“稀缺 性”,使人覺得,但凡上市的企業就是好企業,給投資人設下一個認知誤差的陷阱,為下一步圈錢埋設伏筆。

4、限製漲跌幅為什麼是陷阱

表麵看起來,限製漲跌幅是為了防止股市震蕩過大,保護中小散戶的利益,其實這掩蓋了它的真實意圖。

經 曆過股災的股民應該深有體會,如果不限製10%的跌幅,你可以根據自己對大勢和個股的判斷,隨時斬倉止損,不管損失多少,總之有操盤的自由選擇,可以在可 忍受的範圍內止損。但是,當設置了10%限製後,機構大戶每一天都可以封跌停,你每天都是奪路無門,隻能眼睜睜看著股值一天天下跌,毫無辦法。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看好大勢和某個股票,你想買入,但連續的開盤封漲停,你根本沒有機會介入不是嗎?

這種限製漲跌幅的設計,其實本質上就是一種“關門打狗”的專項設計,專為機構大戶用來封殺散戶操盤行為而設計的超級陷阱。隻要你陷入股市,就在劫難逃,隻能任憑機構大戶掠殺。

進一步出台5%、7%的所謂“熔斷機製”,是想把這種“關門打狗”的門檻更進一步抬高,以便能關住更多的散戶不讓出逃。結果引起恐慌,又被迫取銷了。這說明什麼?說明股民現在都在覺醒,把戲不好玩了。

5、T+1為什麼是陷阱

幾乎所有西方國家的股市都既不設漲跌幅限製,也不搞T+1,而是T+0,當天可以無限製地自由買賣股票。我們為什麼要設置T+1限製?

光 有10%幅度限製是不夠的,當股市當日出現異常波動時,我們的證監會和機構都需要時間來商議下一步如何應對。所以,你當天買入的股票不許動,等到休市後, 他們商議好了,明天或者來個高開,或者來個低開,或者來個封漲停,或者來個封跌停,總之他們需要對當天的股票數據進行分析,看看散戶們的動向,夠不夠動手 絞殺的份量。夠,第二天可能就是低開或封跌停,不夠,可能是高開或高走以吸引更多散戶跟進。

總之,T+1的設計,對機構而言是留個商議的時間,對散戶而言卻是又一個陷阱,這個陷阱的本質,就是不給你立即套現出逃,或者立即糾錯止損的機會。

6、兩融特權為什麼是陷阱

這個非常好理解,隻許場內機構搞融資融券,不放場外配資,這再明確不過了,就是隻許機構絞殺你,不許你對抗機構。

你想想啊,國家央行能夠為機構提供“無限製的流動性支持”,這是什麼概念啊?炒股拚的不就是資本實力嘛,既然人家的資本力量是無限製地大,誰還玩得過國家資本呢?

這個叫做陷阱或許不太恰當,因為是公開的明火執仗,沒有製度設計的隱蔽性,是明坑而非暗陷。隻是為了迎合文章標題,我就姑且也稱之為陷阱吧。

股市的問題並不複雜,真正複雜的是政府和操控股市的權貴們是否願意改變股市作為圈錢工具的遊戲規則,是否真的願意把股市變成真正自由、公平、公正、公開的投融資和交易平台。

一大騙局

除了這六大陷阱,還有一大騙局,就是經常掛在機構和監管者口邊的敵對勢力和陰謀論。好像股市出了問題,股民們被坑了,一定是所謂敵對勢力所為,與監管者和股市的主力機構都沒有關係。真的是這樣麼?

請問自公安部派員進駐證監會以來,半年時間過去了,抓到了幾個敵對勢力啊?我怎麼看到被抓的更多是你證監會的“內鬼”呢?但凡作惡者,總會高舉“愛國主義”大旗,把一切罪惡都諉過於敵對勢力,以欺騙大眾,逃脫自己的罪責。

證監會的權力足夠大,真想在股市上興風作浪,是誰都擋不住的。麵對股市逐漸暴露的諸多問題,如果真的能夠站在拯救國民經濟的高度看問題,恐怕不能再對股市運行和監管機製的嚴重問題視而不見了。

如果不想做出根本性的改革,隻是不斷在想辦法和變花樣,目的仍然是要將這圈錢的把戲演下去,這樣的股市就不可能有救。國際國內的經濟形勢已經和正在發生著驚人的變化,不考慮適應新形勢,仍在老套路上打轉,其後果勢必是禍國害民。

最後更新:2017-10-08 02:47:32

  上一篇:go 剛剛22:44分整,A股重磅級利好消息:飛凱材料 東南網架
  下一篇:go 一旦個股出現這4大買入信號,散戶滿倉殺入分分鍾暴利